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就常见的转盘-物块模型的临界问题,从无绳到有绳,深入浅出地进行探讨。通过高考题的引入,加深对转盘-物块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先滑动的条件只与轴的距离有关,而与质量无关。
关键词:匀速圆周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绳子张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053-02
例1.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A恰好发生相对滑动的角速度ω是多少?
[解析]小木块A做圆周运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角速度增加时,静摩擦力增大,当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发生相对滑动,对木块A:fa=mωa2l,当fa=kmg时,ωa=√—
变式:(2014·安徽卷)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 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 m/s2,则ω的最大值是()
A.√5rad/s B.√3rad/s
C.1.0rad/s D.0.5rad/s
[解析]:小物块最易滑动的位置,应在最低点,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30°-mgsin30°=mω2r,解得ω=1.0 rad/s,C正确。
答案:C。
例2.(多选)(2014·新课标全国Ⅰ·2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ω=√—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ω=√—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AC
分析:由例1、例2可知,离轴越远,临界角速度越小,越容易先滑动,而与质量无关。
例3.(2017·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两个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a、b之间用长为L的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开始时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比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終相等
C.ω=√—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ω=√—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解析]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当绳子上无拉力时,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故A错误。在b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前,由Ff=mω2r,a、b质量分别是2m和m,而圆周运动的半径r分别为L和2L,所以开始时a和b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当b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后,即ω>√—,对于b木块有:kmg+F=mω2·2L,对于a木块有f-F=2mω2L,联立得f=4mω2L-kmg>kmg,可知二者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b刚要滑动时,对b木块有kmg+F=mω02·2L,对a木块有k·2mg-F=2mω02L,联立得kmg+2kmg=4mω02L,得ω0=√—,故C错误。当ω=√—时,b未滑动,a所受摩擦力大小f=4mω2L-kmg=—,故D正确。
[答案]D
例4.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直径方向上放置以细线相连的A、B两个小物块。A的质量为mA=2kg,离轴心r1=20cm,B的质量为mB=1kg,离轴心r2=10cm,A、B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最大值为其重力的0.5倍,试求:
(1)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0为多少时,细线上开始出现张力?
(2)欲使A、B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多大?(g=10m/s2)
[解析](1)ω较小时,A、B均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ω增大,可知F=mω2r,它们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而r1>r2,所以A受到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ω再增大,AB间绳子开始受到拉力。
由Ffm=m1ω02r2,得:ω0=√—=√—=5rad/s
(2)ω达到ω0后,ω再增加,B增大的向心力靠增加拉力及摩擦力共同来提供,A增大的向心力靠增加拉力来提供,由于A增大的向心力超过B增加的向心力,ω再增加,B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如ω再增加,B所受的摩擦力就反向,直到达最大静摩擦力。如ω再增加,就不能维持匀速圆周运动了,A、B就在圆盘上滑动起来。设此时角速度为ω1,绳中张力为FT,对A、B进行受力分析:
对A有Ffm1+FT=m1ω12r1,对B有FT-Ffm2=m2ω12r2
联立解得:ω1=√—=5√2rad/s=7.07rad/s
参考文献:
[1]刘苏杰.关于“水平转盘”问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6).
[2]杨天才.“转盘-双物块”模型图象化处理[J].教学考试,2017(4).
作者简介:丁艳利(1973—),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