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东
语文教改先行者
“既然我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要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教师自己就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已经90岁高龄的于漪,只要站上讲台,就还是人们熟悉的那个样子,站得笔直、表情坚毅、说话铿锵有力。
于漪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她以人民教师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1977年于漪重返讲台。“回归”后的于漪以强烈的使命感潜心钻研语文课堂,整个教学生涯中她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于漪率先倡导将“我讲你听”式的线性教学结构改为网络式、辐射性的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产生广泛影响。
在她看来,语文不仅是教孩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更是在建设他们的精神家园,塑造其灵魂。上世纪90年代初,于漪撰文《改革弊端,弘扬人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该观点写入后来的全国语文课程标准,深刻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模式。
进入新世纪,于漪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获得全国教育界高度认可。
新时代教师领路人
从教生涯中,于漪总是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把他们推向前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其中涌现出一批知名教学能手。
退休后,于漪曾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双名”培养基地、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等职,并在全国及上海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上海语文课改教材编写、民族精神教育等工作中贡献力量。目前,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的兼职教授,她又承担起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漪作为师者的谦逊。在她看来,教师工作就像“双重奏”,教师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
先进教育思想传播者
现在,于漪不是在审阅语文教材和教参,就是在给青年教师培训、说课……这位老人始终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
她密切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倾力写下《岁月如歌》《卓越教师第一课》《语文的尊严》《于漪知行录》等超百万字著作。2018年,《于漪文集》六卷本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首部特级教师全集。
退休后的于漪也始终在为育人事业继续貢献。她臂膀单薄,一直挺着教师的脊梁。“当我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永远是年轻的。”于漪说。(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