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园绿地中文化和景观的融合设计研究
——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19-10-31 03:27王柳川陈东田张振男林子歆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游园绿地校园文化

王柳川,陈东田,张振男,林子歆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271000)

1 现代高校小游园文化缺失现象

随着社会对于校园景观的进一步认识,高校小游园设计在校园规划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小游园中,所表现出的更多是景观的模式化,缺乏学校独有的文化内涵。高校小游园的文化缺失的现象主要可总结为几点:其一,当今高校小游园设计大多旨在衬托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设计者将其景观设计进行分解和拼凑,使其基于校园规划和建筑体系中进行营造,忽视其相对独立性和重要性,导致高校小游园景观缺乏独特性;其二,将对文化的理解转化到游园设计之中是困难的,这要基于设计者对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否则,文化内涵的体现在高校小游园设计中更多也仅仅是将文化符号进行粗糙罗列,流于表面而导致内涵空心化。

高校小游园的设计在没有文化规划的统领和指挥下,实则是没有灵魂的,即便达到了一定的审美和功能需要,也无法展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更加无法让师生以及其它使用者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2 融合文化改进校园景观的实践研究

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在漫长的建校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的环境、人文、生境以及办学理念共同造就了反应校园特征的历史文化。经过时间的推移,每所高等院校都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这是高校所独有的,也是能够体现高校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所不同的重要区别。因此将校园文化融入其景观设计中将会极大地改善校园环境,增加其景观内涵。

2.1 校园文化与景观融合的研究意义

高校小游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科教示范意义,能够代表高校的环境形象,体现校园的文化内涵,对内具有促进师生交流的作用,对外作为门面具有展示校园形象的重要意义。将高校独有的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进行融合能够体现校园独特的场所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内部环境工程建设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如何体现校园景观的独特性,折射出高校的地域特色和办学理念成为了专家学者所研究的重点课题。

2.2 校园文化与景观融合设计

在对高校小游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增强研究内容的实践性,提高其实用价值,研究选取了山东农业大学北校区位于生命科学学院楼前的绿地,结合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现有绿地建设情况进行了方案设计和探讨。

为了贴合使用者的需求,团队对场地现有使用人群进行了调查采访,并进行了亲身体验。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使用者对游园的整体环境较为认可,但场地使用者在场地内停留时间较短,场地缺乏核心内涵。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和现场勘查对于地块内人群的行为进行分析,团队绘制了行为分析百分图(图1)和行为地图(图2),为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调查结果,具体总结出以下几点为后续结合场地校园文化植入的改造重点:

①景观互动性:场地内景观缺少人与自然的互动性,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丰富场地的趣味性。

②景观效果:现有景观较为单调,缺少特色景观,缺乏内涵元素,没有体现校园文化和地域特点。

图2 行为地图

③生态效益:植物种类相对丰富,但是配置杂乱,郁闭度高,难以营造吸引人的景观效果。

④基础设施:园内缺少座椅等游憩设施;同时照明设施的缺失使得在夜间使用该场地时存在极大的不便利性以及安全隐患。

2.2.1 增强互动参与性,吸引师生参与体验

在场地调研中,游园使用率是判别其是否具有良好参与性的重要标准。融合文化设计的重要目的是能够增强场地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营造出意境美,从而引导师生进入场地,并吸引其在场地内停留,满足师生深度体验感。

基于以上目的,团队采取“对话”为设计主题,将场地分为 “人与自己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未来的对话”四大板块,利用不同对话模式将校园文化与意境植入场地。花园设计以花的轮回生长隐喻人在对话交流中所获的成长,并在四种不同板块内,设置了思源泉、探季廊、扶云上、云蔚亭、花香坊、嗅香径、语花莊以及半缘花开八大节点,将场地文化与文娱活动相结合,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线。以对话为目的导向进行改造,从而增强场地互动性,鼓励师生交流和参与(图3)。

图3 设计平面图

2.2.2 完善场地基础设施,激发场所使用价值

场地现状基础设施的缺失使得场地无法吸引人群停留,因而人群使用场地时间普遍缩短,削弱了场地的体验感,其文化价值更加不可能体现。因而在改造设计时,场地基础设施作为人群休憩不可或缺的元素,理应得到充分的考虑和重视,而如何在基础设施的设置上融入文化元素也是改造与创新的重点。

为了充分呼应对话的主题,团队主要布置了两处基础设施,分别为地块中部地势最高处的云蔚亭以及西北处的探季廊,两处景观分别表达了登高望远与勤学好问的文化主题思想。宋诗有言“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苏泂),古人常道登高自卑,这与山农校训“登高必自”的主题思想不谋而合。在地形制高处,设置云蔚亭,使人望此处便“久仰山斗,敬畏之意”,在此处便“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而探季廊(图4)则将对话这一主题集中重点表达,整个廊身绵延起伏形似山脉的墙体组成,暗喻了泰山的形态。中间的镂空借鉴了古典园林中漏窗的创作手法,在美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交谈场所,弥补了场地原本缺少半私密空间的缺憾,学生在其中休闲或学习,交流或休息,室外的良好环境可以革除传统教室内缺乏面对面交流的弊端,所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半私密空间的设置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增加了与外物的接触,使人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之感,从而摒弃校园景观的僵化枯燥,使其成为兼具人性美和意境美的景观设计。

2.2.3 改善场地绿化条件,提升场地观赏价值

良好的植物配置能有效提升游园观赏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的科普教育意义。事实上许多名校的植物景观都是其校园的一大特色,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同时亦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如武大的樱花,华南农大的紫荆,同济大学的水杉等,植物景观对校园文化营造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可见一斑,因此,此次设计我们重点对于原场地植被进行了改造。

场地原有的植物配置在树种种类上是相对丰富的,且树木的尺度都比较大,树龄较高。但是,现存的植物配植距离理想的效果仍有较大差距,缺少小乔木和花灌木及草本花卉,导致植物配置层次感不够丰富,树种在季相设计方面也略显单一,难以创造能够吸引人群的景观效果。由于尺度较大的植物不能够很好的给人以亲近感,团队在改造过程中对植物配置的尺度层次进行了调整,在原有植被基础上重点进行了花卉以及花灌木的配植,花卉的植入将改善场地的观赏性,创造出四季可观的植物配置效果,吸引师生前来欣赏。除整个游园植物丰富度的整体提升外,团队还在场地南端设置了观花步道“嗅香径”(图5),其上架设紫藤廊架“辟芷廊”,与场地南端的“佩兰廊”相呼应,意在希望步入花园的学生能够在与自然对话的同时净化内心,如同屈原诗中所言意境“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保持高洁的品性。同时两处花廊的设置也使道路增强纵深感,丰富了景观层次,在小游园有限的场地内丰富了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在创造新的植物景观同时,团队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场地原有的特色树木,包括建校以来便植有的十余棵古树,以营造有历史气息的景观氛围,打造校园历史文化特色。

2.2.4 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增强科教示范功能

校园文化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高校职能所赋予的特殊属性,在一些建校时间较长的学校中,办学理念成为了其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办学理念使得高校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而建校时间较短的高校也通常具有比较显著的特色学科,比如医学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等,在进行其游园绿地设计时,应根据他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对症下药,以体现这一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科教兴国是个大高校普适的方针,校园绿地文化中的科普教育性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绿地的重要性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此次设计中在“人与自己对话”版块,团队充分考虑了地块的科普教育意义,游园的入口处布置了一处涌水池 “思源泉”(图6),寓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警醒学生应时刻秉持好学向上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除此之外,在游园的西侧“人与未来的的对话”版块,团队设立了以展望未来为主题的科教区(图7),其设计理念是在展望未来这一主题的统领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色对该区域进行由内而外的精雕细琢,区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花莊”互动花田,将绿地的一小部分留给师生亲自体验建设,以吸引师生参与到游园的建设中。花田将不断更新,成为游园未来景观的一部分,满足使用者的深度体验感和参与感,也使师生对未来的展望通过花田的生长轮回予以揭示、弘扬和延续。在花田旁原址有一废弃泵房,团队将其改造设计为“花香坊”展示房,用以展示学生在互动花田的种植成果,作为园内创新文化以及精神的集中体现,以营造积极的景观氛围。

图6 思源泉效果图

图7 “语花莊”花香坊效果图

创新创业在高校内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高校学生思维活力的象征,在未来也将成为校园文化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小游园中理应考虑到未来发展,相应的进行文化展示,保证高校小游园景观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避免景观模式化,不落俗套。

3 文化与高校游园设计结合展望

文化传承是潜移默化影响一代高校学子的观念,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而绿地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对校园绿地空间的营造应与校园文化气息的表达相结合,向人们展示大学的思想内涵。高校小游园作为校园绿地中较为完整的地块,其景观的营造对于校园文化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文化元素将在高校绿地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高校游园设计特色化以及设计内涵的丰富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重视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意识正在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高校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课堂,更在于其整体文化底蕴渗透的方方面面。优秀的校园景观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还理应承担起重要的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功能,利用其内涵植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师生及其他校园景观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使其得到从景观形态艺术美到意境美之间审美层次上的升华,从而发挥校园绿地真正的价值,实现高校教育的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游园绿地校园文化
游园小问
游园——畅妈手作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游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