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兵,胡进耀,邵镪钎,杨慧
高校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教学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以X高校“创造学”课程为例
侯小兵1,胡进耀1,邵镪钎1,杨慧2
(1. 绵阳师范学院创新学院,四川绵阳,621000;2. 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责任。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一系列的创新教育课程。对X高校2018年秋季学期学习该课程的一年级学生对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评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创造学”课程的教师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支持行为和教学满意度,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及其四个因子与教学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在教师创新支持行为的四个因子中,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和能力培养三个因子对教学满意度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拓展学习资源,建构实践经验,培养综合能力,让他们“要”创新、“做”创新和“能”创新。
高校教师;创新教育;创新支持行为;教学满意度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优质高等教育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强音。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要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责任。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亟待加强创新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形成示范效应。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力量,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教师创新支持行为是“那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的教师行为”。[1]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为学生提供学科前沿信息以拓宽视野,为学生扫除创新障碍,提供指导与帮助,能够宽容和理解学生的创新性错误并鼓励其继续尝试,等等。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会直接表明教师的期望,而教师期望最终会反应在学生行为上,此即教师期望效应[2]。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创新支持行为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表现[3]。在教育领域,有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显著相关,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和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和学生创造性思维中起到中介作用[4]。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力量,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是保障人才培养结果满意度的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那就要把学生的满意度作为教学改革与评价的重要考察维度。教学满意度是“学生对教学客观现实的感知与其对教学的期望值相比较所形成的一种满意程度的感觉”。[5]有学者通过多群组建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等对不同学生的满意度的影响是不同的[6]。还有学者运用分层线性模型研究发现,学校类型、学生的教学重视度和教学感知、学生的个体特征等因素显著地影响大学生的教学满意度[7]。
与专业教育和其他通识教育课程相比,创新教育课程尚属新生事物。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搬传统模式与方法去开展教学活动。在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以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然而,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又不能忽视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只有让学生满意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本文旨在探索教师创新支持行为与学生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一些推动教学改革的启示。
为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X高校自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创造学”公共必修课程。“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创造活动现象,揭示和阐明创造的基本规律的学科”。[8]创造涉及所有社会领域的普遍人类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9]但是,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文科专业学生将“创造”狭隘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物质产品制作,对“创造学”课程的认同度较低。在一年级学生中发放并收回680份问卷,剔除了完成率低于90%的4份问卷,有效问卷676份,有效率达99.41%。其中,女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3.68%,男生占16.32%,有2人缺失;独生子女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7.54%,非独生子女占62.46%,有2人缺失;32.39%的被调查者来自城市,18.72%来自乡镇,48.89%来自农村,有3人缺失;理论讲授教学模式占总授课时的30.47%,案例剖析教学模式占31.80%,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占37.72%。
1. 教师创新支持行为问卷
对教师创新支持行为的测量采用谭小宏等编制的《高校教师创新支持行为问卷》。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得分越高,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支持力度越大。问卷共29个题目,包含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心理支持和能力培养四个因子。经验指导旨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经验,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向学生提供学术建议和咨询服务、善于设置产生疑问的情境,等等。资源提供指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提供较为充足的条件,主要包括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设备、为学生推荐课外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当学生有创造性表现时给予奖励等。心理支持指教师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努力给予认可和肯定、赞赏学生在创造性学习方式、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包容尊重学生的观点、注意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敏感性、给学生足够时间去思考,等等。能力培养指教师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指引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允许学生和自己在一定范围内犯错、用成功人士的创新事例来激励学生等等[1]。问卷四个因子的克朗巴哈a系数分别为0.914、0.829、0.916和0.865,总问卷的克朗巴哈a系数为0.964。
2. 教师教学满意度问卷
在孟令威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工具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情况,编制了《教师教学满意度问卷》[10]。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得分越高,则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越满意。问卷共设置13个题目,包含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两个因子。问卷两个因子的克朗巴哈a系数分别为0.916和0.893,总问卷的克朗巴哈a系数为0.949。
在本研究中,所有题目均为正向题,不需要进行逆向赋值处理。对于数据中存在的个别缺失值,按照序列均值替换的方式进行处理。数据分析主要运用SPSS22.0完成。
如表1所示,教师创新支持行为的得分均值为4.236,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心理支持和能力培养四个因子的均值分别为4.190、4.061、4.350和4.343。将谭小宏等的研究结论作为常模进行比较,“创造学”课程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支持行为及其各因子的均值都明显高于常模。教师教学满意度的得分均值为4.153,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两因子均值分别为4.178和4.128。将孟令威的研究结论作为常模进行比较,大学生对“创造学”课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因子上的满意度都更高。因此,“创造学”课程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支持,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教学满意度。
表1 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和教学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见,教师创新支持行为问卷各因子与总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介于0.888与0.933之间;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心理支持和能力培养四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适中,相关系数介于0.730与0.853之间。教学满意度问卷各因子与总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程度,教学态度因子、教学方法因子与教学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和0.972;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两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适中,相关系数为0.882。教学创新支持行为及其因子与教学满意度及其因子之间,都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表2 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和教学满意度的相关系数矩阵
注:*p<0.05,**p<0.001,***p<0.001;下文同
将教学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性别、独生子女、居住地、班级规模和教学模式作为控制变量,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心理支持和能力培养四个因子对教学满意度进行多元层次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经验指导因子进入回归模型(模型2),经验指导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b=0.656,p<0.001),R2增加0.417。其次,资源提供因子进入回归模型(模型3),资源提供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b=0.229,p<0.001),R2增加0.023。最后,能力培养因子进入回归模型(模型4),能力培养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b=0.134,p<0.01)。在教师创新支持行为的四个因子中,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和能力培养三个因子对教学满意度构成了显著的回归效应,心理支持因子没有进入回归模型。因此,教学满意度的回归方程为:教学满意度=0.420*经验指导+0.177*资源提供+0.134*能力培养。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时代使命,也是新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关系中,教学是手段,学生发展及能力提升是目的。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学生发展的根本还是依靠来自自身的主动性,教师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外部因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他们对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如果学生的对教学的满意度低,对学习不投入,再优秀的教师也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研究表明,在“创造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创新支持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具体而言,经验指导、资源提供和能力培养三个因子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三条对策建议。
表3 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对教学满意度的回归效应分析结果
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创新实践,其前提是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不同于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对创新目标的虚幻建构,这可能会受管理制度、外部奖励、发展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它表现为“想”创新。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都从管理制度上规定了学生创新实践的学分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设置了诸多创新实践奖励项目,大学生完全知道创新实践有助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他们确实“想”创新,但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创新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自己想了也是白想,于是创新冲动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学生的创新欲望变成创新动机,让学生从“想”创新变成“要”创新。
首先,教师要扭转学生以“啃教材”为主的学习观,保证学生的知识“量”。当今的创新大多发生在不同领域的边缘地带,表现为不同领域的跨界或组合。对于教师而言,“一本教材打天下”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了,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具有丰富和有关联的教学内容。通过知识风暴激发学生的思维风暴,从而为学生创造创新契机。
其次,教师要坚守“系统化”的知识学习观,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质”。在智能化、网络化时代,知识或信息爆炸式地增长,并且能够非常便利地获得新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是碎片化、娱乐化的,部分信息在学习之后才发现是无用的。这与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价值冲突,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发展。高校教师要在网络知识碎片化与专业知识系统化之间,守住高等教育的知识系统化的底线,为学生提供有质量保证的知识。
最后,教师要坚持以“自主性”为主的知识学习观,传授学生知识学习的“法”。归根结底,任何学习都是自学,任何创新也是自创。教师代替不了学生去学习,也代替不了学生去创新。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鼓励学生去自主寻找、自主发现。只有当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了真实的问题,他们才有可能找到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创新人才是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实践。这里存在一个高深学问和实践学习之间的逻辑悖论。高深学问是对现象世界的高度抽象,实践学习则是要回归到现象世界之中。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知识论基础,这使得很多高校教师不屑或不能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当务之急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高深学问与实践学习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做中学”。今天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再是“象牙塔”,而是处在了经济社会的中心,需要响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深学问不能悬在空中,而是要落到实处、回归社会、回归生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回归?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学生的创新实践经验?
首先,要完整地理解实践的内涵。动手是实践,动脑也是实践。所谓创新,就是以形成具有新颖性和价值性的成果为导向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往往是先动脑、再动手。事实上,对其他所有感官的运用都是实践,如动口(语言表达)、动眼(观察)、动耳(倾听)等等。只要动起来,就有了 实践。
其次,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与近代工业革命相伴而生,仍然是当前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基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虑,很多时候还存在大量的合班课,比如“创造学”这一类的公共必修课程。这就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病暴露无遗。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主题,将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道尔顿制、文纳卡特制、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再次,要创新教学方法模式。在高校,最惯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将讲授法与超大班相结合,其教学效果往往是糟糕透顶了。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相适应,要合理设计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保证教学效果。
最后,要统筹规划课堂内外。创新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也要向课外延伸。指导课外创新实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不是额外负担。如果教师的创新教育工作只停留在课堂上“讲”创新,而没有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实践创新,那么,就注定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创新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它可能是物质世界的问题,也可能是精神世界的问题,或者是知识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问题,就谈不上任何创新。高校教师支持学生创新就是要支持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去创新。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跨学科领域去发现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是大学生走上创新之路的拦路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这样一个公式:阅读+实践+反思=问题发现。通过阅读拓展知识面,以丰富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以丰富直接经验。此外,还要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进行深刻反思,若没有反思,终究还是发现不了问题。
其次,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分析问题靠的是视角和思路,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就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景。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很多时候,容易钻进死胡同,感觉无路可走。事实上,并非真的走投无路,而是没有从思维定势中跳出来。教师可以多给学生做一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的训练,以提高思维品质。
再次,要鼓励学生勇于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分享本身是一个思维二次加工过程,它有助于分享者厘清创新成果的逻辑思路,以进一步修正和改进。创新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团队协作。分享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团队力量,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分享者的新发现也可能会激发出倾听者的更多创意,从而实现团队创新的效果。
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它不同于常规性思维。这需要每一位同学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欣赏和包容新观点,把每一个新观点看作激发创新的契机。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个人的刻苦努力,也需要充分利用团队协作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1] 谭小宏,侯小兵,唐怡.基于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创新支持行为的调查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 16-20.
[2] 范丽恒.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6(3): 646-648.
[3] TIERNEY P, FARMER S M. The Pygmalion process and employee creativ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3): 413-432.
[4] 李金德,余嘉元.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4-48.
[5] 刘扬,李晓燕,李名义,等.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满意度评价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4):43-48.
[6] 熊华军,马大力.本科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群组分析[J].教育科学,2013(5):24-32.
[7] 王芳.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大学生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8(1):48-55.
[8] 谭小宏,赵晓江,侯小兵.应用创造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1.
[9]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9.
[10] 孟令威.独立学院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2018-05-09;
2019-03-08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师资格新政策背景下的师范院校组织变革研究”(14YJC880017);2018年绵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Mnu-JY18052);2018—2020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创新教育素养的教师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侯小兵(1980—),男,四川苍溪人,教育学博士,绵阳师范学院创新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创新教育;联系邮箱:houxiaobingmysy@163.com
G645
A
1674-893X(2019)04−0130−05
[编辑:游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