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代诗歌阅读命题策略比较举隅

2019-11-05 03:35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温岭3175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考查诗歌文本

江 奎(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温岭3175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古诗文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1]30在“记诵积累”与“理解大意”这两个考查目标的引导下,初中古代诗歌阅读试题,考查“是什么”居多(即要求学生摘取明确信息、概括诗歌大意等),而考查“为什么”“怎么样”不多(很少真正要求学生在答题时,通过分析、整合、综合运用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解释推论、反思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命题理念支配下,“诗歌选用了哪些意象表现出一幅早春的景象?”“诗歌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程式化”的设题倾向盛行,很多时候,学生只要掌握相关答题技巧和答题格式,即使没有读懂诗歌也能作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诗歌阅读考查的意义。

《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16这一要求清晰地界定了古代诗歌阅读“记诵积累”与“理解大意”的内容框架和目标指向,在追求教、学、评一致的当下,初中古代诗歌阅读评价的重点无疑应该落在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积累、体验、感悟、运用、鉴赏与探究等能力上。此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代诗歌语言精练,想象丰富,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意蕴丰厚,情感真挚,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和精神,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汲取文化养料,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打下成长的精神底子。

基于以上思考,下面就部分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的测试内容和命题策略作一简要的比对分析。

一、信息单一提取与能力综合运用

一份初中语文试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多为1~2题,题量不多,考查点也便相对有限。类似的一道题目,由于表述的不同,既可考查单一的能力点,又可综合考查多个能力点。如何不受制于某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使考查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多地集中到理解与鉴赏的能力上来,让学生根据阅读任务,捕捉文本中的潜藏信息,找联系,作比较,细品味,达成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目标,这便是对综合性考查的一种探索。“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主要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2]综合性考查对减少碎片化试题、推动命题评价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12018年杭州市中考试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首(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例22018年北京市中考试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_,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图1

图2

例1中两首诗歌文本意义明确,范诗写“夏日田园”风光,高诗写“春暮西园”之景,便于学生读懂阅读材料,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设题上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即引导学生将文本信息(描绘的意象)和日常知识(初夏和暮春的特点)建立联系,来理解诗歌是如何写景状物的,不仅能达到“理解诗文大意”这一考查目标,更为学生如何阅读古代诗歌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思维途径。但是,这一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相对单一,考查“直接提取文本明确信息”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根据题干要求提取符合单一标准的显性信息即可。而且这些信息在文本中独立存在,字数较少,难度不大,标准唯一,答题时不必加以整合、概括、推理,只要准确摘抄即可。当然,作为诗歌阅读的第一小题,这一题目的设置和编排还是合理的。

例2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和意境的理解,要求学生从诗歌和图画这两种不同的文本形式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比对,且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处理一些相似或相反的信息,再通过整体考虑,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推断出符合阅读目的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语言文字组织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相比而言,例2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其不仅考查点多,而且还能考查学生阅读多种形式文本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更加符合《课标》的“评价建议”:“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1]27

二、文体知识积累与文本特质把握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固化和僵化倾向。郭跃辉老师曾对期刊上发表的11篇《雨霖铃》教学设计文章作了比较,发现“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认为《雨霖铃》的教学内容应直接或间接地围绕‘情感、意境、手法、意象’等展开,少数文章对《雨霖铃》的写作背景、婉约风格、语言特点、构思进行了探讨”,并因此“担心这些教学内容会成为教师的‘集体无意识’。”[3]确实,与阅读教学一样,古代诗歌阅读测试中存在相同的问题:“没有区分语文和其他学科、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不同,且过分强调‘这一类’,只重视特殊文体的静态的形式知识的学习。”[4]所以,有些中、高考把关教师便得出这样的经验:“诗歌鉴赏题,无非是从思想性(‘道’)和艺术性(‘文’)两大块着眼,看多了就会发现许多共性的东西。思想性方面有爱国、悲天悯人、民生疾苦、寄情山水等等;艺术性方面,有风格特点的归属,有遣词造句的新意或特色和修辞格的巧妙运用等等。读懂阅读材料,把考题归归类就能发现无非如此。”[5]根据文体确定测试内容,不能仅仅强调文类的特点,因为依类而定的文体知识往往是静止的、共性的,是可以套用的,所以更应强调“文本特质”。“‘文本特质’不是指向文体,而是指向一个文本的‘标志性属性’。这个属性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地位,也就决定了围绕该文本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6]只有强调“文本特质”,围绕文本采取“这一个”命题策略,才能将考查的核心价值最大化。

例3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试题。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赏析。

例42016年温州市中考试题。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的鉴赏在古代诗歌阅读测试中较为常见。例3考查“夸张”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叶燮在《原诗》中对“夸张”的解释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7]也就是说,正因为诗歌的夸张不是事实,恰恰体现了诗人真切而深刻的情感。但是该例题的参考答案却为:“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一参考答案仅从事理逻辑角度解释“万里”的意思,而无视“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这一景物描写晕染上的主观色彩,无视这一苍茫暮色的象征意义与时代色彩,无视这一“情至之语”流露出的强烈的亡国之痛,而这些恰恰是命题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文本特质。

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语言典雅精致,意蕴丰富深厚,音韵优美和谐,阅读时需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探幽发微,领会诗中的妙处,走进诗人的内心,领悟诗歌特有的节奏韵律、意象意境、表达效果以及诗人的志趣和情怀。例4从语言品析切入,以词语的品味串起对整首诗情感的把握,要求学生体悟动词“过”与叠词“声声”“朵朵”背后诗人的特殊情感和特殊心境,赏析特定词语在整首诗中对表现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特定作用。而这恰恰是这首诗的文本特质。例题借助词语的品析,考查学生对诗歌主要内容、诗人情感倾向、作品表现手法的理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忽视文本特质的命题“集体无意识”现象助长了应试训练,通过长期的应试技巧训练,学生对答题技巧早已烂熟于胸,模式化解读催生“结论先行”的思维定势,这一现象让“重视个性化阅读体验”成为一句空话,大大削弱了文本的阅读价值和意义。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歌阅读考查不能将重心放在答题技巧上,而应以词句的品味为切入口,提高答题思维的开放度,让学生循着作者的行文思路,深潜在作品设置的情境中,与诗歌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真正抵达诗歌文本的内核,助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诗歌大意理解与传统文化浸润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是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3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探究诗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等内容。

例52014年台州市中考试题。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例62019年绍兴市中考试题。

【诗以见性】

南阳道中田禾大稔喜而作歌

(明)张元忭

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

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骝足。

诗题中说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

【文以识人】(文略)

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金。”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用解读古诗文的方式解读古诗文,不要用解释语体文的方式去解读古诗文,淡乎寡味,不得要领。”[8]例5要求学生描述诗句所展现的画面,指向理解诗歌大意这一考查目标,同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多鸟。但是这两句诗看似朴素直白,缺少文学语言张力,实则“眠”和“噪”所营造的意境妙趣天成,蕴含的生活情趣含蓄隽永,是很难用现代汉语描述出来的。这种考查形式将诗歌特有的文学语言张力转变为实际的场景描绘,会让诗歌阅读滑向对字面表层意思的理解,变成简单的诗句翻译题或诗句扩写题。清汤寡水般的现代语言消弭了诗歌语言呈现出的特有的美好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情趣。

例6采用诗文互涉的材料组合方式,以文解诗,知人论世,让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儒者”的意趣和胸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一小题“诗人为何而喜”的发问不仅指向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更为感受、领悟诗人情感及其志趣打下基础。事实上,张诗的“喜”与范诗的“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承载着中国古代士大夫千百年来的“忧乐”思想和精神追求,值得细细探究。当然,从命题角度来看,此题还是留有遗憾,文言材料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透露出的是“孝悌和忠诚”的精神追求,而诗歌中流露出的是张元忭“仁爱”的思想情感,两者其实各自为营,可比点与联系点不多。如果文言材料人物的品性重心也是落在“仁爱”上,那么诗文组合就能成为一个有机的可以联读的整体。或者联系类似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或者白居易《卖炭翁》、范成大《田舍》一类的作品,是否更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古仁人之心”,更能“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22?

以上有关古代诗歌阅读命题策略的讨论,或许有助于明确古代诗歌阅读特定的测试内容,探究发掘材料的核心价值,在设题上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触及文本内蕴。此外,这还或许有助于引导古代诗歌教学有“古代诗歌”意识,实现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的整合交融,做到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丰富阅读经验和阅读视野,从阅读积累和个性化阅读体验出发,不断探究和思考,提高独立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文化品位、感受古人情怀、丰厚文化底蕴、培育健全人格的目标。

猜你喜欢
考查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诗歌岛·八面来风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