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方煜 程锦绣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種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解读】
材料有三句话:第一句意为作家要多听读者的呼声;第二句意为作家不为读者左右;第三句则由实而虚,将“你”化为作家,“你”如何创造“作品”——“你”的生活,是多听读者呼声,还是不为读者左右。
文章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
这种难度首先表现为人们喜欢按惯性思维走:作家多听呼声,还是不为读者左右,下面的一句往往是“你”怎么看待,接下来的文字很容易被忽视。
其次,作文的难度还表现为,在一般的思辨者眼中,“多听呼声”的反面应该是“不听”或是“少听”。“不为读者所左右”则有三种可能:一是听了,但不被左右立场;二是可能听进一些,但“读者”没有操控“我”的立场;三是可能没听进去。显然,这两者的关系跟2017年的“有字”“无字”“心灵”之书一样,并非合乎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剔除了上述意思,若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题目旨在让考生思考:我们的生活,是多听他人的意见,还是不必为他们所左右。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是顺应本心做自己,不委曲求全;还是活在他人的目光与评价里,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抑或是第三条道路,倾听他人声音,择者善者而听之,其不善者而弃之,做一个兼听则明的人?
这是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都是古老大陆上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彼此交融,相互影响;人与社会、时代共生,互为渗透。这道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借助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像唐伯虎那样,“四海资身笔一支”,走遍天涯,吸收他人之长处;像杜甫那样,“转益多师是汝师”,唯有如此,方能“别裁伪体”,才能“亲近风雅”“追攀屈宋”。相反,自以为是,自我封闭,自我放逐于时代与社会,除了孤芳自赏,我们很难有开阔的眼界。冰心先生说得好:“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当然,我们将读者提高到卡夫卡式的“判官”的同时,也要给这判官设置几个前提:一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判定,不能带着情绪下结论,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人家,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得有相当的识见与修为,那种坐到台上就以为是无所不能的读者,我们完全是可以一笑置之的,毕竟,很多东西不是他们的专业;三是注意区分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习惯,因为亚历山大是难以理解第根欧尼的阳光的,而贾府的焦大与林黛玉完全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
而且,这里还有个度的问题,乔布斯有言:“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往往接受“读者”的干预太多:孩子成长路上,父母这位第一读者几乎掌控了孩子的人生轨迹。从尚在娘胎的胎教开始,到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大学专业的规划,从才艺发展到奥数训练到兴趣培养,孩子成了父母的牵线木偶,走着父母规划好的人生。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这种状况也是比比皆是。
这种“木偶人生”,使得我们孩子的人生一直在追随别人的步伐,其结果,他们会像《无问西东》中的吴岭澜经历的那样,当有一天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时,他们会反躬自省: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黑塞曾告诫人们:“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我们如何保持梅贻琦老师所说的“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在当下这个盛行被规划的年代,我们更需要遵从内心,聆听发自内心的真实。
换而言之,听从他人与遵循内心并不矛盾。一味地遵循内心,排斥他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结果,我们会变得自傲、自封,我们的思想会变得狭隘,我们的思维会变得单一。以色列人说得好,“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脑袋”,个体之间的观点只有进行强烈的碰撞,思想才会不断地得到修正与发展。同样,一味地听从他人,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或盲目地跟风,或妥协地跟进,我们会变得自轻、自贱,我们的人生少了奋斗的乐趣,少了路上的风景,这样的人生还有何意义?
所以,在前进路上,我们需要有主见,有自己的辨别力,要能够判明“读者”意见的正误,明了其背后的动机,汲取其正确的成分,让自己在他人的眼光与自己的内心间架设一架天平,找到平衡点,让自己走得自在、坦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身畔是俗世,生活是天堂”,我们生活的这部“作品”才是有趣味的,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此次立意主要有三类:一是坚守自我,不受他人影响;二是倾听他人意见;三是坚持自我与倾听他人辩证统一。当然,对文题提出质疑,并能自圆其说的,也可视作正确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