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阳
(身份证号码:410527199308159734,河南 安阳)
所谓的亚甲蓝法通常指的是检测机制砂石中石粉含量的有效检测方式,亚甲蓝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凭借着不同种类的细粉料被亚甲兰所产生的吸附效果大不相同,将相应的滤纸应用于沾染检测游离染料的出现,然后经过相应的检测1kg试样所有消耗亚甲蓝的MB 值,之后再进行机制砂中细颗粒的判断,判断其细颗粒是泥粉还是石粉。在现阶段已经有许多的试验结果已经论证了亚甲蓝对纯石粉并不存在较强的敏感性,但是对粘土颗粒却存在敏感性。对天然砂来讲,天然砂对亚甲蓝的吸附量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泥粉含量的多少、泥粉矿物组成,并且泥粉含量不同、泥粉矿物组成不同极可能导致其对亚甲蓝的吸附性不同。
在此项试验中天然砂的MB 值和天然砂的含量检测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参照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中的检测机制砂MB 值的方法。在进行不同天然砂工作性能检测过程中应参照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在本项试验中所采用的天然砂细度模数值全都相同,并且系统数值全都为2.6,所使用的天然砂具有的含金量分别为0.5、3.0、6.0。将这些细度模数相同含泥量不同的天然砂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比例混合,从而获取其他不同数值含泥量的天然砂,其含泥量分别是0.5%,1.5%,2.5%,3.0%,3.5%,4.5%,5.5%,6.0%的天然砂。然后,对这些细度模数相同含量不同的天然砂的MB 值进行检测,获得以下数据如图表1所示。
表1 MB 值与含泥量的相关性
通过对这些细度模数相同含量不同的天然砂MB值检测以及MB适合含量的相关性图表数据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天然砂的MB 值和含泥量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从表二中可以看出随着序号的依次递增,天然砂的含泥量越来越多,天然砂的MB 值也在逐渐的增加,并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这些天然砂的MB 值与其含泥量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比例关系。而且在图表二中数据可发现天然砂的MB 值伴随着含泥量的提升而增加并存在一定的异常点,例如细度模数相同含泥量为5.5%和6.0%的天然砂所测得的MB 值相等,产生异常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程度的黏土矿物对亚甲兰所产生的吸附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异常点的产生。
粘土对混凝土外加剂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并且其吸附作用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粘土的矿物种类和粘土的数量对混凝土外加剂吸附作用效果影响较大。在混凝土配制用砂的过程中常常会对其含泥量进行科学合理严格的控制,通过对含泥量的控制主要是为了有效的降低砂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吸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和保障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此可以看出,外加剂的吸附量和天然砂的MB 之间一定存在与之匹配对应的关系。在这项试验中对天然砂MB 值与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析,对不同含量的天然砂在同配比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而且还对具有同样坍落度的天然砂所需要消耗的外加剂用量对MB 值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相应的测试,详细的测试结果如下天然砂MB 值与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图表2所示。
表2 天然砂MB 值与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
通过对混凝土外加剂用量的合理调整,并且将每批次的混凝土坍落度严格的控制在220mm,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探究天然砂MB 值和外加剂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应的测试。详细的测试结果如下天然砂MB 值与外加剂用量之间的关系图表3所示。
表3 天然砂MB 值与外加剂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天然砂MB 值与外加剂用量之间关系图表四的观察和分析,混凝土坍落度全都为220m,天然砂MB 值与含泥量的相关性与混凝土坍落度与含泥量的相关性和在同等坍落度下外加剂用量铝含量的相关性相比,天然砂MB 值与含量的相关性更强。所以,在天然砂检测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亚甲蓝检测的方法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快速的检测,亚甲蓝的检测方式对天然砂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项整体试验能够得到以下两种结论:第1 种,天然砂MB 值和含泥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天然砂的MB 值伴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天然砂的MB 值与其含泥量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比例关系,而且在测试结果中存在一定的异常点,主要可能是因为不同粘土矿物对亚甲蓝的吸附作用效果不同所造成的。第2 种,天然砂MB 值与含泥量的相关性与混凝土坍落度与含泥量的相关性和在同等坍落度下外加剂用量与含量的相关性相比,天然砂MB 值与含量的相关性更强。所以,在天然砂检测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亚甲蓝检测的方法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快速的检测,亚甲蓝的检测方式对天然砂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