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岳托作为宗室王公,智勇兼备,是满清发展壮大和立国奠基的功臣。本文在列举其从征朝鲜、建言抚汉、指控受罪等重要事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几种清初史料不同记载的分析考察,对于岳托的去世时间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认定,认为岳托于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初病逝。
关键词:岳托;克勤郡王;卒年;历史定位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1-0090-03
爱新觉罗·岳托是礼亲王代善长子、太祖努尔哈赤之孙,死后被封为“克勤郡王”。岳托足智多谋、能征善战,在太宗一朝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为清政权的稳固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对于他的去世时间,各书记载不一,这不利于客观认识和评价其人。本文在综述岳托生平事迹的基础之上,广泛查阅清初相关史料,对于其去世时间记载的不同之处详加比照,以期推算出其准确的去世时间,从而客观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
一、岳托其人
爱新觉罗·岳托,镶红旗人,清初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幼年丧母,因受后母虐待,蒙其祖父努尔哈赤抚养成人,在努尔哈赤晚年以及皇太极继位之初,岳托逐渐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军事统帅。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后金汗位悬而未决之时,岳托审时度势,从后金国的整体利益出发,认为四贝勒皇太极颇有人望而且才能卓越,因此他在说服其父代善放弃竞争汗位的情况之下,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极力拥戴皇太极继位。在天聪、崇德年间,岳托是皇太极军事、政治策略的忠实执行者和拥护者,因此太宗一朝皇太极对岳托极为倚重和宠信。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封岳托为成亲王,使得他与年轻尊贵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享受同等榮耀。后因犯事获罪,岳托被一再降爵。岳托去世后,又被追封为克勤郡王,乾隆年间配享太庙,克勤郡王爵位世袭罔替,成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一)从征朝鲜
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命阿敏挂帅出征朝鲜,岳托和济尔哈朗等随征。后金军队进入朝鲜境内之后连战连捷,并一举攻下平壤城。在后金军进驻黄州后,朝鲜遣使求和。阿敏不同意议和,他想直接攻进王京靠武力征服朝鲜。岳托知道一时间劝不住阿敏,于是他联合济尔哈朗驻扎平山城,又派遣副将刘兴祚慰谕朝鲜国王李琮,李琮表示愿向后金岁贡财物,臣服于后金。岳托认为,“吾等事已成矣。蒙古与明皆敌国,或有边事,当思备御。宜盟而班师。”于是岳托与济尔哈朗代表后金军同朝鲜结盟,事后才告知阿敏。阿敏为此十分恼怒,以自己没有参加结盟为理由,放纵士兵劫掠。岳托劝说阿敏:“盟既成,纵掠,非义也。”于是岳托又让李琮的弟弟李觉与阿敏结盟,之后还师,结束了朝鲜战事。此次对朝鲜作战,岳托虽然不是主帅,但他当时已经主管兵部,又掌握了两红旗,实力不可小觑,终于团结了济尔哈朗部,节制了阿敏的独断专行。
(二)建言抚汉
天聪六年(1632)正月,鉴于后金国之前屠戮汉人过重,导致满汉关系较为紧张,于是岳托向皇太极进言:“前克辽东、广宁,汉人拒命者诛之,后复屠永平、滦州汉人,纵极力抚谕,人怀疑惧。今天与我以大凌河汉人,正使天下知我善养人也。臣愚以为善抚此众,归顺者必多。当先予以室家,出公帑给其需。倘蒙天眷,奄有其地,仍给还家产,彼必悦服。众官宜令诸贝勒给庄一区,每牛录取汉男妇二名、牛一头,编为屯,人给二屯。其出人口、耕牛之家,牛录以官值赏。至明兵弃乡土,穷年戍守,一苦也;畏我诛戮,又一苦也。今慕义归降之汉兵,令满、汉贤能官善为抚恤,勿令一人失所,则人心归附,大业可成。”对于岳托这一番极有见地的奏论,皇太极甚为嘉许,因为这意味着今后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满汉矛盾,争取广大范围内汉人的衷心拥护,这不仅可以稳定后方,还可以为大金国获得广大的汉人兵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使远近的汉人争相归附,极大地扩大后金国的影响,对于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皇太极立即采纳了岳托的建议。
(三)指控受罪
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四月,岳托因功晋封和硕成亲王。但不久之后,有人告发岳托一项罪名:质疑莽古尔泰、莽古济的谋逆案,是大逆不道。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的女儿,他们都是皇太极的兄弟姐妹,而且莽古济的大女儿嫁给了岳托,小女儿嫁给了豪格。天聪九年(1635)十二月,哈达公主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随后在莽古尔泰家中搜出一些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随即莽古济下狱,面对满朝文武的一致谴责,只有岳托和豪格对这起谋逆案提出质疑,他们固然是莽古济的侄子兼女婿,但他们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这起谋逆案很有可能是子虚乌有,是皇太极为了稳固权力设下的一个陷阱,但是最后岳托还是因为此事受到了牵连。对此,皇太极非常愤怒,他说“彼等虽怀异心以事朕,若朕即加诛戮,朕亦将被恶名。一为朕之子,一为我母后从幼抚养之弟,子庸愚而弟嫉忌。朕以大度待之,适足以招福祥尔。”因为此事,岳托和豪格都被削去亲王爵位,降为多罗贝勒。从这次风波可以看出,岳托虽然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他不谙政治权术的险恶,对待政治斗争过于天真,终于被指控、受牵连。
从以上三个事件可以看出:岳托由于幼年即由皇太极的母亲抚养,因此与皇太极感情深厚,加上积极拥戴皇太极继位,所以岳托一直受到皇太极的重视和优待,被倚为腹心。一方面岳托智勇兼备、能征善战,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勋;但另一方面岳托不谙政治权术,功高遭忌,且自身过于真诚、天真,这也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二、岳托卒年考辨
岳托虽然不像其父代善、其叔多尔衮那样家喻户晓,但其作为对满清发展壮大有突出贡献的功臣,是研究清代历史特别是清初历史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历史人物。但是在记载岳托去世的时间上,存在史料记载不一的情况,主要是《啸亭杂录》记载的岳托去世时间与其他清初史料不同。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进行仔细地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啸亭杂录》
《啸亭杂录》一书由爱新觉罗·昭槤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清代笔记。昭槤,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卒于道光九年(1829),年五十四岁,是礼亲王代善之后,曾承袭礼亲王爵位,后因事削爵。《啸亭杂录》一书中保存了大量有关清道光初年以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典章制度、文武官员的遗闻轶事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宝贵史料,清史研究者经常参考引用。
书中卷二的最后一条“克勤郡王墓”里记载了岳托去世的相关情况:“克勤郡王讳岳托,先烈王之长子也。壬午冬从征山东,薨于途。丧返,文皇帝痛甚,及葬,命开其隧道,以便岁时赐奠,抚柩而哭。”很明显,书中记载岳托去世是在壬午年及之后。我们查阅《中国历史纪年表》或者陈垣先生编纂的《二十史朔闰表》,可以知道壬午年是崇德七年(1642),也就是说《啸亭杂录》记载岳托是1642年冬开始征伐山东,征伐途中去世。就内容来看,该书记载的较为简略,对于岳托出征前以及出征的具体经过没有叙述。
(二)《清史稿》
《清史稿》作为正史,是我们研究清代历史的主要参考史料之一。它记载了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溥仪其间二百余年的清代历史,史料价值毋庸置疑。对于岳托的去世时间在《太宗本纪》和《诸王二·太祖诸子·礼烈亲王代善·子克勤郡王岳托》里面都有记载。
1.《太宗本纪》
《清史稿》卷三《太宗本纪》记载:崇德四年三月,“丙寅,多尔衮、杜度等疏报自北京至山西界,复至山东,攻济南府破之,蹂躏数千里……是役也,扬武大将军贝勒岳托、辅国公玛瞻卒于军。上闻震悼,辍饮食三日。”从多尔衮等人的奏报可以看出,岳托是死于崇德三年(1638)开始的伐明之役,去世时间在崇德三年到崇德四年之间。这里对此次战争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可信度很高,便于考证。
2.《诸王二·太祖诸子·礼烈亲王代善·子克勤郡王岳托》
由于岳托是礼亲王代善长子,所以《清史稿》在编纂的时候就把岳托的记载放在了代善的传记之内。崇德三年八月,“伐明,授岳托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副之,统右翼军;统左翼者睿亲王多尔衮也……师深入,徇山东,下济南,岳托薨于军。四年,多尔衮奏捷,无岳托名。上惊问,始闻丧,大恸,辍膳,命毋使礼亲王知。丧还,上至沙岭遥奠,还宫,辍朝三日。诏封为克勤郡王,赐驼五、马二、银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岳托是在崇德三年底到崇德四年之间,在攻略山东的时候去世的。
(三)《清史列传》
《清史列传》的编者不详,全书分为八门(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逆臣),共有二千八百九十四篇人物传记,取材广泛,史料价值较高。
《清史列传卷三·宗室王公传三·多罗克勤郡王岳托》记载:崇德三年八月,“命为扬威大将军,贝勒杜度副之,统右翼兵,与左翼奉命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分道伐明。九月,至墙子岭,明兵入堡,外为三寨,我师攻克之……寻以疾薨于军,年四十有一。四年三月,睿亲王奏捷,上览奏无岳托名,惊问,知病卒,恸哭久之,命勿使礼亲王知。”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岳托是死于崇德三年底至崇德四年初。我们知道岳托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十一岁时是崇德四年(1639),可以依据他的出生时间来推算出他的去世时间是崇德四年(1639)初。
(四)《清通鉴》
《清通鉴》是一部编年体清代史书,在综合前人清史研究的基础上,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主持修纂。该书在资料搜集和考订方面非常严谨,因此是一部可信度较高的史书。
《清通鉴前编·卷二十八·崇德四年》记载:“正月,清军破山东济南……四月十二日,右翼军主帅、扬武大将军岳托灵柩运至盛京。初,清军克济南,岳托染天花病卒,时年四十有一。”这段记载也说岳托在崇德四年初病卒,而且对他病卒的原因也做了交代——天花。天花在整个十七、十八世纪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有许多人染病身亡。因此,岳托在战争中染天花病卒是正常的事情。
(五)《吞松阁集》
《吞松阁集》是清代乾隆年间进士郑虎文所编纂的个人笔记。该书卷二十二《追封多罗克勤郡王岳托传》记载:崇德三年八月,“命为扬威大将军,贝勒杜度副之,统右翼兵与左翼奉命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分道伐明……寻以疾薨于军。”因此,这里的记载也说岳托病死于崇德三年至崇德四年之间。
以上五种史料的记载可以分为两个阵营:第一阵营是《啸亭杂录》,里面记载岳托去世时间是壬午年,也就是崇德七年(1642);另一阵营是《清史稿》《清史列传》《清通鉴》和《吞松阁集》,这四部史料都记载岳托是在崇德四年(1639)初去世的,兩种记载相隔了三年。《啸亭杂录》的记载很简单,就一句话“壬午冬从征山东,薨于途”,但对于“从征山东”的具体经过没做交代;相反,其他四部史料都对岳托拜将出征以及“从征山东”的经过甚至具体的死因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清史稿》《清史列传》《清通鉴》和《吞松阁集》这四部史料,既有正史也有野史,既有纪传体也有编年体,通过这四部史料记载内容的相互佐证以及其各自内部所记载事情的前因后果的综合分析,可以证实:岳托确实是在崇德四年(1639年)初病逝。
那为什么昭槤的《啸亭杂录》会记载成“壬午年”呢?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第一种可能是因为这段清初的历史已经离昭槤所生活的时代相隔了一百多年,他没有亲身经历,并且他在阅读相关史料的记载之后过了很长时间才开始着手撰写《啸亭杂录》,对于岳托去世的时间已经记忆得很模糊,而且在写“克勤郡王墓”这一条时又没有及时查阅,所以致误;第二种可能是因为昭槤当时所依据的史料对岳托去世的时间本来就记载有误,然后昭槤未加考证就加以引用,所以致误;第三种可能是因为后人在传抄以及印刷《啸亭杂录》时因为不慎而致误。而在这三点原因之中,笔者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最大。
三、对岳托的评价
爱新觉罗·岳托作为宗室王公,被追封为克勤郡王,为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是一位对满清崛起和立国起过重大贡献的元老功臣。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优缺点,岳托也不例外。一方面,岳托当着皇太极的面“弓堕地者五,遂掷之。诸王论岳托骄慢,当死”。在满朝文武一致指责莽古尔泰、莽古济兄妹谋反之时,岳托不顾政治风向为其辩争,最终因“徇庇莽古尔泰”,降为多罗贝勒。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其性格中带有几分傲气且不谙政治权术;另一方面,他从后金国的日后发展考量,建言安抚怀柔汉人,同时在从征朝鲜和南征伐明的战场上智勇兼施,成功使朝鲜成为后金的附属国,突破长城关隘、劫掠山东、攻克济南,从这一方面又可以看出他有政治远见而且智勇双全。
在了解了岳托的生平和弄清楚岳托的生卒年之后,其实岳托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现如今学术界对岳托的研究只涉及他的民族思想层面,建议在今后的清史研究特别是清初历史研究中可以对岳托给予更多的关注,相信会为清史研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清)郑虎文.吞松阁集[M].清嘉庆十四年刻本(复印本).
[2](清)昭槤.啸亭杂录[M].中华书局,1980.
[3](清)蒋良骐.东华录[M].齐鲁书社,2005.
[4]赵尔巽等.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6.
[5]清史列传[M].中华书局,1987.
[6]章开沅.清通鉴[M].岳麓书社,2000.
[7]铁玉钦.盛京皇宫[M].紫禁城出版社,1987.
[8]南炳文,白新良.清史纪事本末[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9]孟森.清史讲义[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10]高勇.天花与皇太极对明战争[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
作者简介:邓磊(1995—),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单位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