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梓钰 施远妮 张誓育 殷光文 江和基 黄志坚
摘 要 现代人在食用海鲜时喜欢生食或半生食,容易将海鲜中的寄生虫吃到人体内,造成人类的寄生虫病。其中,异尖线虫是主要的海鲜源性寄生虫。本文简要介绍异尖线虫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人们预防和防治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海鲜 寄生虫 异尖线虫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尤其是各种淡水鱼片和海鱼片,还有醉虾醉蟹等。而多数寄生虫是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生食增加了将寄生虫带入人体内的风险。近年来,媒体上常出现因生食肉类而感染寄生虫的报道。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有猪肉绦虫、牛带绦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肺吸虫、异尖线虫等。其中,异尖线虫病是较常见的海鲜源性寄生虫病之一。生食海鲜尤其生食海鱼片,增加了感染这种寄生虫的概率。异尖线虫在全球分布非常广泛,各种海鱼和海洋动物都可被其感染。我国沿海各种鱼类也有异尖线虫检出的报道,而海鱼类感染率偏高。目前,此病例多发生在日本,和日本生食海鱼片密切相关。其他发病率高的国家还有西班牙、荷兰、德国等。目前,全球相关报道达两万多例,其中日本占90%以上。我国占比很少,但作为一种主要的鱼源性寄生虫病,随着国人生食海鱼习惯的增加,异尖线虫的感染风险在升高。作为寄生虫研究人员,经常被问及海鱼中发现的寄生虫是什么种类,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预防控制等,在此笔者对异尖线虫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异尖线虫的生活史
异尖线虫是海洋动物中常见的寄生虫,其中鲸鱼、海豚以及海豹等动物是异尖线虫的终末宿主,幼虫可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产卵,虫卵随其粪便排入海水中,发育为受精卵,受精卵细胞经发育形成胚胎并成为含第二期幼虫的虫卵。在海水温度适宜时,卵内幼虫脱壳而出,在海水中自由生活。当第二期幼虫被海水中甲壳类动物(第一中间宿主如磷虾等)吞食后,钻入其体腔,发育成第三期幼虫。海鱼和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含幼虫的甲壳类动物后,第三期幼虫钻入海鱼和软体动物消化道及其内脏与肌肉组织内寄生并长期存活。含第三期幼虫的海鱼被海生哺乳动物鲸鱼、海豚以及海豹等动物(终末宿主)或人吞食后,便被感染。如果感染鲸鱼、海豚以及海豹等动物,幼虫钻入其胃黏膜内生长,发育为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完成其生活史。人由于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也不是终末宿主,人通过食入不熟的海产品感染异尖线虫后,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主要是胃部,偶尔也可见其他组织感染,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
2异尖线虫病的症状
异尖线虫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内到处移行,最常见的部位是胃肠道。异尖线虫还可寄生在肝、肾、胰、肺、卵巢、肠系膜,咽喉及口腔,这类病例比较少见。所以人感染异尖线虫后主要表現为胃肠道的症状。发病迅速,疼痛剧烈。病人食入含有异尖线虫的海鲜后数小时就会出现急腹症,症状和食入的虫体数量有关,病人胃部突发剧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水肿、出血、糜烂、溃疡。晚期患者可见胃肠壁上有肿瘤样肿物。肿物内可见虫体断片、角皮或肠管等。此外,有的人对异尖线虫蛋白过敏,对于这类人来说,不管生食还是熟食海鲜,只要海鲜中有异尖线虫存在,他们接触异尖线虫的蛋白,都会有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舒服,有的还会有荨麻疹等表现。
3异尖线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异尖线虫病可通过临床症状、组织切片、胃镜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临床症状以胃肠道的症状为主,主要是腹痛、呕吐,腹泻等表现,结合病人生食海鱼的历史可做出初步诊断,而引起人急腹症的原因很多,确诊还需要胃镜检查发现虫体。纤维胃镜可发现虫体并取出虫体,临床使用较多。肠外的异尖线虫病,可以通过肠镜等内窥镜进行检查,发现幼虫方能确诊。治疗可采用下列方法:胃、食道、肠的异尖线虫病可在内镜下将虫取出。异位病变者可服用阿苯哒唑等抗线虫病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4建议
鉴于异尖线虫病的危害,少食或不食生的海鲜,摒弃各种可能引入寄生虫的加工方法。对于异尖线虫蛋白过敏的病人,避免食用海鲜产品。异尖线虫在冷冻的情况下可以死亡,海鱼最好经过-20℃冷冻24小时后再进入市场。此外,海关一定要加强进口鱼类的卫生检验,发现异尖线虫的海产品应当销毁处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家畜寄生虫病学”雨课件的建设与应用”(编号:201802064099);2018年度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兽医寄生虫病学》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编号:NKJ201803022);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兽医寄生虫学》数字教材建设”(编号:111418104)。
参考文献
[1] 李孝军,沈鸯鸯,白颉,陈璐敏,周圆,单长林,沈飚,杨赛军.舟山口岸进出境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6(05).
[2] 陆璐,蒋守富,何艳燕,张小萍,马晓疆,韩颖俊,沈福杰,周玫,陈军. 2015~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市售动物食品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8,1(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