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强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城关中学 贵州务川 564300)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学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而且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
“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北师大版《生物学》7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实验。该实验由于没有配套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间长(10~15d)、耗费精力多、受自然因素(如温度)等多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一些学校在教学中未能正常开展。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针对该实验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简易装置,实验效果良好。
1 设计思路
根据对照实验原理,装置设计为长55cm×宽30cm×高30cm 的木质长方体,内部由一块活动隔板将装置平分为左、右2个部分。左部为光室,右部为暗室。光室前、后、左三壁镶嵌无色透明玻璃,顶端设计推拉式活动盖板,镶嵌无色透明玻璃;暗室主要为木质材料,不透光,前壁设计一个观察窗口,镶嵌无色透明玻璃。观察窗口设计了活动窗板;暗室顶端设计了推拉式活动盖板。
装置通气设计: 装置光室与暗室之间的活动隔板,下端距底部保持4cm 的空间,上端距顶部保持0.3cm 的空间,以保障装置内光室与暗室之间的空气流通;装置左、右侧板与顶部活动盖板之间保持0.3cm 的空间,保障装置内部与外界空气流通。
2 设计原理对照原理、通气原理。
3 制作过程
3.1 制作材料、用具 实木板,厚1cm;无色透明玻璃,厚0.3cm;小铁钉、清光漆;木工用具、玻璃工用具、漆工用具。
3.2 制作步骤
3.2.1 零部件制作
1)底板1块:长53cm×宽28cm。
2)前、后板各1块:前板长55cm×高30cm,内侧中央制作宽1cm×深0.3cm×高25cm 滑槽,左端镶嵌长24cm×高24cm 无色透明玻璃;右端镶嵌长24cm×高24cm 无色透明玻璃,玻璃外制作活动木质窗板1块: 长24cm×高24cm,窗板外上方制作一个拉手。后板内侧中央制作一个宽1cm×深0.3cm×高25cm 滑槽,左端镶嵌长24cm×高24cm 无色透明玻璃。
3)左侧板1块:宽30cm×高28.7cm,镶嵌长24cm×高24cm 无色玻璃。
4)右侧板1块:宽30cm×高28.7cm。
5)中央活动隔板1块:宽28.6cm×高23.7cm。
6)顶端活动推拉式盖板2块:光室盖板(左侧)1块,长27.5cm×宽30cm,中央镶嵌长一块24cm×宽24cm 的无色透明玻璃;暗室盖板(右侧)1块,长27.5cm×宽30cm。
7)玻璃制作:光室前、后、左壁玻璃各1块,长24cm×高24cm;光室盖板玻璃1块,长24cm×宽24cm; 暗室前壁观察窗口玻璃1块,长24cm×高24cm;装置底部玻璃1块,长52.6cm×宽27.6cm。
3.2.2 打磨、上漆 将制作的木质零部件打磨光滑后上漆。
3.2.3 组装 将制作的零部件组装,组装模型见图1、图2所示(本文附图见封二)。
4 装置使用方法步骤
1)取下装置光室盖板、暗室盖板,取出活动隔板,在装置底部垫一层湿纸巾;
2)将萌发的种子均匀分布在纸巾上;
3)插入隔板,盖上暗室及光室盖板,将装置放置在通风、通光环境;
4)定时浇水,观察、记录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情况。
5 装置使用效果
1)文字记录(表1)。
表1 “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实验观察记录
2)图片记录(图3~图6)。
6 装置优点
1)装置主体由木质结构组成,性能稳定,可多次重复使用;2)装置为长方体,稳定性强,无安全隐患;3)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4)装置直观,便于对照观察,实验效果好,适于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推广应用。
“‘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一文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