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
十几年前,当我握着石头块,蹲在村里的泥地上写写画画时,决不会想到,今天的我,会以一支笔,来回顾一个村子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末,我出生在这个叫青石的江南小村里。它和南方其它的村庄一样,藏身在逶迤不绝的群山之中,房子依着山间平旷的地势而建,有些人家住得集中,而有的相互之间隔田隔山的,住得并不紧凑。
那会,我们祖孙三代挤在只有几间屋的青瓦砖房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我睡在西屋,能十分清晰地听到东屋的咳嗽声。早晨闯进我梦里的不是家人的轻唤声,就是厨屋里大水缸的舀水声。不用等到厨屋里炊烟袅袅,我就知道已经开始生火热菜了。每天收拾好东西去学校前,得在饭盒里盛些菜和蛋。学校小食堂中午只提供米饭,不提供菜食,菜得自家带,午饭的时候要用米饭把菜捂热乎再吃。
这是个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由两三个上了年纪的老师教课,老师们都操着一口乡音,学生不多。有的孩子今天还上着课,明天就突然回去种田放牛去了。这些孩子的一辈子也就这么留在了山村里。学校离我家大概一千米左右,有不宽不窄的土路,也有曲折的羊肠小道,路两边的草长得极深极茂。天晴尚好,一遇上下雨,路面上便泥泞不堪,滑倒摔跤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上学路上的安危,成了全家人最牵挂的事情。每次去学校,家人总是一再嘱咐我不要玩水,尽早回家。
不上学的日子里,有很多个傍晚,我常常独自坐在门槛上看暮色四合。瘦削的爷爷从很远的地方挑着一担死沉的柴火回家,回来放下柴担来不及歇息,接着又抄起扁担和水桶,去村西边几百米外的老井挑水,来来回回几趟才让那口大水缸喝饱。人活在大地上,势必要靠大地养活,要靠大地接济。水是这样,玉米、豆子、青菜等,也是这样。
乡下,每年的春耕秋收是最忙的时候。春天,除了得在那几块松土坑里,恰合时机地播下各类作物种子,还得抽水灌溉那眠睡已久的田地,方便接下来的插秧。到了插秧时节,村里头大大小小的水田里,几乎弓下了一个家里能弓下的所有人影。毕竟脚下的土地掌管着家里一年的收成,谁都不敢马虎,谁都得靠大地的施予。人们的腰只有弓个够了,几个月后才有资格得到满地金黄的馈赠。我曾经在家无数次看到过,奶奶痛苦地直起腰身,坐在小凳上,用手撕下小腿上附着的一条条水蛭,生生扯下一串串血来的场面。
春耕累,秋收更累。七八月里,天色朦胧,鸡未鸣狗未吠,就得带上刀具茶水去田里割稻。提前半晌去,就能避开半晌日头的毒辣。搭线,装打谷机,抱禾把,打稻谷,没一样不在烈日的烤灼下进行,连空气都能被烤得热浪翻滚。人的皮肤若是碰到那些被热浪烘舞的秧屑杂草,会引发奇痒,痒得让人想活生生剜下一块肉来。
农民的一生之中,永远有着干不完的活。活计,就像是天生从他们骨子里血肉里长出来的一样,一茬接着一茬,无休无止。他们把力气留给了山上的每一棵草木,地里的每一抔泥土。直到多少年后的一天,整个人只剩下乘风而去的轻巧。他们的肩上曾挑起多少生活的磨难,他们亦步亦趋的步子里曾载着多少个家庭的希望,这些,我都没有丈量过。在乡下生活的那段日子里,我看见了许多人飘忽短暂的一生,看到了许多种事物背后深入骨髓的沉重。
前后不过十来年,眨眼我已长大成人。这十多年里,我亲眼目睹了一个村子的脱胎换骨。很多次我回家,和乡邻交谈才知道,大家的生活十分充裕,现在用不着早出晚归地耕种,用不着担心收成不好。家里壮劳力出去打工赚的钱比一年种地的钱要多很多,外头有不少的就业机会。即使种地,政府也会有补贴,村里人早就不怎么守着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我注意到。这些年,原先山里的村户搬到路边来了,原先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狭窄土路现在是清一色的宽阔水泥路,原先低低矮矮的土砖房现在变成高高低低的俊楼房。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地跑去老井挑水。田里的稻谷,直接机械化收割,再不用人们顶着烈日劳作。如今的交通也发达了,当年进趟城卖菜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现在建了新路,定期有班车来往,来回一趟的时间大大縮短了。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村里孩子都在镇上正规的公办学校上学。而那所乡下小学已荒置许久,退出了历史舞台。
平日里,村里人在一起闲聊拉家常的时候,那脸上的神情比起十几年前杞人忧天的那副模样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我每次回家同爷爷奶奶谈心,他们总会颇为感慨地说一句话:现在天天大鱼大肉的都吃不完,只能堆在冰箱里坏掉。想起以前那时候连米和油都没得吃,唉!还是日子好过了啊!日子好过了!每每听他们说到过去日子的酸苦,我既为他们感到心疼,也为自己感到庆幸。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不愁温饱还有书读。
国家的兴衰历史或许是波澜壮阔的一条大河,可具体到百姓家里,那就是一针一线、一米一油的微小而辽阔的事情。我脚下的这个小村庄,它以自己瘦小的身子、全新的骨血,将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的强盛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