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
会宁,是全国叫得响当当的一个小县城的名字。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是作为中国革命转折点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会宁胜利大会师;二是因为会宁是全国闻名的“状元县”和“博士之乡”。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它“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城会宁,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津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在这红军长征胜利纪念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最近笔者也踏上了这块红色的土地。
红军长征汇合之城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聚首,3只铁拳紧紧握在了一起,实现了胜利会师。三军大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会宁自此和瑞金、遵义、延安一样,成为红色圣地。
沿着312国道车行至六盘山脚下就到了会宁县城,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会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阳从云蒸霞蔚的东方升起,会宁大地透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当车进会宁县城,走进昔日革命圣地,感受今朝旅游热潮。漫步在工农红军胜利会师园,会师楼、会师塔、将帅碑林、长征胜利纪念馆等在会师园中依次排开;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大学旧址、红一红二及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红军演讲台旧址在会师遗址中移步换景,庄严肃穆地向前来参观瞻仰的游人诉说着光辉的长征革命历史和无数先烈的英雄事迹,让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
缅怀先烈瞻仰会师园
红军会师园主要由会师楼、会师塔、会师联欢会址、革命文物陈列馆和将帅碑林五个主要景点组成。会师楼即原城门楼“西津门”,它始建于明代。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8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
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室。城门为拱卷顶,高7.5米,城墙高8.2米,城墙两端各向下延伸30米,南面砖砌阶梯可登城墙。
在会师塔前,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纪念塔塔高33.3米,自下数九层,呈为三塔环抱状,而第十层则合为一塔,到尖顶层便收顶合一。合抱的三塔象征着三个方面军。“九”含蕴着天长地久,塔下九层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同日月并辉,与日月同存;而10层象征着胜利会师和会师后空前的大团结,11层象征着红军长征走过了11个省份;也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不断取得辉煌的胜利。这座独运匠心的杰作,是会宁人民心中的丰碑,是会宁人民前赴后继、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会宁的强大精神支柱。会师塔是为纪念三军会师50周年修建的。会师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中螺旋式阶梯直通塔顶。
巍峨壮观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坐落在广场的东侧。进入肃穆庄严的纪念馆大厅,一组巨大的红军将士塑像矗立在面前,我仿佛听到长征沿途那阵阵激烈的枪炮声,红军指战员们浴血搏斗的呐喊声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欢呼声;仿佛看到英雄无畏的红军先辈们向我们展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争意志,展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胆略与胸怀。我向革命先辈们献上大束鲜花,表达无限崇敬和缅怀革命先辈精神的由衷情感。在英雄面前,我受到心灵上的洗礼,受到革命信念的鼓舞,
讲解员引导我们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重温长征中共产党人团结一心、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带给我深深的思考。
红军长征纪念馆里不仅有革命领袖集体雕塑、长征各支部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军事形势沙盘、利用声光电技术制作成的 “红军飞夺泸定桥”、红军翻越夹金山等模拟景观,而且陈列着一件件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革命文物,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充满着血与火的岁月。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从红军开始长征到胜利会师,一张张图片诉说着历史的悲壮,一件件文物展现着革命的艰辛。我们为红军长征中伟大牺牲精神而震撼,为先烈们的选择而感动,也为人的意志、信念、理想所具有的无限可能而惊叹。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也是全国最大的全面展陈反映各路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
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它是由依依惜别情、悲壮情、喜悦情、团结协作情组成。从艺术结构上讲,它以飘扬向上的形态增添了这座雕塑的动态之美,使本来静止的雕塑一下子生动起来。同时也寓意红军将士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伟大精神。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走过的长征路线互相交织,就像这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飘扬在地球的东方。这是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脚板、汗水和鲜血镌刻在这个星球上的,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远征史诗。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
会宁是块古老神气的土地,它曾让无数英雄竞折腰,它曾使多少贤良泪满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此会师,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乐章。从此,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走向了辉煌!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该县修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国道312线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区东面,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瞻仰凭吊、旅游观光之胜地。
来到“红军长征胜利景园”,迎面就看到一座数十米高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碑像三把锐利无比的锋剑直刺苍穹。这是景园入口标志建筑,这三把利剑造型,为艺术性抽象建筑,主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采用新型现代材料,镜面不锈钢贴面,剑高分别为24米、22米、16米,基座高1.5米。体现了冲刺向上、开拓创新之精神和“刺破青天锷未残”之意境。
啊!蓝天做证,白云做证,当年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会宁城下,翻开了争取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崭新一页,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把革命的奠基地放在中国大西北,由此书写了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这座建于1996年的景园里,有毛主席《长征》诗碑、瑞金塔、遵义会址、泸定桥、懋功会师桥、天险腊子口、甘孜会师遗址、草地宿营、岷山栈道、俄界会址、榜罗镇会址、六盘山纪念亭、延安宝塔等跨越11个省区的12处微缩景观,摹拟景貌,这一处处令人惊心动魄的景观,这一座座令人精神振奋的建筑,镌刻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辉煌,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复兴、国家文明民主强盛、人民生活和谐安康的目标,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地传承长征精神和红军精神,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会宁胜景桃花山
会宁有名的“六盘山”,也叫“桃花山”。为什么叫“桃花山”呢,因为桃花山表示“世外桃源”的意思,所以又叫桃花山。桃花山位于会宁县城东南约有1公里,山起三峰,主峰横枕震东,海拔1944米,两翼呈北南、西南走向。其势若鲲鹏展翅,待冲云霄;其色艳似桃花绽红,烟霞流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桃花山山径崎岖坎坷,怪石嶙峋。四季景致,细草如茵,山花烂漫,榆杏泛红,霜华染黛。更有“剑峰”“月崖”“石室”“梵塔”“松院”“灵泉”“魁楼”“杏林”8个著名景点,当你进入这些景点时,大有身临仙境之感。既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静心感受香烟缭绕之奥妙。
更有趣的不知是谁的奇思妙想,竟然把漫漫“长征”路,从遵义的八角楼到延安的宝塔山“搬到”了桃花山,不仅为名山增添了色彩,还赋予它崭新的意义,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实那是一段艰涩而遥远的路,“雄关漫道真如铁”可谓对它的形象概括,赤水河、金沙江,滬定桥、夹金山、腊子口无一不讲述着英雄的人们创下的伟大壮举。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一个神话、一段传奇。
会宁,一座英雄的城市,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