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摘 要]回望近代以来的百年征程,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面对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课题,在各种主义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各种流派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前行方向、在各种党派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力,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生性和优越性,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之源;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人民群众、总揽事业全局的政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保障之源。面向新的时代、踏上新的征程,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牢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三者共命运、共发展,汇聚三者合力、构筑政治动能,对于走好新的长征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政治动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5-0034-07
在一百七十多年近代中国社会的奋起抗争、70年新中国的奋发图强、4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巨变、中国人民创造了惊世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飞跃。探究这一切变革的根源,就是不论何种情况,中国人民对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未动摇、对坚定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从未犹豫、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从未迟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者命运与共、同向同行,共同构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华民族前行发展的强大政治动能。立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方位、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蓝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以贯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三位一体”、构筑政治动能,对于我们坚定战略目标、汇聚前行力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之源
回首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历程,从少数人的介绍到先进者的接受,从深刻改变中国到结出累累硕果,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1],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和真理力量,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力和强大阐释力。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和实践伟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更加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指引前行方向,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的科学思想理论武器,以强大的信仰之力补足自身的精神之“钙”。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阐明
产生于16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2](P218),是不成熟的理论,“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3](P71)。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之上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促进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秘密,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一百七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常青、从未过时,其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揭示了社会的普遍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根本遵循。“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整个理论体系逻辑清晰、科学严谨;是人民的理论,深深植根劳动人民之中,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践的理论,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服务;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永立时代潮头,随着时代的发展阐释新问题、回应新挑战。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在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做“注脚”。从诞生到现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不断飞跃,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辉煌成就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照耀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旺盛生命力得到深刻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性的深刻展现
理论能够永葆青春,在于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需求不断创新发展。诞生于西方工业文明语境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其形成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与中国存在巨大差别。中国共产党人自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就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最初的零星认识到成为全党共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持续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洞察时代、解读时代,把握规律、阐释问题,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历史课题,书写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样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因”,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实现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新的时代特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推进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从最初接受到创新发展,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4],在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的重大创新中、在标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高度和新境界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真理伟力得到深刻展现。
(三)马克思主义引领力的深刻诠释
在实践中散发着真理的光芒,具有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是理论的魅力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上,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立党立国之基,从没有动摇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既深刻改变了世界,更深刻改造了中国社会、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展望东方世界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华共和国”,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中,“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5](P382)的响亮回应,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怀。回望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歌前行与西方世界金融危机的治理失序,从正反两面一次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更是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引领发展的奇迹,印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使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更加明朗可见。从写上旗帜到高高飘扬,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创造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为指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和不断拓展中、在当代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马克思主义的强大阐释力和价值引领力得到深刻诠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之源
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的探索历程,从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P3),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探寻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道路问题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千淘万滤取得的宝贵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硕果,并“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6]。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更加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内生性
近代以来,如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一直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大问题。無数仁人志士提出过各种方案,进行过各样尝试,最终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崭新课题,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坚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厚重的历史根基,是承继传统文化、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汲取历史教训、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中国近代以来致力于国家现代化接续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是体现人民意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立足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致力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的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外在强加的产物,而是展现强大的内生性,彰显内在的发展逻辑和必然规律。这种内生性,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在“社会主义”前面简单加上“中国特色”,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意蕴。这种内生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样态”,既立足中国具体实际、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又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阐发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既充分印证了这些原则的科学性,也充分表明这些原则应该“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5),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返本开新”的结果,“返本”就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丢“老祖宗”;“开新”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不断地“讲新话”。科学社会主义是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洪流”的“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在科学社会主义“大树”的“发展果实”。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四位一体”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逻辑”愈益清晰呈现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形态和制度文明形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入“科学基因”,坚守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和理论品质。这种科学性深刻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真理逻辑,始终坚守在科学社会主义的道义制高点上,具有鲜明的科学理论依据。这种科学性充分彰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科学社会主义鲜亮底色,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真理力量的诠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
道路是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走什么样的道路、道路“合不合脚”,关键看道路的实践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发展宗旨。这是该道路的核心价值和鲜明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始终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最重要动力来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优势凝结为国家治理优势,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实现新的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守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易于各方诉求达成共识,确保各方力量高度凝聚,内蕴强大的制度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深刻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凝聚合力共为的党心民心,形成为民担当的党的意志、砥砺前行的民心民意,汇聚全党全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种优越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体现了具有激发整体效能的制度优势,展现了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生机活力。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保障之源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处于领导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基本事实。近代以来,中国政治舞台先后产生过数百个大小政党和政治团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管身处何种环境、不论经历多少坎坷,始终保持着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时代潮头、扎根人民群众、勇于自我革命等优秀特质。“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能力得到了充分彰显”[7]。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更加需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人民群众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源自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将自身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工具,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行动旨归、立党基石。来自人民群众、融入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视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始终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两个务必”“不入民宅”的谆谆教诲,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六条禁令”“八项规定”的正风肃纪,都集中反映了我们党融入人民、不脱离人民的优良传统。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人民群众坚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力量之源;人民群众的广袤沃土培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参天大树。当代中国人民更是充分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人民情怀、看清了中国共产党人代表的光明前途。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坚持人民立场,更加需要把代表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行动旨归,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须臾不忘初心使命、焕发党的强大领导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的政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自我革命、不懈探索党的自身建设规律。正是一以贯之坚持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拥护,领导人民赢得伟大社会革命的胜利。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把称为“伟大的工程”的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并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一再强调,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将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统揽“四个伟大”的关键,摆在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的主导地位,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不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品格和特质。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以贯之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原因;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原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激发善于自我革命的智慧,在自身始终过硬中继续走在时代前列、彰显党的强大领导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是总揽事业全局的政党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在国家治理体系大棋局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贯穿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全面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使命担当,能够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远大理想追求,筑就起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高度重视理论创新,能够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团结人民,汇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高度重视选贤任能,能够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承担起推动发展的领头作用;高度重视纪律规矩,能够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构筑起推动发展的制度保障;高度重视政治协商,能够实现各民主党派、社会阶层在党的领导下协调行动,搭建起推动发展的共识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國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一再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要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能力体现和落实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优势,最大限度集合各方力量,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展现党的强大领导力量。
四、“三位一体”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整体效能
回首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正是始终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位一体”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不断壮大。在“三位一体”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不会偏折;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不会撼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行稳致远。因此,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需要立足战略全局、解读时代课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方向,紧紧抓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历史的纵深中领略“三位一体”的时代意蕴。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真理逻辑,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发展规律,以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担当。这一新思想具有全面性,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全面反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这一新思想具有系统性,贯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意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思想体系;这一新思想具有原创性,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作出一系列战略安排、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充分彰显了实践伟力;这一新思想具有价值性,引领当代中国创造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奇迹”,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执政密码”。展望未来,行走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当代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开展伟大斗争,更加需要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强化思想武装,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理论品质、实践要求,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领悟这一新思想武装头脑的功能、掌握这一新思想指导实践的性能、强化这一新思想推动工作的效能,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引领党继续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汇聚真理力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8],是当代中国社会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前行大道,是当代中国由富到强、走向复兴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致力自主创新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创造出来的新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提升治理效能之路,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展道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不断书写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引领当代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当代中国明确从富裕到强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的时代,是当代中国人民谋划战略安排、清晰勾绘美好生活图景新路径的时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使命、标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时代。展望未来,行走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当代中国,既有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也有不确定性的沟沟坎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更加需要坚定前进方向,在根本性问题上始终清醒,在前行的道路上不犯糊涂,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放松、不走偏、不懈怠,推动理论创新、确立制度优势、激发文化活力,努力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鲜明特色,不断增强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更好掌握群众,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优势的认同、对党的领导的充分信任,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国的发展筑就平坦大道。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时代意蕴
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各种政党和政治力量曾在政治舞台上轮番角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最终成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兴则国家兴,中国共产党强则国家强,这是历史的结论。”[9]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关键”,在于推动发展需要党激发政治勇气、汇聚政治智慧,党要努力成为正确政治方向的掌舵者,确保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要求不悬空、不虚化;在于推进改革需要党对重大事项定调子、把方向、划底线,党要努力成为改革重大决策的决断者,使改革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在于国家治理需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要努力成为国家政治体系的统领者,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展望未来,我们既有难啃的“骨头”,也有坚固的“壁垒”。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實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更加需要将先进性要求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中,掌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一成功“秘诀”,坚持党的领导一刻不能动摇,传承勇于自我革命这一政治“基因”,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牢牢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政治敏锐和政治洞察力,牢牢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回望近代以来的百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行”、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崭新的思想和鲜活的实践写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才引领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迎来民族复兴重大机遇。身处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记使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光荣、机遇与挑战并存,道路艰险、责任与风险共担。只要我们从根本上融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方合力,凝聚强大政治动能,在前行的征程上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锐利思想武器、推进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贯穿好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力量,就一定能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动能、擘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颜晓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N].人民日报,2019-05-09.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N].人民日报,2019-05-10.
[7]谢春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N].人民日报,2019-05-08.
[8]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
[9]何毅亭.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N].学习时报,2019-05-17.
责任编辑:王 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