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指南
【摘 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有社会讽刺色彩的一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反讽艺术的运用是吸引读者的主要方面,该著作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各种反讽手法应用得非常娴熟,也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方向。鉴于此,笔者将对《威尼斯商人》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剖析。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反讽艺术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030-02
《威尼斯商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某些层面已经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重要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情节和人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也非常深刻。这部作品既有喜剧的欢乐色彩和气氛,又有悲剧的深刻思想,该剧本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莎士比亚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问题的深刻思考。这部戏剧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用反讽艺术的手法塑造了夏洛克这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娴熟的反讽手法更是将剧中情节推向了高潮,增加了感染力。剧中应用的各种反讽手法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深入探究反讽艺术可以促进我国喜剧的发展。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运用了多种反讽手法,如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批判,也突出了这部剧的悲剧性。
一、言语反讽
言语反讽是指说话者说出的表面意思和内心真实想法不同,“表里不一”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本质。言语反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表达方式,矛盾式反讽是其主要表现形式,通常都是选择协调程度比较差的现象,经过喜剧形式将本质和矛盾有效结合,突出喜剧所要表达的主题。 根据当时的语境,仔细揣摩每一句话,才能领悟其真正要表达的意思[1]。
在法庭上,面对能言善辩的鲍西亚,夏洛特不知道怎么办好,此时,公爵做出了最终判决:将夏洛克的一半财产判给安东尼奥,另一半没收公库;如果夏洛克可以真心悔过,这一半没收的财产可以减为罚款。面对这样的判决,安东尼奥也说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判给自己的财产由自己管理,直到夏洛克死后,财产交给和夏洛克女儿私奔的绅士,与此同时,要求夏洛克必须信奉基督教。夏洛克听到判决后,首先反应是:这是基督教精神吗?夏洛克是一名爱财如命的商人,这样的判决无疑会让他非常难过,而且,夏洛克又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财产要由他的仇人管理,在他死后,又要将财产交给另一个仇人,这种判决让夏洛克痛苦不已。公爵的判决既体现不出基督教的精神,也在精神和人格上折磨了夏洛克。莎士比亚这部作品的伟大,在于处于一个对犹太民族充满敌视的社会中,莎士比亚并没有把夏洛克彻底黑化,把他写成一无是处邪恶的化身,而是在谴责夏洛克铁石心肠的同时,也描写了夏洛克的痛苦。
二、戏剧反讽
当戏剧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已被观众知晓,但剧中的反讽人物却不明就里,就是戏剧反讽,其构成的必备条件,是观众通过戏剧所设的情景已经清楚戏剧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并且作者也要清楚戏剧情景呈现出来的意思,这两者在观点上要保持一致,只有剧中的反讽人物不清楚自己的尴尬处境。
剧中安东尼奥说,哪有向朋友借錢还要利息的,显而易见安东尼奥很不满夏洛克放高利贷的行为,但事实上,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是有剥削性质的资本家,安东尼奥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利益,这是种间接的剥削方式;夏洛克通过高利贷获取利益,是种非常明显的剥削形式。所以安东尼奥的行为也是一种戏剧反讽。
剧中法庭审判时,公爵将夏洛克财产的一半判给了安东尼奥,夏洛克死后再将这笔财产给罗伦佐,这样的做法使安东尼奥可以合理使用这些财产继续投资,获得更多的利润,之后再转交给罗伦佐。这种方式使安东尼奥可以利用免费财产得到更多的暴利,还能得到帮助朋友伸张正义的好名声,与此同时,还造成了安东尼奥不贪恋钱财的假象。这种做法可以反映出安东尼奥是一个爱财之人,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与夏洛克不同,不属于剥削阶级,事实上,安东尼奥讽刺夏洛克的时候也是在暗讽自己,与此同时,也对整个剥削阶级进行了讽刺[2]。这正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戏剧反讽艺术高明之处,读者看完心如明镜。
三、情景反讽
人们为了逃避一件不希望发生的事情通常会使用一些防范性的措施,反而会导致这件事情的发生;人们向原本计划的目标努力奋进,想尽一切办法实现,但事与愿违,最终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办法变成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或者希望实现的动力变成了最大的阻力。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了情景反讽。很多文学作品中,命运似乎被无形力量操控着,这种力量是冷漠的、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同时又是盲目的,这就成为了反讽主体,作者设计故事的发展,设定人物的命运,掌握事态的动向,来捉弄反讽客体,通常情况下是作品的主人公。《威尼斯商人》就很巧妙地创造了非常多反讽情景,把情节发展巧妙联系起来,使剧情回味无穷。
《威尼斯商人》的中心人物夏洛克的命运与安东尼奥的命运是密切联系的,情节发展曲折离奇。剧情刚开始时,夏洛克被安东尼奥欺负,后来因为安东尼奥没有能力偿还夏洛克的高额利息,夏洛克以报复安东尼奥为目的也为了给自己出口气,将安东尼奥送入了监狱,他觉得很解气,无视安东尼奥的哀求,又让狱卒留心看管安东尼奥,在法庭上,他不理众人劝告,一定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夏洛克的无情、刻薄,让读者深刻领悟到:如果受到欺压有报仇雪恨的机会,会多么恶毒、疯狂[3]。剧中很多人都认为夏洛克可以从安东尼奥身上割肉,如此看来,夏洛克的官司胜利的希望很大,结果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夏洛克不仅输掉了财产,还损失了信仰,甚至差点丢掉性命。我们不禁会深思,命运怎么这样呢?本来稳操胜券的官司怎么输掉了呢?这就是情景反讽达到的效果,在《威尼斯商人》中被充分应用,剧中所设定的情景反讽深深地吸引了观众,也影响了读者当初看剧的看法,该剧以喜剧形式结尾大大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结果完全出乎读者意料,同时读者也被鲍西亚的聪明才干所吸引。本剧中的情景反讽让读者感慨情景反转速度之快,达到了戏剧新颖和吸引读者的作用。
四、结语
《威尼斯商人》虽属喜剧,调子愉快乐观,但是社会讽刺因素很多。言语反讽手法的合理应用,把当时资本社会制度形容尽致,戏剧和情景反讽的应用极大地讽刺了主人公夏洛克和安东尼奥。莎士比亚作为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很多作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特点,揭露社会丑态。多种反讽手法的合理应用,增添了《威尼斯商人》的艺术效果,深刻反映了时代社会问题。我们会感受到莎士比亚看社会不同阶级矛盾的眼光深刻性和思想深刻性。他用现实主义的大手笔间接地揭示出人物冲突的宗教根源,用戏剧反讽、情景反讽和言语反讽的艺术使这部喜剧暗含了社会矛盾深刻的悲剧性。
参考文献:
[1]毛琳花.喜剧中的复杂与深刻——比较分析《威尼斯商人》和《鸟》[J]. 艺术科技, 2017,30(5):234.
[2]佚名.基于《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7(3):36-38.
[3]唐景春,杨静.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喜剧性及其人文主义内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