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可以陪伴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可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播种下美好…… 所以人们都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受人尊敬。秉承着这样的憧憬,几经周折后,我终于步入了教师行业,开启了“教书育人”的行程。
然而,走进这个行业,才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路并没有理想的那么平坦 ……即便如此,我依然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选择,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教学中,除了做好日常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工作,也逐渐摸索出一些对本班学生比较实用的教法、学方法。
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
由于性格的差别,学生中一些活泼开朗,能力强,不懂就问,自觉自愿学习的同学;也一定会有一些内向害羞,不懂的问题不敢去与老师沟通的同学。而如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调动起来,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则是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我的做法是从课堂抓起。课堂上,提问时尽量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如果提问的方式孩子不能理解,我会换一种表述方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学生回答——难道稍大的,让优等生回答,也会让潜力生尝试,或者让举手的同学试试,简单一些的,主要让中等生、后进生回答,就算他没有举手,适合他能力水平的,我也会指名让他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我把这种做法称为“外压激励法”。这样做,能从外给不愿、不敢举手的学生以压力,促使他们思考,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实践,我的课堂变活跃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二、用荣誉感,激发积极性
一方面,从课堂答问、作业方面,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指正,另一方面,为孩子创造展现自我的平台。如每次作文写的好的同学,我会把文稿打印出来,张贴到后墙展示,并以班级之名成立了“春笋园作家协会”,以学生的习作表现为标准,给学生颁发“小作家聘书”。获得聘书的同学感到无比光荣,更是激发了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后来,墙面已经贴不下孩子們的优秀作品,便把所有的优秀作品自再次进行修改、整理,出版了班级文刊《雨后春笋》,让更多孩子燃起了“作家梦”,以后的写作更认真、修改更积极了。《雨后春笋》就成为孩子们展现自我的一个广阔平台。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记录
随着时日的增长,我逐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好的学习方法,我会要求每个孩子按“时间—题型—知识点”的格式记录下来。
“时间”,运用了心理学“再现——记忆——复原”的原理(再现,指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回想起来,已学会的动作能再次实现和已经历的情感能再体验的过程。他是以体验过的事物不在当前,而能恢复原有知识经验为特征的。)。遇到类似知识,我就带领孩子们乘坐时空穿梭机,运用“情境再现法”回到学习时的情境,重温学习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领悟。
“类别”是把所有的知识笔记归类整理,便于掌握同类知识要领。而“题型”为知识点提供实例支撑,使知识点具体形象。
四、时时总结好方法
在平时和同事的交流中、在教育教学书籍中遇到的好方法,有时在课堂上,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会灵光一现地想到一些好的操作方法,这时,我会随手把它记录在书本上,课后及时记录整理,比如前面提到的“外压激励法”“荣誉激励法”和“情境再现法”。
表格自查法——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周末作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给孩子们设计了《周末作业自查表》,列出所有周末作业的要求,并要求家长督促、签字核实,联合家长力量,运用“表格记录法”为孩子的学习指引方向。
提纲挈领法——作文教学中,指导、并要求孩子们列出提纲,首先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构架概念。从整体布局、到内容的充实,要求他们完成草稿以后自己修改,再进行自改、小组改、老师批改。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对自己的作文有更新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帮他人修改,学习同学的优点,找出自我的不足,以改促长。
作为一名教育新手,由于经验的不足,在教育的路上难免磕磕绊绊,时常会感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不过“为人师”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这样的初衷指引着我、激励着我,实践中的点滴总结、优秀经验的学习积累,通过实践、摸索,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把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孩子们,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