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赋能 驱动行业升级

2019-11-07 10:45孙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年20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

文|本刊记者 孙璐

近年来,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迅猛,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率、高精度、设计体系完整等一系列的优势使得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1576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3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增长率达到150%。截至2017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达到1950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20%以上。我国以685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占比35.1%,欧洲占比25.62%,低于中国近十个百分点。

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尝试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进程中,发展预制构件和大板预制装配建筑,初试建筑工业化发展之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投资驱动建筑业快速发展,大体量、高复杂度、异形建筑层出不群。但由于当时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比较落后,建筑工业化整体水平较低,相应的装配式建筑质量偏低;同时商品混凝土兴起,现浇混凝土技术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停滞不前,预制构件及建筑部品在建筑领域应用很低,装配式建筑发展陷入低谷。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步从投资拉动向质量发展转变,对绿色建筑、生态环境、建筑能耗等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预制构件加工精度与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因素的推动,装配式建筑重新升温,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政策驱动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培育了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建设了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逐年稳步增长,一些地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

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工业化。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同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全面系统指明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进一步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和八项重点工作任务,划分了装配式建筑的重点推进区域、积极推进区域和鼓励推进区域。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确立建筑业为支柱产业,并明确了建筑业发展方向。提出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

2019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总体水平。《通知》提出,推行绿色建造方式。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建筑产品节能标准,建立产品发布制度。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绿色施工,通过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

应用落地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相继出台政策,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从各地政策来看,对于装配式建筑,各省市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确保目标实现的相关政策。各地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注重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土地出让、规划、财税、金融等方面制定了相关鼓励措施,创新管理机制,确保装配式建筑平稳健康发展。

2017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建造方式革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据统计,2017年北京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占全市开工建筑面积的15%;2018年北京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337万平方米,占全市开工建筑面积的29%。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2019年5月,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8年-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了装配式建筑下一阶段的要求,一是2019年力争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5%以上;二是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落实2个以上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示范;三是推广装修样板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装配式装修的应用,在商品住房中逐步推广装配式装修;四是推进京津冀部品部件生产和使用管理领域战略合作,实现规划布局、政策法规、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的协同;五是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市、区级项目建设清单和装配式建筑项目数据信息库。

2019年3月,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2019年全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和《2019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提出,2019年河北省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将达到60%,培育2至3个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组织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同时开展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市(县)培育工作,组织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累计培育10个左右示范市(县)。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于2019年3月印发《2019年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明确将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维、计价、监管全过程的集成应用。2019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国有投资的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办公综合楼项目原则上要采用装配式建造,其他设区市的比例要达到50%,力争全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

作为建筑业大省,近年来湖北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发展。2018年,湖北省完成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累计达40个,已建成21个,在建19个。2019年,湖北省继续力推建筑业转型升级,全省将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少于350万平方米。

科技支撑

近几年装配式建筑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撑已逐步建立,行业内生动力也逐渐增强。发展装配式建筑,标准是关键,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八大任务,首要任务就是健全标准规范体系,要求加快编制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从2014年开始国家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如2014年、2015年陆续出台了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四本主要的国家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伴随着标准的实施,以及各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陆续落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住宅体系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研发和应用,节水与雨水收集技术、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处理等技术也得到了集成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建筑质量、性能和品质,也为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发展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