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世平
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太快,真是日新月异。二十多年前,还在读书的我,老家在大山深处,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信息闭塞,与世隔绝,仿佛井底之蛙、世外桃源,真的不知道手机为何物,确切地说闻所未闻。
而今,近十四亿国人,男女老少,高官显贵,平民百姓,谁不用手机?多少人已經无法离开手机,没有手机的日子,人们似乎度日如年坐卧不安,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更是三天三夜说不完诉不尽。
我的家乡是一个壮族聚居的小山村,山高坡陡,路遥林深水长,乡亲们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正获得外面世界信息的渠道也就是收听收音机了。当然,作为“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之一的收音机在当时可是稀罕之物啊,买得起的人家不多,全村四十多户仅有三台收音机,其中,在乡林业站工作的父亲和在乡粮管所工作的李大爹各有一台,还有村里搞修理的农哥有一台。村里能戴得起手表的人、用上缝纫机的人家也是屈指可数,而自行车是没有的,因为路不通,买来也没用武之地。
那时,村里的大人们劳动回来吃过晚饭后就聚集到我家或李大爹家听收音机,他们除了收听新闻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大事外和各种致富信息外,更喜爱收听歌曲,特别是当时广泛传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望星空》《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甜蜜蜜》《小城故事》《故乡的云》《踏浪》《昨夜星辰》等歌曲更是百听不厌、如痴如醉,这些歌曲就像清冽的山泉,洗去了乡亲们心灵的尘埃,消除了乡亲们一天的疲惫,村里男女老少,识字的不识字的,大都会哼几句,心满意足进入甜甜的梦乡……
村里的年轻人却不大爱来我家和李大爹家,而是喜欢去找搞修理的农哥一起收听节目。月明的晚上,夜空是那样的深邃而遥远,山风徐徐吹来,凉爽而舒服。这时农哥就带着他的收音机坐在村头河边的榕树下或水井旁,静静收听“空中红娘”征婚节目,身边围满了好奇的年轻男女。电波不停传出播音员柔美的声音:“张兰花,女,23岁,身高一米六五,温柔漂亮,现征有责任心、能关心体贴对方的男性为伴侣,有意者请来信……”还真有成功喜结良缘之人,我们村的一个年轻伙子大山通过“空中红娘”结识了山东潍坊姑娘青儿,鸿雁传情终成百年好合,至今在十里八乡依然成为美谈。搞修理的农哥有手艺,有收入,买得起收音机,戴得起手表,心地又善良,想嫁给他的人可多了,最终他娶了全村最漂亮的女孩山花,令同龄男孩嫉妒羡慕又“恨之入骨”。
后来,村子里又有了更稀奇的东西,这就是录音机。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流行歌曲传唱祖国大江南北,喜爱听歌的村民们想听什么歌就买什么录音带来放。因为录音机的声音要比收音机的声音大得多,震撼人心,乡亲们就更喜欢了。还有,录音机可以录山歌,男女青年每当夜晚来临或在各种节日期间就到有录音机的人家录山歌,然后放听,看谁唱的好,自娱自乐,高兴万分,很是满足。村里每有嫁娶喜事时,都要用录音机放音乐来庆贺、凑热闹,人们的欢笑声,跳舞的脚步声,录音机的歌声,让整个山村充满了欢乐。然而,当时还没有通电,录音机的耗电量是很大的,两对电池不足一个小时歌声就跑调了,让人们很遗憾。为了听歌,许多年轻人舍不得买吃买穿就是舍得买电池,每到街天就拿木耳、大米、茶叶、鸡蛋、鸭蛋等去卖换来电池,因为他们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需要跟着时代的节点前进。
再后来,家乡通路通电通水了,紧接着,村民们曾经不知为何物的电视机、照相机、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汽车等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纷纷进村入户,令人眼花缭乱。给村民们过去“贫乏”的头脑注入了大量新的信息知识,开阔了眼界,村民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原来是那么大那么精彩无限,变化是那样的快速。生活改善后,村民们最关注的是科技致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信息知识,他们在谋得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了。
而现在,智能手机更是带来海量的信息,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了解天下大事,旅游、网上采购、支付使用等等,自己的需求在手机上几乎都能轻易得到满足。年轻人更是讲究,三天两头换几千元的新手机比时髦,长辈们纷纷感慨,自己年轻时想花几毛钱都难。手机就像空气和阳光,就像亲密的爱人,人们难舍难分和它纠缠在一起,无法分离。
如今,手机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电视机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收音机在农村除了年纪大有偏好的人之外几乎是没有人收听了,而录音机仿佛已成了时代的淘汰品。这些变化,折射出科技发达和时代的巨大进步,国家、人类的发展真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