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 要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探讨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改革的措施和意见,从而提高人材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模式、方法等也都发生了变化,探索、论证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代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重点和新课题。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相继出现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引进。通过一系列改革,教学项目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课程目标由隐性化、单一化向显性化、多元化转变;课程评价模式由单一的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建立社会反馈体系转变;课程结构不再局限于课内、校内,而将其延伸向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辅相成,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由过去的教练型向导师型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我国高职教育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国特色,而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则更加“尴尬”,既没有处理好职业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的关系,虽然展现出了不断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趋向,但还是暴露出基础松散,体系凌乱的软肋。研究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将有助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1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市及周边同类高职院校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器材不足、教学场地设施不完善、教学制度不完善等情况,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国家教育部文件疏于执行,对学校体育工作不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群体庞大,学生对体育教学需求很高,体育教师大多只能承担两到三个项目的教学工作,由于缺少后期培训,导致很多运动项目不能有效开展,使得学生运动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设施建设与投入不足也是影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各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特别是市属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这就限制了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我国高职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缺乏办学特色和特点,尤其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本科学校的教学目标基本相似。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职业技能和社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也应当在教学目标和计划中充分考虑职业技能因素。而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与转变不能紧密贴合社会职业需求,甚至一些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容与专业不相干,导致部分学生毕业之后的专业水平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2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在经历了众多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化建设后,也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多数高职院校已注意到公共体育课程与学生未来岗位的关系,学生职业导向也纳入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但是,公共体育课程应如何突出职业性与实用性的问题仍没找到答案,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实训越来越重視,再加上有顶岗实习的硬性要求,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公共体育课程学时因此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仍然试图探索调和公共课与专业指向的关系,希冀在一个具有明确职业岗位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中,重新审视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3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科学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发展
教师是教学的首要资源和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学实践的执行者.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实现都需要教师去执行,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施效果。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师资队伍打造成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教学素质较好、教学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团队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科学规划。切实做好师资配备,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是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
体育设备是体育教学的硬件资源,包括运动场地、器材、教学素材等方面,如何将所有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和科学分配利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进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为此可以给教师最大的教学自主权,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并通过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3.2根据专业进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差异性建设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要符合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要求,体现职业岗位差异性。因此,在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上要更突出职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公共体育课中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根据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的要求和可能从事的职业的需求,更有效地锻炼身体素质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
3.3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爱好意识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爱好的思想保证。学校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19~22 岁的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我感知和思维能力,在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只要给于适当的引导,他们就会在平时的运动中等到很多的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他们对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兴趣。最终由兴趣转化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这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