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莹
摘要: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向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形式,特别是在政策、文化的不断优化中,对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此可见,务必完善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目标,围绕新时期的群众文化的规划、发展方向进行组织优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并针对性探讨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群众文化;作用;建设;发展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多元化文化形式的发展,对我国群众文化的促进及建设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基层文化发展的建设与规划过程中,需结合我国社会本质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进行形式构建,进而体现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从发展角度来讲,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从而构建出健康的文明社会形式。
1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1.1 有利于凸显出发展方针
“2019两会”背景中着重凸显出群众文化建设及其规划的必要性,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文化工作者作为担负全民艺术普及以及丰富提升群众文化需要的载体,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应该具有科学的认识和新的思考。同时,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及发展規划需要重视“人性化”思想的建设与构建,明确特色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方针,从而提升多元化文化建设的本质需求。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型产业需求的不断迫切,也对时代文化的需求和精神建设也提出了一定挑战[1]。所以,完善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目标,结合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求进行形式构建,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与创造能力。
1.2 有利于开发生产力
生产力建设也是群众文化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而文化改革建设有利于带动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围绕多重文化需求构建出群众体制的项目蓝图,有利于加快社会的进步与产业建设。同时,在新型电子商务经济体制的要求中,人们不断健全自身的精神思想,重视文化创意产品建设的探索,为文化产品的供应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结合科技实力的开发,结合人文体制要求进行开发,一大批文创产品脱颖而出。2019年5月19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在沪揭幕,展会吸引了705家文化机构携演绎作品、文创产品参展,参展内容包括1169个演绎作品,5757种文创产品以及24台推介演出,极大地实现了产品、文化、项目、产业等形式的优化。
2 加快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案措施研究
2.1.群众文化形式建设
文化形式应选取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载体形式,深化人们对群众文化的理解。举例来说:大力宣传中国传统节庆活动。比如中秋节,是浓缩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融合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造就了强大的东方文化流。文化宣传应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展览以及策划大型活动的形式,以促进传统文化意识的传播以及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同时,根据多元化的项目体系的实践,确保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同媒介传播中实现交流。此外,相关工作者还需对文化内涵进行筛选,摒弃陈旧、封建的文化思想,完善文明体系中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构建。例如,将非物质遗产的发展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与弘扬,将多元化的传承文化传载至基层,实践文化共享的综合目标。
2.2 强化群众文化感染力的建设
群文工作者还需不断完善文化感染力的建设形势,结合当前民族性的群众文化特征进行形式构建,策划出极具渲染力的群众文化作品,从而深化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同时,群文工作者还需结对当前的文化发展形式进行创新,创作,构建特色化的文化品牌服务和自主发展形式,落实精神的发展目标。特别需要注意对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创新力进行形式优化,设立目标性主体建设方案,加大该体系的必要性要求。通过对不同形式的文化进行渗透,结合新时期文化的主体建设需求进行综合性考察,有利于在活动中渲染文化的感染能力。
2.3 深化文化创新,加强数字文化建设
群文工作者需不断加大文化创新建设及其服务办法,积极培养优秀的管理性人才,结合多元化方法对不同形式的文化进行创新构建。例如可加强文化的创新传播方法,结合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形式构建,让广大群众能够借助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了解到创新型的文化发展目标,通过视频的认知与学习,从而让人们在娱乐中学习到群众文化的基础内容。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数字文化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百姓文化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提供特色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数字文化应秉承“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启群文服务新模式。文化部门通过整合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搭建线上文化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新模式是未来的必由之路。网络线上直播,在线艺术展览,预约服务,电子阅览,非遗传承等各项内容均可通过数字化的体验来到群众身边,以切实提高群文活动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这种新型的文化发展模式更好的辅助了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在给群众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充分认知新形式下的群众文化,不断对群众文化内涵及规划目标进行开发创新,有利于提升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从而不断切合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慧.论新时代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大众文艺,2017(2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