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丽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8-0082-01
明代智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对于重点、难点内容,采用质疑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当然也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1.质疑从题目开始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大多数文章的题目都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能让我们捕捉到文章的主要信息,所以,围绕题目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常是先把文章的题目寫到黑板上,然后让他们看着题目想:如果是我,我会写那些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在讲《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我说:“看到文章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一名同学说:“月亮上的足迹是谁留下来的?是嫦娥吗?还是吴刚?”听到这里,一些学生大笑起来,课堂里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另一些学生接着问:“这些足迹是什么时间留下来的?留下来的足迹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足迹现在还有吗?”我把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分类写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勾画答案,或者在书中的空白处写出答案。可想而知,带着兴趣来读书,课堂效果当然比老师按部就班的“满堂灌”强多了。
2.质疑从读书开始
毛主席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在学生读书时,我也这样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让他们拿笔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写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提出。如在讲解《猫》一文时,读完书后,我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有的学生提出: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种感情有什么不同吗?这些问题都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这些问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说:“要想知道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那么我们就得知道这三只猫有哪些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于是我带领学生先梳理了全文的内容,在理解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3.质疑从矛盾点开始
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些矛盾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孔乙己》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位学生说:“老师,文中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大约和‘的确一起用,似乎解释不通,怎么回事?”“是啊,‘大约,表示估计,推测,‘的确表示确定、确实,怎么可能在同一句话中出现呢?那么我们再回忆整篇文章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思考一下。”于是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理解,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讨论起来非常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们终于解决了难题:因为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孔乙己了,也没有人提起他,提起这件事,对于孔乙己的结局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确凿的根据,所以用‘大约;但是他生活在那样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中,等待他的没有别的路,只有死亡一条,所以用‘的确。质疑—析疑—解疑,一切水到渠成,效果非常好。
4.质疑从讲解结束开始
有人看到我写的这句话,不免要一头雾水,满腹疑惑:课都讲完了,才开始质疑?对,你说对了,每堂课我在讲解完内容后,都要设一个质疑解难的环节,问一问学生,“你都听懂了吗?”“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这不是多余的一个环节,而是必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老师讲解的每节课都有一个重点和难点,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老师讲解不到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学生不懂的地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踊跃质疑、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充分肯定,而不应拘泥于一家之言。如我在讲解《咏雪》一文时,说:“本文在文章结尾处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说明作者非常欣赏谢道韫的才华,同时表明作者也非常欣赏谢道韫的这个比喻,恰当、贴切,意境美,所以,用‘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比用‘撒盐空中更好。”在质疑解难环节中,我班的李悦民同学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老师,要说这两个比喻哪个更贴切,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比如,天空下鹅毛般的大雪时,用柳絮来比喻当然恰当,但是,我曾亲眼看到过天空下小雪粒,它们唰唰地从天空中直直的落下,像盐粒一样,砸在身上还挺疼的,我觉得此时用盐粒来比喻更好。”瞧,这就是讲解之后的一个意外收获。
其实,从何处开始质疑,以哪种方式质疑,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而且,今天我所说的也只是沧海一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同事能投身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