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贵颖
摘要:本文首先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了建筑结构规整性、建筑结构刚度,然后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主要包括了合理选择建筑抗震场地、防震缝设计和墙体抗震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和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特点;抗震结构设计
1.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
1.1建筑结构的规整性
在地震中,建筑能够保持完整的结构,就能够有效的做到抗震。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尽量保持结构完成,应当从施工和设计就开始严格要求。从施工阶段的工作人员角度出发,在对建筑开展设计工作时,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保证设计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保证分布的合理均匀性。另外,在设计建筑结构过程中,尤其是在设计相应的构件强度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所以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应当尽量选择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是对称的图形。不仅如此,在建筑正式开始施工后,应当根据建筑的具体施工情况,对所设计的结构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当出现设计问题时,要及时叫停施工,及时修改设计。这种方式的设计,有利于保证建筑结构规整性,需要尽最大程度的将惯性能力进行凝聚,从而给建筑惯性能力的传递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址发生变化时,可以避免地址破坏力的分散,从而可以促进建筑抗震能力的提高。如图1所示:
1.2建筑的结构刚度
在发生地震时,会存在一定的作用力,是以双向状态的存在,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相关施工人员设计建筑物抗震能力时,需要保证建筑物每个方位作用力的抵抗力。在建筑物施工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水平面主轴这两方面的结构刚度,从而可以保证这两个方向的刚度符合标准的要求。此外,在刚度过硬的情况,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在作用力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存在建筑物结构变形的情况。因此,在工作人员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需要加入具备柔性的结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刚柔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其破坏力会不断的增加,其建筑物结构不容易出现变形的现象,也不会发生倒塌的情况。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建筑物结构刚柔的有效结合,在设计建筑物抗侧力结构时,在不按照规定要求实施的情况下,其抗侧力结构与设计稳定性进行对比的情况下,其稍微高一些,而抗侧力结构和规定要求的水平位移进行对比时,其抗侧力结构水平位移较高[1]。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2.1合理选择建筑抗震场地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场地的选择是尤其重要的一部分,当建筑物中的地表性质不稳定时,同时也会影响着整体建筑物的抗震性。当发生地震时,一旦出现地表结构性不稳定的情况,会降低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具体情况来说,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建设单位要选择视野较为宽阔的地方,同时选择地址结构稳定性较强的施工地段,从而选择合理的施工建筑场所,另外,还要通过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土壤密度检测,选择合理的建筑抗震场地。
2.2防震缝的设计要求
在对房屋结构进行防震设计时,因为防震缝是极为重要的设计环节,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房屋的防震缝设计。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全面分析房屋的总体结构,并通过防震缝实现对房屋的结构的规则、均匀划分。在防震缝的两侧要事先留出一定的抗震空间,并实现防震缝两侧房屋结构的完全分离。其次,需要对建筑物的外部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在防震缝两侧安置抗震墙,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2]。如图2所示:
2.3墙体抗震设计
墙体是整个房屋建设施工的主要承担部分,其抗震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体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要从整体房屋建筑需求上进行墙体设计,并对承重墙的横纵面进行科学稳定的合理设计,尤其是在横纵面地震频发区时,要选择适合的墙体施工材料,同时还要保证墙体结构的牢固性,当地震发生时,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结构破裂。通过墙体的合理设计,提升整体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人民塑造可靠的居住环境,从而防止地震发生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伤害,从而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其抗震的设计非常重要,这会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房屋的建设地质,同时还需要结合地基构造,然后从防震缝、结构参数方面进行计算,保证设计结构的具体化,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广超.临近重要建筑物的地下结构抗震时程分析[J].交通技术,2019,8(04):248-254.
[2]陈志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