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方
放眼四望,处处高楼耸立。骄傲的身躯直挺着,俯视着喧嚣的世界。城市的高楼直插云霄,试图要把青天给刺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大的楼房,明晃晃的大太阳,处处难觅一片土地,水泥地、透水砖,一个个板着铁青的脸。一扇扇窗户闪闪反着光,密集地聚在一起。
看着高楼大厦从城市走入乡镇,走入山村,心中五味杂陈,一边为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欣慰,一边又不由自主地感慨怀念那个再也回不来的茅草屋时代。
茅草屋,走出了几代人,见证了时代变迁、人情冷暖、世间百态,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和美好的童年时光。
茅草屋早已灰飞烟灭,茅草屋的记忆却依旧历历在目。“砰砰!啪啪!”听,那是铁锤敲打石头的声音。挖好了地基,用套着大黄牛的牛车从山上或河湾里拉回来了大石头,几个扎根脚的伯伯叔叔卸下了大石头,在挖好的地基土槽里摆上石块,把没棱角的石头用铁锤敲开,然后一层层压着茬垒起了石头地基。
打地基,家鄉叫扎根脚,根脚扎好后,可以开始打土墙了。用两个约六尺长,宽一尺多的木板,两边各堵上相应高度的木板,两边堵的木板,一边是固定的,另一边是刻有卡槽活动的,组成一个长方体,下面用两根约有半大孩子瘦胳膊粗细的木棍横着支撑着壳子。再把泥土用水拌到半干半湿,几个人用铁锹把泥土填进木制的壳子板内,开始用铁杵用力地打夯起来,这一版打好了,紧接着打下一版,慢慢地往高处打夯。
“嗨!嗨!嗨!”“咚!咚!咚!”是夯筑土墙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有力。大写T字形的木柄,下面一端戴着一个碗口大的半圆形的铁疙瘩,双手举起铁杵,举过头顶,用力狠狠地冲着填在壳子里的湿泥土砸下去,嘴里发出“嗨嗨嗨”的声响。这个大约30来斤重的铁杵打夯一晌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抡铁杵的都是身强力壮年轻一点的叔叔或者大哥哥们,那气势,那场景,或怒目圆睁,或龇牙咧嘴,全身的力气都用出来,一边嘴里面“嗨嗨嗨”地发着声响。
泥土夯制的土墙大约厚一尺六左右,每一板墙大约高一尺二三,打夯结实后,把下面的支撑的两根柱子打掉,壳子板一般自然脱落,紧接着打下一版。
打掉的柱子孔留在了外面,房子建好后,成了小麻雀垒窝的好地方,夏季的午后,孩子们搭人梯,挨家挨户掏鸟窝玩。土墙夯筑到留窗子和门的地方,先让木匠铺设一个横着的厚木条,我们当地叫篷木,起到支撑作用。
最初,一般为了省力气,土墙打到六七尺高的光景,叫平座了,平座后,继续往上面打,两面山墙打成正三角形的模样。后来的房子土墙打到一丈二三那么高。平座后,可以上大梁了,三间房子两挂梁。把准备好的比较直而长的大约三四把粗、约一丈二三长的木料横着放到中间等分的三间房中间部位,在大梁两端各安放整根木料,当地称为举手,与大梁联在一起,呈三角形,还有的在中间再加一根立着的木料支撑着。如果没有准备那么长的木料作为大梁,还要让木匠把两根木料用抓钉连到一起使用。
孩子们也很盼望,因为上大梁的时候就像过年,要放鞭炮,要做好吃的招待家族的亲人或者同村的来干活的人。那时候盖房子尽管很费力气,但是各家各户还是互相帮衬,只管饭,管抽烟,不用出工钱的,粗茶淡饭,填饱肚皮。抽个一角钱一包的茅庐香烟,家里条件好点的抽个两毛三一包的白河桥香烟,不过烟瘾大的就这也不抽,自己找了一把自家地里长的,烟楼里炕出来的烟叶,揉碎了,找一个大纸或者旧报纸,卷了起来,叼在嘴里抽半天,时不时地传来“咳咳咳咳”被很冲的烟叶呛得咳嗽的声音,但还是连声说道:这烟抽着真过瘾啊!
中午照例吃一顿油炸丸子、煎豆腐,再加点煎鸡蛋,每个人用大老粗碗盛上一碗,手里拿两个大黑馍或者花卷馍,哧哧溜溜,嘴里吧嗒吧嗒地用力咀嚼着,那吃得真叫一个香啊,几个光着腚的小屁孩把手伸进嘴巴里看着。“来,娃子。碗里还剩点,过来吧。”几个人哄地跑过去了。也有些腼腆的,等干活的吃饱后,再偷偷地溜进厨房去吃剩饭菜,那也一个美啊,比平时吃的好多了。
打好了土墙,该上檩条了,每间房子正中间,也就是正三角形最顶端的地方放一根大人的手三四把或两三把粗、长约八九尺的木料,这一根叫脊檩,也就是屋脊的檩条,然后在脊檩两边各放两个檩条在等分的位置。上檩条后,茅草屋的雏形已经出来了。接下来,上面盖上箔(用高粱杆和绳子编织到一起,大小和今天双人床上面的席子那样),盖完后,用两条绳子固定到屋后树木上,绳子另一头绑上根大长木头,人们就可以蹬着木头,或再扯着绳子当安全防护。房顶上面几个大师傅,下面几个有和泥巴的,有用铁锹铲上泥巴、倒进泥兜(用绳子绑着四个角的装化肥的袋子剪成的),开始往房顶上面运,上面师傅接过来倒在房顶,用木制的宽约七寸、长约一尺半上下的木板,一边戴着一个把,手可以抓着,将运上来的泥巴摊平,平均厚度约一寸半左右,用泥巴把房顶摊上一层后,接下来该上黄梅草了。
黄梅草,一种野生的草,学名不知怎么称呼。春荣秋枯,春天发芽,嫩绿色,叶子和韭菜相仿,长大后,有比较硬的茎,还有细长的叶子和毛毛椎。 一般长到一米多,到了秋季就该用镰刀割掉了。那时的黄梅草,相当于黄金草了,因为家家盖房子都用它,一大挑子可以卖几十元。收割后晒干,用草做绳子捆成大约两三把粗的捆,使用时,用铡刀铡去梢,把根部也铡一下,两边整整齐齐,只使用黄梅草略带叶子的茎。一人往铡刀上放黄梅草捆,一人按铡刀,两人配合默契,只听着,“呲唥呲唥”之声不绝于耳。然后两人还可以互换着分工去铡草。有时候,还可以同时两组人去干。呲唥呲唥的声响,此起彼伏,那简直就不是干活,分明是比赛了,一会儿工夫,一大堆草捆垒了好高。
接着把草放水里浸泡,下面的人两只手拿着往上面抛去,上面的人接着放到绑定的安全木头上,不至于让草捆滚落下来。然后解开草绳,从屋檐开始往房顶一层一层地接着茬铺草,一边铺一边用拍耙(上面一个木抓手,下面连一个宽约一尺、长约一尺半左右的木板,木板上有许多香条粗细的长约三四寸的钉子)轻轻地拍着,起到固定作用,也便于把过多的草叶子和草弄整齐,一层一层铺到屋顶。最后在屋顶压上长长的草拢子,使屋顶美观,同时也压住两侧最后一层草接头,防止漏水,并用加上捻子的泥巴(麻的纤维或者小麦的糠皮和泥巴一起搅拌)把屋顶两侧约二尺多的地方摊上一层,固定草,也防止刮风吹掉屋顶的草。接下来用拍耙再从屋顶向两边屋檐梳理,以便雨水顺利地沿草茎淌掉,保证草房不漏水。上完草的茅屋就像一个人刚刚理完平头,四面齐整,有棱有角,煞是好看。铺完草,最后在铺设篷木的地方挖窗子、挖门口,安上窗子和门,屋内再运进去点土,把屋内地面夯平。茅草屋终于盖起来了。
刚刚盖起的房子可不能马上挪进去住的,迎面正门的地方还要写上一个红纸条: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大吉大利。过一段时间之后,墙壁完全干了才可以搬进新房子。那时候在农村,各家娃儿少则三四个,多则八九个,条件富足的人家才盖瓦房,也有的在四周上一圈小灰瓦,其他地方还是铺草的房子,家乡称之为“金镶玉”。后来,日子渐渐富裕了,夯筑的土墙上面上了木料之后,再把约一寸厚,长四五尺的木条用钉子钉到檩条之上,家乡称这叫椽子。每隔六七寸钉一个,钉满后,上面铺设钢柴(一种和芦苇差不多的植物,但是比芦苇硬实)或者麻杆,再往上是一层泥巴,泥巴上面上小灰瓦。而后慢慢地演变,土墻变成了青砖、水泥砖、红砖,房顶变成了楼板或者现浇灌的钢筋混凝土房顶,到今天成了楼房。当然,窗子和门也由木材发展成为铁门铁窗,到现在的铝合金、塑钢、防盗门什么的。但是当时,多数人家只能盖得起茅草屋。
每到夏季黄梅天前,老旧的茅草屋顶会漏水,必须要请本家或者同村茅匠师傅重新铺草“拾漏”。没钱买草的,下雨天只好锅碗瓢勺一起用上,接着屋内漏下来的水。当时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人家建草房当婚房用,只不过为了干净卫生,人们会用芦苇或者木棍在房内的屋顶搭上棚子,上面铺上硬纸或者破报纸,后来铺上花色塑料纸,家乡叫打附棚。
小时候,乡下的孩子们很多都喜欢看扎根脚,打土墙,盖新房,看着一天天用石块垒起了房子的地基,打起了土墙,上了大梁,搁上了檩条,铺上了黄梅草,最后在凉爽的新房子里面玩耍,那可是儿时最惬意的事情之一。无聊的时候,几个小伙伴也会聚在一起,找个田间地头,半山坡的地方,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扎根脚,夯土墙,盖小房子。
多年以后,新房子渐渐破旧了,泥土夯筑的土墙茅草屋倾斜得恰似扇形楼一样。深凹陷坑的老黄梅草屋顶,长满了杂草,承受着岁月车轮的碾压,风风雨雨,朝朝暮暮。每逢阴雨天气,屋外,淅淅沥沥,是风雨在肆无忌惮地蹂躏着满目创伤的草屋,屋内,滴滴答答,是锅碗瓢盆在无可奈何地收获着千疮百孔的痛楚。
听老年人说,有一年大雨,连续下了十多天,夯筑的土墙在暴风骤雨中颤抖着不时地掉着泥块。奶奶、妈妈、大哥匆匆忙忙地织着草衫子往土墙之上挂着,挡避风雨。夯筑的土墙居然顶住了那场罕见的洪涝灾害。从此,记忆中的茅草屋,就成了身披蓑衣,头戴草笠,承受风雨的洗礼、饱经风霜的老人形象。它们敦厚、纯朴地三三两两坐落在葱茏的田野上,或者连成一片小村落。它们与青山为邻,和鸟儿相伴,髯发银须在风中轻轻飘动,怡然面对花开花落,春去春又回。茅草屋冬暖夏凉,不用空调降温,勿需暖气驱寒,茅草屋善解人意,俨然是一位知冷知热的结发妻子。
仰望屋顶,悠然习惯老鼠悠闲地散步,辗转翻身,悠然笑看蚂蚁辛劳地搬家觅食。记忆中的茅草屋还配了一个纯天然院墙呢!我的奶奶、父亲和母亲用玉米杆扎成一个天然的院墙,约四五尺高。高高低低的绿树掩映着玉米杆院墙和古老的茅草屋,只有站在对门的小山山顶,才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屋顶的影子。下肢瘫痪的奶奶,来来回回匍匐前进,拿着笤帚,不时清扫,扮靓着茅草屋的面孔,姊妹几人嬉戏着打闹着,欢声笑语传出好远好远……
远远望去,黄土坡下,茅草屋上飘来袅袅炊烟,夕阳照在静静的河面,泛起片片鳞波。小河边,几个小牛犊在跳跃着追逐着,小山上,几只白山羊身披霞光,津津有味地啃着青草,墨绿色的青山,岸边的黄牛,小山和小山上的白羊,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河面上。洋槐花开了,月季花开了,芍药花开了,茅草屋四周的杏子熟了,柿子树、枣树、苹果树、梨树、核桃树上挂满了果子。山花也烂漫了,绿山,绿水,绿围墙,绿荫里有我梦境中的故乡。一阵微风吹来,绿色的清香肆无忌惮地弥漫在寂静的夜空中,微风轻轻地梳理着低矮的茅檐,夯筑的土墙落下几粒尘土,东倒西歪的墙缝似乎也在开口讲述,讲述那一段尘封的岁月往事,讲述那一片片家人亲自栽种的树木。
门前那枣树下的捶布石,那纺棉花穗儿的纺花车,挂着老粗布的织布机。那门前的小河,小竹坝啀山,那片悬崖峭壁,那满山青翠,一片竹林……青山碧水蓝天,绿树村落炊烟,桃花行人笑脸。风月无边,柳絮渐舞渐远。故乡的记忆已经渐渐地模糊起来了,宛若夏季的柳絮,慢慢地飘远了。
但是,我从没真正忘记过。最是怀念那一段真切、淳朴的简单生活,虽然回忆起那段生活,也许还有隐隐难忍的痛楚,但是,痛,并快乐着。最简单的生活,最简陋的茅草屋,却是我最倾心的梦中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