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平(中国钱币博物馆)
近期看到了两篇关于“标金”的文章,一篇是《标金的沉浮往事》[1],另一篇是《从“商条”到“厂条”—老上海黄金市场概述》[2]。民国时期的黄金交易异常活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标金”金锭是重要的交易品种,然而时至今天我们却对“标金”仍知之不多,影响了对中国黄金货币历史的了解。上述两文都对旧中国的标金金锭和标金交易进行不少有益的探讨,丰富了相关知识,这样的文字内容和实物的发现和讨论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同时,对于新的发现,做一些不同角度的考量甚至质疑,可能也会有助与廓清“标金”的面目。
上面提到的《标金的沉浮往事》有两处内容感到可以讨论一下。
一、文章提到:“据耿爱德1927 年出版的《中国货币论》,上海金业交易所中用于国内的标金交易,以‘平’为最小单位,每平为五条,计重漕平50 两;出口外国的标金因交易量大,规定每平为七条,计重漕平70 两,价格均以每条10 两计算……”照此说法,标金的国内、国际交易都是以‘平’为最小单位,但两者使用的平重量不同,国内标金交易每平为五条,计重漕平50 两;国际标金交易每平为七条,计重漕平70 两。
耿爱德是曾长期生活在中国,且对中国近代货币很有研究的西方学者,其书又出版于1927 年,正是上海金业交易所兴盛的时期,他的说法按说是可信的。但是以往标金交易我未见过50 两一平的说法,那么这就是从耿爱德《中国货币论》中找到的新说。然而在见到新发现的兴奋之余,对此重要说法我想再慎重一些,复核一下。
我没见过《中国货币论》,记得戴学文先生的文章中曾引用过耿爱德《中国货币论》中内容,于是我联系了戴先生,请他查对原书,并译成中文。很快就收到了戴先生的回音,他不但查对翻译了相关文字,还发来了原文的书影(图1、图2),他写道:
“遵囑,謹將耿愛德氏,The Currencies of China(中譯“中國貨幣論”)一書,原版頁首及第304 頁附上。另,第304 頁中有關赤金、標金之內容,中文翻譯提供如下:
(3)赤金 意即接近千分之千純淨,供作金匠之用,交易以漕平五十兩為單位,但報價仍以漕平十兩為準。
(4)上海金條 每條漕平十兩,成色978。交易時以“平”為單位,每平七條,重漕平七十兩。因此,其買法,例如有49 條,105 條或700 條,就是不能買100 條或500 條金條。”
图1
图2
看了原书和译文就可以知道,耿书所说的(4)成色978 的“上海金条”指的就是标金,标金交易時以“平”为单位,每平七条,重漕平七十兩。没有标金交易50 两一平的说法,也没见标金区别国内、国际两种计量标准平的文字。倒是“赤金”交易有以一平重漕平五十两的,但那指的不是标金交易。
二、《标金的沉浮往事》还提到,“现有的可查资料中,仅提到标金有70 两和10 两两个品种。但根据留存实物证实,标金还有第三种规格,即5 两标金条。”
关于标金的重量类型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题目,戳有“标金”字样的五两金锭确有存在,我在写《寻找民国时期上海十两“标金”金锭》时[3],之所以在题目中特地加上了“十两”二字,是想那篇文章集中谈十两标金。既然标金金锭的重量类型这里被提出,我也说说看法。
就我所见,戳有“标金”字样的金锭除十两之外,不单有五两金锭,还有其他多种重量,如三益骠金(图3 重115.07 克)、镒丰骠金(图4 重33.63 克)、镒丰标金(图5重15.06 克)。如果把它们都算作交易所使用的标金金锭重量类型的话使人疑虑。
图3
图4
图5
谈出现的多种重量类型的标金,在这里应该首先明确一下我们是在什么范围里谈“标金”金锭,我认为我们主要是在谈上海金业交易所交易的“标金”金锭,据上举耿爱德书所言,交易所交易的成色为978 的上海金条(标金),很明确是“每条漕平十兩”,交易時是以“平”为单位,每平七条,共重漕平七十兩,是动辄以“49 條,105 條或700 條”进行的大额交易,所以在上海金业交易所交易的“标金”我们还是限于十两金锭为好。
至于上海金业交易所交易之外,在某些地点某些金店银楼制作了多种重量规格的金锭,并打上“标金”字样,在普通市面上买卖,那是另一个讨论范围的事了。
探索、讨论是推进认识的必要而有益的过程,以上对(一)的讨论,出现了问题是源于我们多数人难于找到近百年前国外出版的著作,因而在转引资料中出现差错,讨论促使我们找到原文,使之公之于众,得以解决了相关问题。对于(二)的讨论促使我找出另外几种重量的“标金”,在更多实物材料的基础上去思考,也促使我认识到,应区分上海金业交易所场内、场外两个不同场所的交易,两者使用的可能是有区别的金锭,以此为基础再来发现和考虑交易所使用的“标金”类型。
寻找、切磋、思考,可能的话再做验证,即可不断推进我们的认识,逐渐接近事物的本来状况。
注释:
[1]沈阳东经、赵千懿:《标金的沉浮往事》,《中国钱币》2019 年第1 期。
[2]傅为群:《从“商条”到“厂条”—老上海黄金市场概述》,《钱币博览》2018 年第4 期。
[3]金德平:《寻找民国时期上海十两“标金”金锭》,《中国钱币》2017 年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