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倩
摘要:建设工程预算结算是工程造价评估的重要依据,在工程招投标审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合理投资的有效管理,都取决于工程预算和结算的质量。因此,建设工程预结算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预结算有助于实现工程造价的合法合理。在建设项目中,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因此项目的预算和结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作用;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关键措施,也是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科学准确的预结算工作可以为结算工作提供坚实的前期参考。在科学预算和结算的基础上,确定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对建设项目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审核。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要充分重视预结算工作,科学发挥预结算作用,全面促进建筑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作用
1.1 科学的预结算工作能准确衡量工程
在建筑工程的实践中,工程量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结算工作的前提。但是,建设项目的建设是比较复杂的。即使事先约定好了工程量,实际施工过程中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包括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要搞好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质量,就必须明确其数量。科学的预结算工作對工程量的准确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在降低企业建设成本的同时提高资金利用
结合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发展,这项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一方面,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进行预先规划,对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预先规划,可以提前筹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所需要的资金,从而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从而阻碍施工的进度。并在预算中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了提前估算,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整个过程所用的资金需求量很大,如果没有很好的预结算,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很可能存在资源浪费,这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了障碍性影响。通过提前估算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因为施工成本预结算是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费用进行事先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维修管理的资金成本等问题进行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建筑材料时,出现花了高价钱却选择质量较低的施工材料的情况。
1.3 为后期资金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也较大,因此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资金预结算管理,将对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管理实施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为以后的资金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前期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概算,可以清楚地了解整个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以及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资金成本,从而合理地配置这方面的资金。此外,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不合理分配和其他费用,避免出现施工进度缓慢的现象。
2 建筑工程施工造价预结算的控制策略
2.1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工程造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对相关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要求都很高。员工的预算和结算能力是后期工作成功的前提,后续工作应根据预算进行规划和设计。因此,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施工企业的预算控制能力。
2.2 做好项目的投资工作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其工作的重点是做好项目的投资管理。其中,项目预结算管理是项目投资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有利于项目投资的规范化。在建设项目预算结算管理中,不仅要全面审查项目投资的应用情况,还要深入施工现场,结合项目实际实施情况,实现项目投资全面高效的管理目标。
2.3 做好预结算的编制工作,明确科学的审计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提高预算结算工作的效果,做好预算结算的编制工作,还要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在建设项目预算结算前,要重点了解建设项目的现场情况,收集建设项目的各种相关文件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在预算结算过程中,应明确本工程的建设范围和所使用的单位计价表。在详细的现场调查和文件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预算和结算,引导预算和结算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在建设工程预算结算工作中,也要结合审计实践,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科学的预算结算工作,不仅可以明确建设项目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建立科学的价格标准。为了优化工程造价预算结算整体效果,预算人员要做好预算结算的编制工作,选择和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加强预算人员的培训教育,着重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积极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预结算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灿,试析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J].财经界,2019(8):41-42.
[2]李玉松.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点及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