倪长录
核城虽小,祖国记得你
404,是共和国记忆里
一组特殊的数字
它是祖国大西北一座城市的代号
也是一块核工业史上
风沙和时间抹不掉的胎记
因其身份特殊,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这座在戈壁大漠中隐姓埋名的小城
曾是中国核工业的摇篮
曾盛放过共和国沉甸甸的心事和梦想
这儿,曾留下核工业人奋斗的烙印
有父辈们孤独的企盼
也有他们的子女们执著的坚守
如今,这座小小的城
已经完成它重大的历史使命
成为一处中国核工业教育基地
我来过三次
每一次都怀揣一颗敬畏之心
不敢说信念比戈壁大了多少
也不知目标和蓝天有多高远
只知道,在这块土地上
季节读不完的荒芜和寂静
是它默默无闻的性格
笔墨写不出的苍茫与辽阔
是它在一首新边塞诗里的表情
不愿褪去夏装的白杨
总喜欢听漠风领着落叶歌唱
秋日里阳光的马匹从这里经过
总会打着七彩的响鼻
成为那篇悲壮的《核城赋》里
怎么也删不掉的一句
虽然,岁月里沧桑的小城老了
却有它自己幸福的春秋
我把它的每一个晨露和晚霜
摞起来就会看清一座丰碑
才会明白为何远处的祁连山
一夜之间就白了头
“原三刀”与6140球面车床
原公浦不是一个满口豪言壮语的人
他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爱说:
“我姓原,就是原子弹的那个原”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
他与他的车床临危受命
于惊险中求稳求胜
三刀立命,刀刀讓世界惊叹
一刀,削出水平
一刀,削出自信
一刀,定了乾坤
于是,他有了“原三刀”这个别名
如今,6140球面车床
老牛一样静卧在展览馆一角
一遍一遍反刍往事里的营养
缅怀着另一个功臣
72名勇士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72名勇士的故事
是来自2018年10月20日
央视网的一条消息
我很感动没有想到半个月后
我就来到了当年的事发现场
在404核教育基地,讲解员告诉我们
核反应堆大厅中插红旗的地方
就是出事的地点
核反应堆投入使用的第三年
曾发生了核燃料棒烧结的严重事故
当时,整个大厅
核辐射剂量超标一万倍
72名404勇士组成敢死队
他们轮流进入核反应堆大厅
每人工作30秒
26小时就排除了故障
据说这种事故在国外
通常需要停堆一年
在毛主席塑像前留影
在中核404展览馆前
有一尊1968年的毛主席塑像
文学采风团成员在此集体合影
我特意单拍一张
18年前的那片记忆旧了
今与核城的诗友们再次相聚
在这尊主席的塑像前
我用情感的快门
再次把往事模糊的背影
一一刷新
基岩的骨骼与大地同色
伟人的塑像依然年轻
他高高举起的手臂
曾把国防核工业发展的方向指引
此刻站在塑像前
我仿佛又听到那熟悉的歌声
“站在这大漠上
我听大风歌
拓荒的足迹走进共和国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