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钰
摘 要 本次课程学生从分析艺术家的相关资料出发,获取灵感并确定主题,通过造型、色彩、图案、面料等方面的研究,继而完成系列服装的设计,课程教学重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掌握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主题研究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艺术都是相通的,服装设计从各种艺术领域中吸取灵感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无论是从创作意图出发还是突显表现形式,服装设计师们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并运用各种元素来表达他们的创意想法,如1965年伊夫·圣·洛朗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中获得灵感,以几何色块和简洁的廓形,巧妙地将现代艺术的动机运用于高级时装中。又如para品牌2014春夏高级成衣系列受到绘画大师理查德·林德纳的影响,特别是对明亮颜色的运用,服装和配饰上随处可见壁画元素的影子,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艺术家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们长期的艺术实践、思考,总结包括其个人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美学观念等因素密切联系。本次课程以“艺术家之路”为题,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之路,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拓展研究,运用并表达于自己的创作设计;另一方面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创作之路,并不是能画出漂亮的效果图或是做出漂亮的衣服就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你设计的作品想要表达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更好?你的设计想法是如何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近乎完美?有了些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过程,最终的设计作品才有意义,有价值!
本次主题性服装设计课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有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
第一阶段:确定方向、提炼主题。
确定主题方向是一切工作的开始,犹如写作文前先要拟定好题目一样。课程中每位学生从收集、分析各位艺术家的相关资料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研究方向,提炼主题和关键词。如虞若汎同学从研究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出发,认为他是一个向往自由,用生命去感受艺术的人,他的作品是对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的再次展现,是这一种力量的体现,所以确定了“力量”这个主题。沈宇蔚同学则从建筑大师高迪的作品中获得灵感,这些异于常态的建筑有的风格浪漫,有的则荒诞不经,其形态、色彩、结构、材质都和自然有着很执着的关系。该同学通过分析资料提炼出了曲线的结构、多变的造型、繁复的细节这几个关键词。无论是提出研究方向还是明确主题和关键词,都必须建立在对资料详细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里提炼出的主题和关键词将引导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所以它必须是可拓展的研究性主题和易于表达的关键词。
第二阶段:主题的拓展研究。
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题的拓展研究,主要任务有关键词的表达、色彩的提取和分析、面料的设计。首先,学生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材料,尝试多种手法来表达主题和关键词,这里将涉及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综合材料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位同学研究方向不同,手头任务也不同。如王玥同学从研究沃特豪斯的神话故事画作出发,重点在图案的研究,图案中的色彩表达人物的性格,图案中的各种符号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又如徐亚楠同学的灵感则来源于王家卫导演在电影拍摄中对于光线的运用,运用不同的光线和色彩来表达情感,所以色彩是她创作表达中研究的重点。其次,除了前期已经做色彩研究的同学,大部分学生要提取主题图片的色彩并结合流行色来研究,通过色彩的归纳以及必要的染色实验感受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而联想到服装中色彩的运用搭配。再次,面料是服装的载体,但现有的面料往往不能满足设计师的创作想法,所以需要采用刺绣、镂空、编织、印染等不同的手法对面料进行二次创新设计。如钱雯卉同学主要采用印染和刺绣的手法表达“幻象”主题中绚烂多彩、星星点点的画面;又陶慧慧同学的灵感来源于Tamara de Lempicka的绘画,她的作品色彩低调华丽,线条简洁,布景通常被切割为多块几何体,充满层次感,所以在面料设计中,该同学选用了挺括且表面泛有微光的面料,通过拼接、堆叠的手法来表现“不规则的块面感”“低调华丽”这些关键词。
第三阶段:服饰产品的开发设计。
在设计工作中服装与其他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流行性”的特点,所以这里服装款式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流行的颜色、流行的材质、流行的图案等。除此以外,每位学生需要做针对性的款式分析,根据各自的主题、关键词和前期的研究内容收集服装款式的资料,分析服装设计大师们是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表达类似主题的。如沈瑶同学的研究主题是“你以为的神经病”,其作品以神经兮兮的风格表达出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概念化的印象,这个阶段她主要分析了日本另类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的作品,尤其是她1997年推出的“隆与肿”系列,这种在肩部、背部、臀部等地方进行填充,使身体曲线看起来像是“畸形”扭曲状态的服饰,打破了传统的审美,对时尚界的匀称美学发起了攻击,展示出一種革命性的穿衣方式。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同样也只有看过更多杰出的设计作品才有可能萌生出更新的设计创意。款式设计前期的工作主要是绘制设计草图,借助纸、笔或者电脑,尽可能多而快的捕捉灵感,将脑海里的服装创意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再对这些草图进行筛选、修改、完善,选出几套或多套以正稿的形式完成效果图和款式结构图,并附上面料小样,注好工艺说明,以便后期的成衣制作。款式设计阶段也可以借助立体裁剪手法和人台、缝纫机等设备做必要的工艺、结构尝试,使得脑海里的设计想法更加直观的展现于眼前。
从确定研究方向到服装款式的设计,包括后期的制作及展示,主题性服装设计并非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主题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计划和任务也不同。艺术家之路这门主题性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探索、研究精神,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积累,开拓创新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掌握可持续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