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学习单放飞学生思维

2019-11-02 02:29刘佩
赢未来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脑探究思维

刘佩

当在线教学成为我们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我们教学的环境变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始终做到尊重孩子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教师的教才会在网络的彼端激起学生学的热情和思维的火花,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以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第二单元第34页《立体的截面》为例,我们教研组设计的学习单学习过程如下

但是上课的前一天,当我再次备课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太小。首先,实验报告的设置让学生误以为只选择一种图形即可,对于居家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去完成圆柱、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四种图形的探究。其次,微视频的出现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经历活动过程,学会观察、想象,并能通过动手实验进行验证,认识到沿着物体不同的位置切下去,截面的形狀是不同的。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

所以,我想,孩子们已经具备基本的空间想象能力,那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发挥孩子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先不看视频,也不给任何关于“沿什么方向切”的提示,学生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单:

四十分钟之后,我在班级圈看到了同学们的作业,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有过程但没有报告或者总结。

第二类:过程和报告都有,但报告形式过于繁冗。

第三类:过程和总结都到位。

虽然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有点误差,但是总的来说很让人满意。

这样设计让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对于立体的截面有了从大脑到指端又得以在大脑中重新建构的同时,也对于整理实验结果的有效方法有了思考和经验。当然对于整个的学习过程,我也重新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

(1)对于“沿什么方向切”,我们是可以给学生提示一下的,这不是这节课的重点,重点在于截面是什么形状?

(2)对于表格这种总结形式,孩子们使用的意识不强,说明我们的实践活动做的少,应用的太少。

所以这节课后,我一直在想,教师怎样做才能真正的放飞学生思维,让知识飞入学生眼睛,让思想方法植根于学生大脑?这节课我的结论是,对教学设计要一手抓实,对学生学习要最大限度的放手。

猜你喜欢
大脑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