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态势,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即便患者存活下来,也会有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4]。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7~86 岁,平均年龄(67.3±9.8)岁;病程4~26 h,平均病程(7.9±6.7)h。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8±4.4)岁;病程4~24 h,平均病程(7.7±6.4)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脐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所有患者注射同等剂量的低分子肝素,5000 U/次,2次/d,持续治疗14 d。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口服阿司匹林。
1.2.1 对照组 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100 mg/次,1次/d,口服。
1.2.2 观察组 给予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300 mg/次,1次/d,口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定分成3个等级:病残程度0~2级,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60%,视为显效;病残程度3~4级,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30%~59%,视为有效;患者死亡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30%,视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运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满分45分,得分0~15 分代表轻度缺损;得分16~30分说代表度缺损;得分31~45分代表重度缺损;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更为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7±3.98)分,低于治疗前的(24.02±5.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56±4.05)分,低于治疗前的(23.92±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为(9.69±4.37)mg/L,低于治疗前的(25.16±7.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为(12.68±4.41)mg/L,低于治疗前的(24.96±7.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大便隐血1例,胃肠道刺激病症1例,不良反应率发生为5.71%;对照组大便隐血2例,胃肠道刺激病症2例,不良反应率发生为1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脑血管栓塞与坏死所致[5]。急性脑梗死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有许多致病因素,其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半身不遂,大部分患者还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严重者可至昏迷不醒[6]。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脱落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机制,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为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换言之,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血小板活化情况的影响[7]。所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极为关键的治疗环节就是采取措施抗血小板聚集,在许多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中,最常用且最早应用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环氧合酶-2 抑制剂,可抑制机体产生血栓素A2,可以有效抗血小板聚集,从而对神经功能进行保护,有着不可逆性,用于治疗早期与晚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良好[8]。由于环氧合酶-2 抑制剂有较高安全性能,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太大损伤,较易被患者所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药物水平也无法满足治疗要求,与此同时,会刺激机体,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毒性,极易引发胃肠道刺激等病症发生,严重可致患者出现大便隐血[9]。所以,在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时,应当紧密关注患者的实际病情,依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小剂量,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患者C 反应蛋白水平,促进患者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