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楼昕
李安生活照
李安:
男,汉族,绍兴新昌人,1985年3月出生,2003年12月入伍参加工作,200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为新昌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辅警、新昌陆野户外救援队副队长。2019年8月11日,李安同志在救援遇险群众时因冲锋舟侧翻而落水,不幸离世,年仅34岁。
18岁那年,他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进入原济南军区猛虎师某部服役。他是连队骨干,入伍5年,他创下的5公里武装越野记录,全团至今无人能破。
23岁那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他是连队里第一个写完遗书申请去灾区一线参与救援的。受灾严重的青川县鱼木镇当时余震不断,他拿手刨开一处又一处废墟,找寻幸存者。
27岁那年,他成为新昌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辅警,把难舍的军装、闪亮的勋章锁进箱子,只字不提。他说,退伍不褪色,穿上警服,便要守护这一方平安。
30岁那年,他先后加入县陆野户外救援队、县关爱老人协会等公益组织,还当上县人武部民兵应急队综合救援二排抢救班班长,上百次的救援工作,次次他都冲在前。
31岁那年,他被评为浙江省“千名好民(辅)警”,同事笑称他像台永动机,在帮扶百姓的路上永远不停歇。
他叫李安,新昌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家人给他取名“安”,希望他一生平平安安,而他也的确做到了——在军营、在警营、在民间公益搜救队里,他总以一己之力,护他人平安。
可英雄,也会累。
2019年8月11日,在搜救一名落水者时,李安不幸逝世,钟摆停留在他34岁那年。
9月26日,新昌县南明街道仙桂村赤土自然村。
这一天,县陆野户外救援队的几名队员来到家里,陪李学旗聊聊天,分散分散注意力。
突然地,李学旗站起身来,小心翼翼踩在凳子上,伸手去够柜子上那个木头箱子。他拂开周围人帮忙的手,一个人颤巍巍把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箱锁。
那里,是儿子李安留下为数不多的痕迹。
他一一取出箱里物品——
一件军绿色军装,见证李安在服役期间的白天黑夜:战士个人三等功、连队“优秀士兵”称号、团部5公里武装越野记录;
一本泛黄日记,讲述李安“当兵无悔”的点点滴滴:军歌、口号、新闻简报、所思所想,他说“当兵的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几枚抗震救灾纪念奖章,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济南军区对他在汶川地震救灾中英勇奉献的肯定……
李学旗猛吸一口手中香烟,扭过头去,不愿再看。
“那天,他连晚饭都没吃上几口。”
8月11日,星期日,横扫浙江的台风“利奇马”刚刚走远。这一天,李安难得休息在家,一家人正打算好好吃顿饭。
傍晚,李安接到指令,有群众不慎掉入新昌江急需救援。他放下碗筷,让妻子开车把自己送到目的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饭桌上的晚餐不再冒有热气,等着吃它的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据在场的救援队队友说,当天,新昌江水流湍急,李安和救援队友赶到时,水面上已经见不到落水者。他们分析,落水者很有可能被水流冲到了堤坝附近,随即决定乘着冲锋舟沿新昌江两侧水域搜救落水者。
意外在那一刻发生。
1.5米宽的冲锋舟冲过堤坝,带着舟上4名救援队员猛然从落差两三米的堤坝上扎进了堤坝下方的水里,4人同时落水,随着颠簸波浪,起起伏伏。
20多分钟后,在距离堤坝800米左右的下游,李安被队员救起,火速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
李学旗的手机里,有一段事发时的监控录像。
录像里,冲锋舟正在靠近堤坝,李安伸出救生杆,希望岸边的队友能拉住,当队员拉住救生杆的一瞬间,湍急的江水将冲锋舟推到了堤坝边缘。
短短几秒钟的视频,李学旗看了一遍又一遍,口中念叨着,“他水性很好的,他水性真的很好的啊。”
父亲李学旗是名老党员,也是位老民警,曾于1995年被绍兴市公安局授予优秀警员称号。
他和儿子李安之间,常出现这样的对话——
“你要抵住诱惑,饭局可不能去。”“晓得。”
“你是党员,自身建设要管好。”“晓得。”
“你要对这身警服负责,要认真做事。”“晓得。”
李学旗说,几乎每个周末,李安都奔波在外,辖区、救援队、敬老院的大事小事他都要管。“我干过这份工作,我理解他,我不怪他。”
仙桂村赤土自然村村尾三间矮平房是李安出生的地方。中间的堂屋一劈为二,前半间是会客厅,后半间是厨房,李安的婚房在左侧,李学旗和奶奶的卧室在右侧。
这个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木头沙发是李学旗从别人家门口捡的,院子里的淋浴房也是姑姑家换下来的旧东西。
在仙桂村村务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志勇眼里,李安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有股用不完的劲儿,“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贫困家庭的包袱。”
村里父老乡亲大多是看着李安长大的。“李安母亲走的早,学旗工作又很忙,照顾小李安的活常落在几个邻里身上。每到饭点,邻居家总少不了他的一双筷子。”李志勇说。
李安在参与志愿活动
李学旗的身体一直不大好,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辞职去企业做保安,近年因病在家休息。得知李安子随父业当上辅警后,李志勇曾几次私下劝他换份不那么忙、收入也高些的工作,每次李安都笑着拒绝。“他和我说,他喜欢这份工作。”
李志勇一直记得李安的微信个性签名——自古英雄谁无死,他说,自己也说不上来究竟为什么,但就是能感觉到,李安对这份事业的无比热爱。
不管是在军营、警营,还是民间公益组织,大家伙儿都说,李安这个人,看到困难就争,碰到利益就让。
2008年,李安在军营的第五年。眼看着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身为班长的他,很有希望晋升二级士官,没料到他却主动打了退伍申请报告,理由是“要回家照顾父亲和奶奶”。指导员王银亮说,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个借口,李安比谁都眷恋这身军装。原来,这一年,士官晋升名额特别少,整个连队不过一两个名额,“他呀,是怕给连队添麻烦。”
城东派出所教导员金樟吉不胜唏嘘,“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季节,新昌江里有群众溺水,李安二话没说赶去救援,谁能想到今年,波涛汹涌的新昌江却硬拉着英雄,不肯松手。”
梁超是城东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和李安在同小组共事多年。“我是2008年从部队转业回地方的,李安身上的血性让我深深佩服。”社区民警的工作,又多又杂,信息采集、检查、走访、巡逻,加班更是常态。无论是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还是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服务,李安始终冲在前头——徒手爬上3楼,在烈火中砸开窗户实施救援;抱起燃烧的煤气罐,直到跑到室外空旷地带才撒手;不顾休息,彻夜寻找走失老人,累到坐在马路边睡着……“为了百姓安全,他什么都不怕。”
就读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赵剑华,毕业后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从“片儿警”干起,脚踏实地维护好辖区百姓周全。今年10月,是他加入城东派出所一年的日子,可师父安哥却再也看不到了。记得今年初的一个周末,赵剑华碰到一起承包商拖欠包工头工资的矛盾纠纷,“原本想着周末不打扰师父休息,可他不仅陪着我处理整件事,还亲自上阵参与调解”,赵剑华说,“末了,还‘怪’我为什么不早点通知他。”
李安牺牲的消息,很快在新昌传开。
不少受过他帮助的人们,自发前来,为他悼唁;不少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们,被他的事迹感动,想要送英雄最后一程;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战友,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他们喊出的一声声班长,再也得不到回音;李安的同事、救援队队友来了,他们强忍泪水,用力握住李学旗的手说,他们以李安为荣……
8月15日,李学旗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亲手交给城东派出所,希望他们代为传达。
信里这样写道,感谢社会各界对李安及我们家属的关心和爱护,谢谢大家。目前大家的捐赠已经解决了我们暂时的困难,请大家停止捐款,把款项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李学旗还说,“我是怀着愧疚的心收下大家的关心和关爱,以后我们会努力生活,会好好教育孙子,让他成为像他爸爸一样的男子汉。”
○记者手记
李安日记
我不知道李学旗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把那只放着儿子遗物的木头箱子,牢牢锁住,放在衣柜顶上的。就如同我不知道他是忍住怎样的情感,颤巍巍地拿下箱子,打开了锁,却借口出去抽支烟,慢慢走开的。李学旗说,他不怪李安,这是他的责任,是应该做的。可话语间,那大段大段的沉默,让人难受的想要落泪。
人世间如此美好,大抵总有那么些伟大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去时是一腔热血,归时是一抹英魂,来世只愿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