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

2019-11-07 03:30潘懿璐李家艳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潘懿璐 李家艳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弗莱克斯纳大学观进行解读与阐述,揭示出现代大学陷入的误区,由此给我国现代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现实启示。

关键词: 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理念    现代大学

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中,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多所著名大学进行考察与研究,阐述大学理念。研读其相关著作,梳理诠释其大学理念,有助于了解时代发展过程中大学应该如何与现代世界和谐共融,还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极具借鉴价值。

1.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

1.1大学应紧跟时代潮流,既与时俱进,又相对独立。

客观反映时代特点和需求是现代大学的使命,当大学意识到应该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时候,又应该相对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社会。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1]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大学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应是一种根据需求、事实和理想所做的明智的变化”[2]。因此,大学必须以一定的价值核心为基础,以客观批判的态度为关键,对社会风尚加以选择和抵制,既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保持大学本色、进行研究。

1.2大学职能有二:教学与研究。

虽然教学与研究均作为大学的职能,但是研究的重要性显然大于教学。弗莱克斯纳认为一所大学真正应该追求的是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对此,他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是严肃且坚决的,不容许有一星半点的弄虚作假,各种偏离学术研究的行为都只会使大学每况愈下。在谈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时,他提倡大学应该通过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工作服务社会,而不是直接参与问题解决。

1.3大学培养博闻强识、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弗莱克斯纳说:“专业是学术性的,因为它深深扎根于文化和理想主义的土壤,拥有体现一种理想的准则。专业首先具有客观的、理智的和利他的目的。”[3]在他看来,家政服务业、商业、新闻业等都是职业性的工作领域,都不能叫作“专业”,而且专业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等同于狭隘的专业训练,因此现代大学都不应该涉足这些领域,该领域人才的培养也不应该是大学的工作和任务。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思维缜密、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且极具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

1.4大学的组织规模不应盲目扩大。

弗莱克斯纳指出:“一所真正的大学是一个有机体,其特点是有高尚而明确的目标,能做到精神与目的的統一。但很明显,美国最好的大学却不是有机体,它们仅仅是行政的集合体。”[4]在弗莱克斯纳看来,一所现代大学的规模应该像吉尔曼时期的霍普金斯大学那样,规模很小动力很足,而不应该为了满足各种需求而盲目扩大规模。

1.5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而不是逐利场。

弗莱克斯纳说,现代大学的核心是研究院、重要的专业学院及某些研究所,譬如美国重要的专业学院是法学院和医学院。他还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函授推广教育进行了非常苛刻的批评,他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行为,而非教育行为。弗莱克斯纳指出:“哥伦比亚大学所提供的‘服务大都不是教育。整个事情都是在做买卖,而不是进行教育。”[5]因此,弗莱克斯纳坚定地认为,大学绝对不是逐利场,它是知识的中心,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

2.现代大学陷入的误区

基于上述基本观点,弗莱克斯纳敏锐地发现面对当时社会的一系列变革,美国有很多所著名大学正处在一种迷茫阶段,英国虽然不及美国严重,但偶有表现。对德国大学弗莱克斯纳则持肯定态度,他指出德国大学从始至终都以理性的态度保持清醒。

2.1误区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准确。

在教学目的方面,弗莱克斯纳认为现代大学的办学定位尚不正确、教学目的存在偏颇,“研究”作为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不仅得不到应有的严肃对待,反而开展了很多不应该做的“服务性质”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与内容这一方面,弗莱克斯纳认为:“学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它们知道想要什么,它们也做不到心想事成。”[6]

2.2误区二:错误的“学分观”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弗莱克斯纳批判了现代大学出现的错误的“学分观”,他说:“只要通过简单计算累积了足够的‘学分并消费了足够的时数或年数后,学生就受完了‘四年中学教育。其实并非如此,这种做法往往在无意中减少学生的智力和努力。”[7]通过考试的学生理所应当地结束该门学科的学习,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再涉及此方面,因此往往是与该门学科永久告别。原本就不扎实的中学教育再加上大学里的过分“溺爱”,导致从大学教育中产生的输出品质量低劣,基础不牢。

2.3误区三:充斥在大学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弗莱克斯纳指出,一些青少年选择继续进入研究生院就读文学硕士或哲学博士学位,这在教育市场中是有销路和收获财富的行为,因为学位越高,薪资水平就越高。此外,许多大学经常理所应当地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混为一谈,二者混淆。弗莱克斯纳认为全球知名的哈佛研究生商业管理学院在组织上与普通职业性商学院相似,学习商业知识和新闻传媒知识就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金钱。学校收取学生学费的行为异常积极和主动,但是事实上,学校在白白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4误区四:教师和研究生研究不严谨,偏离真正的学术。

弗莱克斯纳认为,一些文科硕士甚至哲学博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是又偏又怪、毫无意义,使学问失去原有的味道,“科学”变得不再是科学。弗莱克斯纳对社会学系、教育系等的文献进行毫不客气的批判,他认为这部分的文献毫无意义,十分浅显,没有任何启发价值和值得思考之处。因为这些文献涉及的全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对仅仅凭借经验就可得出的结果或依靠普通常识就可以得出的结论,没有丝毫贡献可言。

2.5误区五:大学的经费开支不合理,学术投入力度不够。

弗莱克斯纳指出,大学大部分的经费都消耗在庞杂的行政管理、学校建筑物及体育运动项目上,因此大学的预算有相当大一部分都用在根本不属于大学范围内的事项。“哈佛如果将目前的全部收入用于扎实的和高层次的学术事业,它的影响还将远远不止目前的两倍”[8]。真正应得到资助的地方,就像教授的薪资待遇、科研项目活动上的开支等却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一大笔开支都用在了学校建筑和体育项目上。他认为,只有迅速提高教授的薪资水平标准,才能留住较严肃的学科的研究人才,否则必然陷入研究人员不足的困境。

3.带来的启示

3.1明确大学办学目标,完善大学组织制度。

我国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效益实行了一系列的院校合并,大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大学的服务领域增多,大学提供的服务之琐细对管理人员及教学职员的数量提出一定的要求。所需人员规模数量的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员质量,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的威胁。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明确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重新定位不同层次的大学职能,譬如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蓝领和工匠;研究型大学或研究生院就应该注重科研与学术,重塑大学应有的学术地位。

3.2树立正确的“学分观”,注重提高学生的学术兴趣。

学分作为评判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知识广度的依据,获得学分越多,意味着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广。目前部分大学把学分看成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忽视学分的负面影响,即在一味追求学分修得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知识的获得及学术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院应该把落脚点放在学生学术兴趣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研究生一开始没有学术兴趣很正常,可以在日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培养。一旦有了做学术的兴趣和价值认同,就能形成驱动,这是钻研学术与做科研的第一步。

3.3克服大学功利主义倾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既是一种社会问题,又是一种教育问题,其影响因素往往来自于社会和学校本身。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应试教育、奖励机制等,是促成部分大学生功利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有必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文明、和谐并且人人参与的校园文化,因为大学校园可以直接反映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三观的树立和发展,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要突出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养,让大学生学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3.4用最专注的态度,做最有价值的研究。

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过程,形容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内认真做事的状态。有价值的研究就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从事任何一项研究的前提都是该研究本身就具有某种意义和价值。做学术研究并且取得成果是一段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因此,一个志在钻研学术的人,首先要为艰辛和困难做好心理准备,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凝聚到所研究的事情上,坚信没有平凡的研究只有平凡的研究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学术目标。

3.5合理支配经费投入,提高教职人员的薪资待遇。

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强调,大学的基础是人才,只有满足其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才有进一步留住人才的可能。目前部分大学经费看起来可观,但教职人员的薪资偏低。因此,大学应该合理规划经费使用,包括人员、资金和设备等应该加以重组,确定新的發展方向,留得住人才教育质量才有所保证,才能赢得学术声望。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绽蕊.一流大学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弗莱克斯纳的大学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9):36-40.

[3]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89-94.

[4]陈文娇.现代大学的迷失及其思考——读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3(12):102-104.

[5]陈桂.破灭的神话——弗莱克斯纳对美国大学的批判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9(2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