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华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是临床常见急救和危重症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长时间吸入或集中性过多吸入一氧化碳形成局部或者全身性高浓度中毒症状,中心受累部位为心脏和大脑,患者多出现恶心、呕吐、休克、昏迷等症状,危重情况有死亡。高压氧治疗主要是通过提高体内氧含量排除一氧化碳,改善血红蛋白运输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段[1-3]。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改善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6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男32例,女30例,年龄10~55岁,平均年龄(45.1±13.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2±13.8)岁;中毒程度: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45.5±12.6)岁;中毒程度:轻度11例,中度17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中毒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士给予入院手续和护理,建立访视和监测系统,登记患者具体症状和病情,掌握患者中毒程度,登记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地址、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家庭状况等),建立个人住院档案,输入医院管理系统。同时配合医生建立输液系统,调整平卧体位,若出现心搏停止的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工作。纠正缺氧状态,防治脑水肿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适当情况给予心理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调节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入舱前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护理指导、精神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等。其中健康护理宣教主要通过对入舱前排泄、安全、患者姿势以及入舱后治疗可能出现情况和感受的讲解,建立患者治疗信心和对不适感受的了解。精神护理主要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存在的焦躁、紧张、昏迷以及不安等情况。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清醒程度和体征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口腔、鼻腔等通气恢复工作、建立排痰、抬高下颌、侧偏头等。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减轻清醒患者对中毒的心理压力,就即将开展的高压氧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传达和讲解,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辅助治疗的顺利开展。
1.2.2 舱内治疗 舱内治疗过程主要包括加压、稳压、减压过程。①加压过程,采用前缓后速的方式,患者清醒状态需要张口、吞咽或捏鼻子鼓气等方式打开咽鼓管,避免中耳气压伤。②稳压状态,患者每40分钟进行1次换气,注意吸氧纯净,清醒状态积极给予精神安抚、心理护理、加强疏导、医学和护理专业指导。③减压过程,遵循减压护理要求,尤其注意持续减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组织撕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1.2.3 出舱后护理 出舱后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安全防护、感情沟通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休克后昏迷状态时营养供给主要依靠鼻饲饮食,情况较好的清醒患者也只能清淡流质饮食,最少需要3~5 d才能慢慢过渡调节到普通进食状态。安全防护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急症或重症不良预后的告知,告知内容包括:中毒后并发症(如迟发型脑病、锥体外系神经功能障碍、锥体系神经障碍等)。要求患者急症处理后应该继续进行治疗,彻底断绝迟发型脑病等危险症状的发生。高龄患者昏迷或者病情危险程度更高,高压氧治疗可增加次数,观察脑电图水平,根据临床症状缓解状况评估疗效方可停止。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参考急性一氧化碳中度诊断标准(GB8781-88)诊断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4,5]:意识清楚,体征消失,可从事一般工作为痊愈;意识清楚,主要体征消失,生活部分自理为好转;昏迷程度及体征无改善、加重或死亡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采用生活质量(QOL)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指标包括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并发症主要包括脑病、心肌损害、气道损伤、皮肤红肿或肌肉坏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7.15±1.45)、(44.54±1.48)、(67.21±1.89)、(67.54±1.6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9.23±4.54)、(27.45±4.54)、(41.54±6.11)、(43.05±3.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71%低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人体内一氧化碳的存在会形成组织缺氧,>85%浓度的二氧化碳深入人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结合诱导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影响机体血液水平。但是COHb 对氧无携带能力,且解离存在较大难度。高压氧为有效治疗方案,可使机体血氧含量增加,血氧结合能力提高,机体组织缺氧状态迅速得以纠正,对COHb 的解离有促进作用,使一氧化碳自体内排出加快[6-8]。因病情危重,易诱导多种并发症发生,故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时,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入舱前行健康指导,使患者掌握注意要点,消除恐惧情绪。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热情,增强信心,提高医护依从[9-11]。加强昏迷及躁动不安患者的针对性干预,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高压氧治疗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入舱后,依据不同时期特点,做好对应干预,可维护治疗成功进行,出舱后完善健康指导,重视生活护理,可促进早日康复,保障临床安全[12,13]。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