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向写作在高段阅读教学的运用

2019-10-30 18:24张朦云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神韵主线烟台

张朦云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积累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泛泛地读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收效并不明显。一方面,学生未能汲取课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形成有效内化;另一方面,在写作中盲目模仿,反而使作文流于生硬的“套写”,缺乏个性和新意。

一、仿形似,学结构

仿写的第一步是力求形似。学生对写作的构思与成文过程并不了解,因而写作教学需要从范文模仿入手,让学生了解一篇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学生才能对写作有具体的、直观的认知。在研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作者写作的切入角度、主线和结构框架,引导学生沿着课文的写作思路,设定主线进而谋篇布局,塑造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全局观。

以《烟台的海》一文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结构布局简洁、直观且主线鲜明,便于小学生借鉴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同样以“海”为主题进行仿写,写学生所熟悉的,这样更贴近范文,并在仿写过程中进行比照,有利于降低仿写难度。

从文章的框架布局来看,采取了总分式的传统模式,学生较易掌握。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烟台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场景,从而展现烟台海的独特,抒发了作者对烟台海的热爱。学生在仿写中,可直接借鉴这一方法,将“海”描写得更加全面、更加精妙。

二、悟神韵,体修辞

在学生完成主线设定、谋篇布局等一系列写作准备后,教师则向学生提出更高的仿写要求,即追求神似。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研读课文修辞手法入手,体会怎样的修辞手法能够激发出怎样的空间想象,使学生对修辞手法有直观的体验,然后再将这种空间想象迁移到仿写创作中。

对于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是较为常用的。特别是拟人手法的运用,给景物赋予了人格化的外形、情感或行为习惯,便于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个人情感,使景物“活”起来。《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边赏春,从平常的水中悟出深奥道理的故事。作者浓墨重彩描绘了泗水河边迷人的春色,运用比拟的手法讴歌了美丽的大自然像伟大的母亲。作为小学生要达到作者这样炉火纯青的描写功力,有些困难。因此,在仿写中切忌生搬硬套,使描写缺乏真实感。本段仿写可联系《开天辟地》一文,拓宽学生思路。如学生在写春景时,运用“绽放的桃花是她甜蜜的笑脸”或“叮咚的泉水是她悠扬的歌声”等等,从而将春景写活。这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童真。可见,修辞手法的借鉴仿写,并非置换一两个形容词,或照猫画虎地換一种景物,而是超越认知层面,捕捉范文中描写景物的神韵。

三、促创新,扬个性

仿写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摆脱模仿,在借鉴范文精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融入更多自己的情感或理念,从学习写作走向自主写作,使作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就是说,在写作教学和评讲中,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个性表达能力。

在仿写中,创新需要突破思维定式,但并非刻意求变。首先摆脱范文结构布局的桎梏,结合自身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对照范文结构,进行局部调整。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莫泊桑拜师》中的人物描写,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穿插于人物的语言当中,这样既有画面感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文章不枯燥无味。这便是创新。其次不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而是根据所描写的人物,抓住人物细节描写,以融入学生个人情感、展现神韵为目的。如上面的仿写案例,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写作过程当中的困难,以及想象老师会如何悉心指导。如学生写家乡的环卫工人,同样达到了描写的效果,又实现了个性化的创新。

总之,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设计应该是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解读教材中适用于学生、学生迫切需要的“写法”,引导学生充分品读,巧妙习得写作技巧,最终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堂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镇永平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神韵主线烟台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
风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