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镜头对准更多的人民英雄
——浅谈电影《中国机长》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

2019-11-06 11:40李申建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机长现实主义英雄

李申建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2019年国庆档的电影市场,一部真实反映四川航空公司3U8633高空紧急迫降的影片《中国机场》赢得了万千观众的好评。豆瓣电影给出7.0分,猫眼电影给出9.4分,淘票票给出9.3分。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中国机长》上映第16天,总票房突破25亿元。

好作品自然有好市场。在电影市场高度市场化的当下,如何讲好故事,如何打动观众,如何形成舆论话题,如何促成市场经济转化率也是业界自始至终关注之处。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影片,在新中国70岁生日之际,惊艳上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人民英雄。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尽量还原真实故事,讲述那激动人心的20分钟迫降时刻。

站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理论来看待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其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亮点突出。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都把现实主义叫做批判现实主义,它是对浪漫主义的一次纠偏,其注重客观性、典型性、批判性,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电影作品则是以电影剧本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为基础。

作为电影《中国机长》的编剧于勇敢先生,在创作这部影片剧本之初就坚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多次和四川航空宣传部门,以及3U8633英雄乘组成员深入交流,了解2018年5月14日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发生紧急情况的全过程。尽量了解更多的细节。例如刘传健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的时候就说了一个细节。他说:“飞机在机场停下来三四分钟,我们在驾驶室都没有说话,后来我说了‘我们还活着!’”就这样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细节真实地运用到电影当中,更有人情味,更有鲜活性,更有可信性,为影片增色不少。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应该具有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就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评论家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

《中国机长》之所以被人称作闪耀着英雄色彩的现实主义影片,就在于每个时代都会在最危险的时候诞生时代英雄。时代英雄也是典型理论的反映。观影后很多观众都在问“英雄是什么?”其实,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在万米高空,挡风玻璃突然暴裂,副驾驶员半个身子被吸到飞机之外,驾驶舱仪表损坏,客舱内缺氧严重……在如此恶劣的极端罕见险情之下,不仅考验着一百多名乘客,更考验着3U8633全体机组人员的意志和危机处理能力。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这一被业界称作“史诗级的备降”,让飞机上的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最终获得了安全。中国机长刘传健因此被授予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2018年9月30日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总书记强调要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因为“平凡尽责便是伟大。”然而在刘传健看来,这只不过是他的使命和责任。在电影中,演员张涵予掷地有声地说道:“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规章。”这三个“敬畏”实则是歌颂了新时代中国民航英雄的英勇精神。

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树典型、传正盛,积极宣传好英雄群体和英雄人物尤为重要。电影作为视听艺术产品,应时而为、高效地运用现实主义艺术化的手法,将典型英雄人物个性和英雄群体共性完美结合,在光影之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树立起中国新形象。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同英雄伟大动机相伴随的,往往是伟大的社会效果。电影《中国机长》的成功,足以证明英雄群体和人物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证实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殿堂历史性的要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德国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说过:“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而且,这个具体的总体现实还是不断发展的。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

在当代电影电视生态中,现实主义有很强的代入感和传播功能。现实主义与类型化创作及当代观众的观影趣味相融合。在电影《中国机长》的变现手法上,从飞机的机型、编号、时间、高度、乘客结构、危险经过再到空管部门和军方的积极配合协助等都尽量将真实一刻还原出来。这都是把故事放在真实的大背景之下刻画出来的。特别是影片上映之前,官方在网上公布了3U8633航班和地勤部门紧急联系的5分钟真实录音,让观众在观影时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真实录音中的紧张那一刻,让险情情景再现,代入感十足。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不能等同于一面镜子去做直截而客观的反映。表现现实,反映真实情感,无论“写意”抑或“工笔”,其中既包含辩证的关系,又具有引领的作用。影片《中国机长》创作团队在剧情中还设置了飞行机组人员的儿女情长、乘客的激进反应、飞机通过风暴云等虚构内容,其目的就是为影片主题服好务,提升影片思想新高度,讲好中国故事。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特别是这种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作品,在描写当代人和真实事迹,反映人物思想等,其实都是一种集体记忆,也是情感传递,光影之间无不体现着当代中国电影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

当然,细节出真知!所以,现实主义的电影作品,创作团队对社会现实或是事实事件观察分析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

回顾2019年国庆档的中国电影市场,以《中国机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影片,其题材创作都聚焦普通人物,聚焦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在大题材之下用小切口接入,通过运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的心路历程,突出新鲜多元的艺术张力,写实手法灵活,影片拍摄风格鲜明,积极开掘和表现现实生活。自然赢得了观众好口碑,收获高票房,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谈及我国文艺繁荣发展的5个问题,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

人民是我们文艺创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也是电影创作人的聚焦点。在中国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之下,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人民群众需要鲜活接地气的现实主义正能量作品。市场需要更多与时代同行,表现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的主旋律作品。

相信弘扬中国正气,传递中国力量的主旋律现实主义商业影片必定走向繁荣。因为,它们蕴含着这个新时代的底色,影像语言和人物塑造渗透着温暖而深厚的情感。把镜头对准更多的人民英雄,让那些思想有高度、情节有温度、表现有力度,展示中国气度的电影作品更多更好地传播开来,彰显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猜你喜欢
机长现实主义英雄
英雄犬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鹰击长空,扶摇直上九万里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