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仁杰,葛振华,苏 宇,吴 琪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830)
中华民族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从事矿业开发活动。数千年来,中国矿业经历了多个繁荣、发展时期。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20世纪前半期的内战,中国矿业严重衰退。1949年,中国只有屈指可数的矿山,全国主要矿产产量为:原煤3243万t、原油12万t、天然气700万m3、铁矿石59万t、十种有色金属1.33万t、金4.07t[1]。2018年,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在开发的油气田达到1027个,非油气矿山58599个,主要矿产产量为:原煤36.83亿t、原油1.89亿t、天然气1415.12亿m3、十种有色金属5687.90万t、金401.12t;主要矿产中有24种矿产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中国成了举世瞩目的矿业大国。
经过70年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国查明了大量矿产资源(表1),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矿物原料基地,为矿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能源基地:有东北的黑龙江鸡西和辽宁抚顺、华北的山西大同和河北开滦、华东的山东兖州及安徽淮南和淮北、西北的陕西神府和内蒙古霍林河及新疆河东、西南的贵州六盘水等。
油气基地:全国共划分出24个油气区,其中最主要的有大庆油气区(大庆油气田)、胜利油气区(胜利油田)、辽河油气区(辽河油田)、新疆准噶尔油气区(独山子、克拉玛依等油田)、塔里木油气区(塔里木油田)、长庆油气区(长庆油田)、四川油气区、华北油气区(华北油田)、冀东油气区(大港油田)、渤海油气区、南海西部油气区(北部湾盆地)、南海东部油气区(珠江口盆地)等。
钢铁原料基地:主要有鞍钢(樱桃园、王家堡子、东西鞍山、大孤山等铁矿)、本钢(南芬、歪头山等铁矿)、包钢(白云鄂博铁矿)、武钢(大冶铁矿)、马钢(宁芜地区铁矿)、太钢(代县杉洋平、岚县袁家村等铁矿)、攀钢(攀枝花、白马、太和、红格等铁矿)、酒钢(镜铁山铁矿)、首钢(迁安水厂铁矿)、上钢(南京梅山铁矿)等。
有色金属原料基地:铜矿基地主要有山西中条山铜矿,甘肃白银厂和金川铜矿,江西城门山、武山、德兴、永年铜矿,安徽狮子山、铜官山铜矿,云南东川和易门铜矿,青海德尔尼铜矿,西藏玉龙铜矿,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等。铝矿主要有山西原平、孝义、阳泉铝土矿等,山东淄博铝土矿,河南巩义、新安、渑池铝土矿,贵州修文铝土矿,广西平果铝土矿等。铅锌矿主要有湖南水口山和黄沙坪铅锌矿,广西泗顶铅锌矿,广东凡口铅锌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四川会东和会理铅锌矿,辽宁青城子铅锌矿,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河北菜家营铅锌矿,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内蒙古白音渃尔、孟恩陶力盖铅锌矿等等。此外,钨、锡、钼、锑、稀土等都有丰富的原料基地。
表1 我国45种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2018年)
金矿原料基地:金矿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市),查明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山东、甘肃、内蒙古、河南、云南、贵州、陕西等地。重要的原料基地有:胶东招远金矿,河南灵宝金矿、小秦岭金矿,内蒙古赤峰金矿,福建紫金山金矿,云桂黔三角区等等。
化学化工原料基地:我国重要的磷矿集中区主要分布在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和翁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和马边地区、湖北荆襄和宜昌地区、湖南浏阳地区和江苏连云港地区。我国硫资源主要来自硫铁矿,硫铁矿原料基地主要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向山河新桥、内蒙古东升庙和炭窑口、甘肃白银厂等矿区。钾盐的原料基地主要为青海的察尔汗和新疆的罗布泊。
中国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更是资源丰富,像石墨、石膏、滑石、萤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东部地区开发利用程度高,是我国大量出口的重要矿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是中国矿业发展辉煌的70年,是中国走向矿业大国的70年。
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开发矿业”[1]的伟大号召。恢复老矿山和创建新矿山成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计划经济的首要任务。这些矿山为随后的矿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的禁锢,中国矿业由此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新世纪开始,中国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对矿物原料的高需求,促使中国矿业快速发展,中国成了矿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的超级大国。
煤炭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大同、开滦、平顶山、抚顺等一批老矿山迅速恢复生产,同时,兴建了太原、霍林河、淮南、淮北、邯郸、六盘水等新矿山,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3243万t增至1978年的6.18亿t。进入21世纪,煤炭工业更是快速发展,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10.04亿t猛增到2018年的36.83亿t(表2)。
表2 中国1949~2018年煤、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统计[1]
油气工业: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主要油田只有甘肃玉门和新疆独山子。20世纪60年代开始石油会战,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江汉等一大批大型油田。石油产量由1949年的12万t提高到1978年的1.04亿t,不仅摘掉了西方专家扣在中国头上的“贫油国”帽子,而且实现了石油自给。2000年,石油产量1.63亿t、天然气产量272亿m3。2018年开发生产的油气田达到1027个,生产石油1.89亿t、天然气1415.12亿m3。
钢铁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生产的黑色金属矿山不足10个,1949年生产铁矿石59万t,钢产量19.8万t。经过70年的发展,到2018年,铁矿山达到3426个,矿石产量达到7.63亿t。钢产量自1996年突破亿吨大关后,我国一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钢产量达到9.28亿t(表3)。
有色金属工业:中国传统意义的有色金属包括64种金属元素,将产量大、应用领域广的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称为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并据此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新中国成立,首先是恢复有色金属的厂矿生产。据统计,1949~1953年恢复大小矿山和冶炼厂等30多个。有色金属产量也由1949年的1.33万t提高到1953年的7.40万t。到1978年,64种有色金属都可以生产,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产量为99.63万t。此后,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998年为616.40万t,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突破1000万t(1012万t)之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为5687.90万t,其中,铜902.90万t,铝3580.20万t,铅511.30万t,锌568.10万t,锡17.77万t,锑19.16万t(表4)。
表3 中国1949~2018年铁矿石和钢产量[1,4]单位:万t
表4 中国1949~2018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统计 单位:万t
黄金工业:中华民族是发现、生产和使用黄金最早的民族之一。由于黄金具有货币的功能,特别是今天更是具有金融属性,所以黄金生产和储备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1949年中国黄金产量为4.07t。黄金生产的重要转折时期是1978年。1978年后,为了加快黄金生产,国家采取了一些列措施。首先是成立武警黄金指挥部,下设有黄金地质勘探工程兵和黄金建设工程兵;其次是建立黄金地质勘查基金,实行金矿储量承包,提交黄金储量给予外汇奖励;第三是合理调整黄金价格。在这些措施和政策的激励下,黄金产量大幅上升。1980年产量为24.26t,1990年为66.16t,2007年为270.49t,首次超过南非,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金国。2018年全国共有金矿矿山1539个,生产黄金401.12吨(表5)。
表5 中国1949~2018年黄金产量统计 单位:t
表6 中国1953~2018年磷矿、硫铁矿和钾肥产量统计[1]单位:万t
化学化工工业:化学化工工业涉及的矿种有20多种,其中与肥料工业有关的主要有磷矿、硫铁矿和钾盐。新中国成立之前,化学化工工业基础薄弱,相应的矿业也很薄弱。全国几乎没有正规的化工矿山,磷矿只有江苏海州磷矿,硫铁矿主要有安徽向山、广东英德等,当时全国磷矿产量不足1万t,硫铁矿产量9.8万t。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化肥对农业生产的急需,把发展化肥工业放在重要位置。到1978年,我国磷矿产量为1138万t,硫铁矿为687万t,钾盐为2万t。2005年我国化肥、磷肥、硫酸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磷矿产量为3044万t,硫酸产量为4462万t。钾肥产量由于重点建设了青海钾盐矿第二期100万t/a和新疆罗布泊120万t/a钾盐矿,由2000年的47万t上升到2005年的159.1万t。到2018年,我国拥有磷矿山302个、硫铁矿矿山170个、钾盐矿山19个。2018年,我国磷矿和磷肥产量分别为9632.6万t(折P2O530%)和1696.3万t(折P2O5100%),硫铁矿和硫酸产量分别达到1347.9万t(折S 35%)和9129.8万t(折100%),钾肥产量为599.7万t(折K2O 100%)(表6)。
新世纪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国际矿产品贸易日趋活跃,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品消费大幅度增长,国内矿业生产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形势下,中国在国际矿产品市场中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角色。
表7 中国初级矿产品进出口情况统计[6]单位:亿美元
据中国海关资料统计,1988年我国矿产品出口贸易额为86.09亿美元[5],1996年增至271.46亿美元,2005年增至1158.75亿美元,2018年达4286.04亿美元,是1988年的49.8倍,年均增长13.9%。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矿产品贸易以出口为主,而且主要是初级矿产品。新世纪开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初级矿产品出口不断下降,进口大幅上升(表7)。1990年时我国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额为106.29亿美元[5],其中初级矿产品进口额占13.9%;2000年矿产品进口额为636.14亿美元,初级矿产品进口额占33.7%;2018年矿产品进口额为7753.18亿美元,初级矿产品进口占比达52.8%。
中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的初级矿产品主要是能源、金属矿砂以及硫黄和钾肥(表8),其中煤2.82亿t,金额248.13亿美元;原油4.62亿t,金额2403.80亿美元。金属矿产中,以铁矿砂及精矿最多,为10.64亿t,金额759.22亿美元;其次是铜矿砂及精矿,数量1970.36万t,金额为319.35亿美元;镍矿、锰矿、铬铁矿矿砂及精矿的进口量均在千万吨以上,每种矿砂进口额均为数十亿美元。非金属主要是钾肥和硫黄,2018年进口钾肥812.84万t,金额达21.17亿美元;进口硫黄1078.16万t,金额16.52亿美元。
2018年,我国出口的初级矿产品除了煤炭和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和混合物外,主要几乎是非金属矿产品。2018年出口煤炭493.62万t,金额7.88亿美元;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和化合物5.30万t,金额5.15亿美元。非金属初级矿产品中出口量最大的是磷肥,出口量1063.90万t,金额42.76亿美元;其次是水泥,出口903.83万t,金额4.90亿美元;菱镁矿出口315.00万t,金额10.48亿美元;天然石墨出口33.97万t,金额3.48亿美元;重晶石出口120.96万t,金额1.59亿美元;滑石出口69.61万t,金额1.71亿美元。此外,还有高岭土、萤石等等(表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被列强欺辱的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成为全球新兴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力提升中矿业起着巨大的作用。
70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一大批大型油气田基地、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化肥化工原料基地、水泥灰岩基地等。这些原料基地形成了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强大供应系统,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6年矿业产值占GDP的3.52%,2010年前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2000年矿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升至4.52%,2010年增至最高点的7.84%。2012以后,由于矿业景气度下降,主要大宗矿产品价格下跌,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量的减少,导致矿业产值出现下降,2015年矿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降到3.82%。2016年后,矿业总产值虽然开始回升,但其增速低于GDP的增速,2018年矿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降至3.03%(表10),但矿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表8 2018年中国主要矿产品进口情况统计[6]
表9 2018年主要矿产品出口情况统计
表10 1986~2018年中国矿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表11列出了近年来我国矿业产值、收入和利税情况。2010年以前,我国矿业产值、收入和利税持续增长,到2012年达到峰值后,受国际矿产品市场疲软的影响,矿业产值、收入和利税不断下滑,在2015~2016年见底后,开始回升。到2018年,全国油气类和非油气类矿产的总工业产值为27281.17亿元,销售收入26516.09亿元,年利税9777.71亿元,年利税达到历史的次高点。
矿业及其后续的加工、冶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除矿业本身需要大量劳动力外,为矿业服务的相关产业也需要很多劳动力。在20世纪末,全国矿业行业有职工2100万人,有3亿多人口生活在400多座矿业城市。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矿业仍然是一个重要行业。2018年全国开发利用的油气田有1027个、非油气矿山58599个(表11),从业人员分别达到64.35万人和386.87万人。矿业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就业渠道。
表11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矿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在,中国不仅是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也是矿产品贸易大国。矿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发展、矿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矿业发展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