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
日前,大连公交集团推出5辆“买菜主题”公交车。车厢里摆放了各种菜篮、可放置水产品的水桶,还有各种急救包、雨伞等小百货。这些“买菜公交”每天上午9时到11时每隔半小时发车一趟,停靠站点与普通公交车车次相同。虽然这种“买菜公交”刚刚开出,但很受居民欢迎,而公交公司向买菜族提供的这种差异化服务,也引起了舆论关注。
公交公司为什么要开设“买菜主题”的公交车?应该说这也是公交公司的“触景生情”。每天早上,大连的很多公交车上总是挤满了乘客,除了上班族以外,还有不少是买菜的老人。但是,早上本是公交繁忙的时候,这些拎着菜篮子的老人,在拥挤的车厢里与上班族磕磕碰碰,难免会受到一些人的白眼,甚至也会经常爆发矛盾。公交公司面对这种情况,在上班高峰过后开出“买菜公交”,在满足老人们买菜需求的同时,使早上的公交拥挤得到疏解,自然收获点赞。
但是,公交公司的本业是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目前,当地相关职能部门都还没有发声,但只要任何一个部门提出否定意见,“买菜公交”估计就很难维持下去了。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对大连公交的这个举动表示肯定。公交公司看到了群众买菜难的实际问题,为群众提供“份外”的方便,这正是企业所应该体现的社会责任。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城市出现了买菜难,以至需要居民乘坐公交车外出买菜?最近一二十年,很多城市的版图像摊大饼一样不断扩大,一些城市边缘的新建小区缺少菜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实际上,一些城市中心的老城区,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需要坐公交车买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菜场被关闭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老百姓须臾离不开的菜场被视为脏乱差的代名词,被认为影响环境,影响秩序。于是,市中心的菜场越来越少,群众买菜越来越不方便。尽管我们可以对这个“买菜公交”给予点赞,但这种点赞却总是带有点苦涩。
吃菜是城市居民“开门七件事”里的重要一件,群众买菜难决不是小事。解决这个问题,“买菜公交”不是长久之道。即以买菜来说,那种以前司空见惯的路边摊,农民可以把田头刚收割的菜直接上摊,既新鲜又便宜,正是城市居民的最爱,而它给城市环境可能带来的一点不利,只要管理部门多一点服务意识,比如有了像大连公交那样愿做“份外”事的精神,其实是不难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