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焕明 李碧仪 蔡洪熙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528000
高血压作为老年群体常见疾病,患者体循环血压增强,对其肾脏、脑部、血管及心脏均有所影响,因此,对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1]。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方式予以研究,通过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是临床控制患者血压的有效措施。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8)与对照组(n=38)。其中,实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5.49±7.58)岁;高血压病程2~18年,平均病程(9.68±2.06)年。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75.52±7.53)岁;高血压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71±2.0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时间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连续3d收缩压超过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超过90mmHg;(2)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重度、心肾合并症;(2)认知能力异常;(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77)口服治疗,3次/d,10mg/次[2]。实验组行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给予患者培哚普利片[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04]口服治疗,1次/d,初始计量为2mg,后酌患者血压情况调节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8mg/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85)口服治疗,1次/d,5~10mg/次[3]。全部患者均行1个月持续治疗。
1.3 评价指标 治疗1个月后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验,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对其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加以检测。测量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为患者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范围,或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30mmHg、舒张压降低幅度超过20mmHg,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效为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15mmHg、舒张压降低幅度超过10mmHg,无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无效为上述效果未达到[4]。观察两组患者轻微水肿、咳嗽、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指标比较 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高血压治疗效果(94.74%)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轻微水肿、咳嗽、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6.333 3,P=0.011 8。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注:*与实验组比较,χ2=5.213,P=0.012。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临床治疗一般均以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为主,但鉴于患者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其肾脏、心脏、脑部等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控制其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在降低临床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鉴于此,本文给予患者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其中,培哚普利是临床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类药物,该药物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够降低患者血管阻力,从而增加患者心排血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也调节患者血流动力,降低心脏负荷,避免患者发生临床不良反应。同时,培哚普利起效时间较短,患者服用后1h可产生降压效果,4h左右可达血药浓度峰值,且药物具有极高的长效性,一般可维持24h左右[6]。氨氯地平是临床之中最为常见的降压药物,作用于外周小动脉血管之中,患者服用后可扩张患者动脉,降低血压水平。且氨氯地平药物在改善其冠状动脉狭窄或缺血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药物半衰期时间在35~50h,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可稳定患者血压水平,调节患者血脂,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药物安全性水平较高,患者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本文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得以有效改善,且血压水平控制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