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固态硬盘

2019-10-30 03:37赵飞乐知行
电脑爱好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闪存盘移动硬盘传输速度

赵飞乐 知行

移动固态硬盘好在哪

如果拆解来看,传统移动硬盘的内部结构非常简单,一般仅是一个硬盘盒加一块笔记本(2.5英寸)或台式(3.5英寸)“温切斯特”式机械硬盘。由于内部有一块标准硬盘,所以传统移动硬盘的重量体积当然比普通硬盘还大,便携性只能说是“一般”。一些厂商为了解决尺寸问题采用定制硬盘,将硬盘盒的转接控制机构直接嵌入到硬盘PCB上,成为一体式移动硬盘(图1),或者使用更小巧的1.8英寸盘片,可将尺寸缩减到一个成年人手掌甚至更小一些。

但受限于机械硬盘传输速度的上限,即使是使用USB 3.0接口的移动机械硬盘,最高也只能达到200MB/s左右的传输速度。此外机械硬盘的工作方式使其小文件读取能力较差,而且硬盘抗震防摔能力较差,不小心从桌面把硬盘掉在地上就极可能出现文件损失甚至硬件损坏的情况(图2)。

相比之下,移动固态硬盘就没有这些问题。它的内部是电路板及存储芯片,没有金属盘片(图3),重量自然要轻得多,且外形设计更灵活;没有活动部件,抗震抗摔能力更好,从2米跌落也基本可以保证无问题。除了固态硬盘自身的高速外,目前一些移动固态硬盘还使用雷电3接口,最高传输速度甚至可达5G B/s,已经超过内置固态硬盘的最高速度,对于那些需要经常传输视频素材、电脑游戏等大型剑牛的用户而言,绝对是超值选择。

那么跟大容量闪存盘相比,移动固态硬盘又有何不同呢?移动固态硬盘尺寸更大,无需为保持体形而使用最新技术的大容量存储芯片,可使用更多主流容量存储芯片来实现很大的容量效果,所以同容量价格要低很多。而且移动固态硬盘使用的主控与闪存盘不同,在性能方面也更好。当然,一般移动固态硬盘相对也有不足,比如不可能像闪存盘一样挂在钥匙串上,连接电脑也比闪存盘略微麻烦一些等。总之,移动固态硬盘是以牺牲一定的便利性带来了更高的性价比。

选购要走心

作为一种仍在快速发展的产品,移动固态硬盘虽然型号没有普通移动硬盘多,但规格、性能等更加多样,因此选购的时候讲究反而还更多一些。那么,挑选合适的移动固态硬盘,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快速改变的容量价格比

和内置固态硬盘一样,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移动固态硬盘采用TLC颗粒,容量在120GB~2TB之间,其中主流产品的容量为240GB~1TB,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1TB容量产品的容量价格比已经逐渐赶上甚至超越250GB和500GB产品。不过由于1TB以上的移动固态硬盘总价仍然较高,动辄干元起步,所以不是很推荐购买,在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700元上下的500GB规格产品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

不远的未来,QLC颗粒将替代TLC成为大容量移动固态硬盘的主流,那时丁B级产品的容量价格比应该会有明显提升。由于QLC相对较低的刷新次数对移动存储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但对内置硬盘来说有些让人担心,所以它在产能稳定后首先大规模使用在移动产品中也是很有可能的,并不用着急入手,而且更喜欢大容量产品的用户可以暂时观望。

高速接口是必选项

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远高于机械硬盘,在移动存储中也是如此,因此要发挥移动固态硬盘的能力,就必须使用高速接口。使用SATA规范主控的移动固态硬盘,一般读写速度为400MB/s~500MB/s,至少需要USB 3.0(USB3.1 Gen1)的带宽才能勉强满足要求,而使用NVMe主控的话,就需要速度更高的USB 3.1甚至雷电3接口(图4)才能符合其传输能力。有些杂牌的移动固态硬盘还是用USB 2.0控制芯片,或者速度不足的低端USB 3.0控制芯片,极大地浪费了移动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因此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硬盘接口标准。

外观有学问

买移动固态硬盘还需要看外观吗?这里的外观不是单纯指好看不好看,而是外壳设计。一些移动固态硬盘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性,在硬盘外壳加上一层硅胶套增加防摔的缓冲效果,有的则为了更加便携减小体积,把尺寸缩减到两三个闪存盘大小。有的考虑到长时间工作的散热问题,使用了金属外壳,把硬盘内部与外壳直接相连,增加散热效果。这些外壳不单单是方便用户拿取、携带,也是为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方式进行的优化。

选购硬盘盒M.2接口较麻烦

选购硬盘盒,将内置式固态硬盘直接变成移动固态硬盘,是比较常见的使用方式。对SATA接口固态硬盘来说,只要选择一款支持高速USB、雷电3等外部接口的2.5英寸硬盘盒就行,但对M.2固态硬盘来说,麻烦可就多了。

首先,我们必须注意不同的M.2接口标准,这一点从硬盘盒的价格上一般就能看出来。因为不同速度的M.2和USB控制芯片价格差距很明显(图5),所以低于100元的基本都是NGFF(SATA)标准,这些产品通常也只能支持USB3.0(5Gbps)接口。

支持NVMe(PCI-E)高固态硬盘的硬盤盒价格通常在100元以上,要是再加上USB 3.1Gent(10Gbps)}aType-C的话,价格至少150元起,使用雷电3接口价格更高。当然,价格只是一个参考,需要高速硬盘盒的话,还是要注意是否标有NVMe、USB 3.1 Gen2、10Gbps等字样(图6)。

其次,高速的NVMe M.2接口样式也不一样,有B key(Socket 2)和M Key(Socket 3)两种。一些体型较小且成本较低的硬盘盒只能支持其中一种(图7)。当然也有很多M.2 SSD采用三段式金手指设计,可以兼容两种接口(图8),那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最后,M.2固态硬盘纤细的体型总让人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可以很方便地改成稍大的闪存盘。其实类似的硬盘盒也存在。但只要对比一下就知道,M.2固态硬盘还是比较宽的,加上外壳的厚度,使其插入USB接口后,会挤占上下左右所有接口的空间。此外由于这种设计留给控制芯片的空间较小,所以只能安装相对简单且功耗低的NGFF、USB 3.0控制芯片,速度也受到限制(图9)。

产品推荐

惠普P600移动固态硬盘

存储容量:512GB

输出接口:USB 3.1

重量:58g

惠普(HP)P600主打加密与磁力吸附收纳设计,对于那些平时丢三落四忘记线材的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而内置的加密软件也可以帮助对文件安全敏感的用户一键加密。550MB/s的传输速度也相当不错。

闪迪极速移动版

存储容量:500GB

输出接口:USB 3.1

重量:78.99

闪迪(SanDisk)极速移动版采用了橡胶外壳,在日常使用中可以防水防摔防尘,550MB/s的读取速度加上USB 3.1接口的加持,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价移动固态硬盘选择。

西部数据My Passport SSD

存储容量:512GB

输出接口:USB 3.1

重量:100g

My Passport系列是西部数据(WD)近两年来重新规划的移动硬盘产品,在性价比与寿命上有不错的口碑。My Passport SSD的体积更小更轻便,比正常的手机还要小两圈,很适合喜欢小尺寸、追求便携性的用户。

存储容量:512GB

输出接口:雷电3(USB Type-C)

重量:210g

惠普户800移动固态硬盘

惠普P800支持雷电3接口,是高端固态硬盘的典型代表。其昂贵的价格带来的是高达2GB/s的传输速度、轻巧的外形和优秀的设计,内置线材保证了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忘记拿线,金属外壳一方面可以加固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长时间使用也不用担心过热问题。

内部规格:2.5英寸

内部接口:SATA

输出接口:USB 3.0

奥睿科2139U3硬盘盒

近乎全透明的奥睿科(ORICO)2139U3硬盘盒是一块非常适合与SATA固态硬盘结合的产品。它不仅速度高,而且可以让用户玩出很多花样,比如在使用仅有7mm厚度的常见固态硬盘时,可以在空隙中装入,些好看的个性化图片;动手能力强的用户更可以卸掉固态硬盘的外壳,在透明的硬盘盒中展示其内部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选购这款硬盘盒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升级了主控芯片的产品,才能提供490MB/s以上的速度读取和460MB/s以上的写入速度。而使用轻薄本的用户则可选择其兄弟型号——使用USB Type-C接口的2139C3。

飚王C325硬盘盒

由于主板M.2接口很少,所以升级大容量M.2固态硬盘后,高速的中小容量M.2固態硬盘必须淘汰,非常可借,那么可以选择一个提供了高速接口的M.2硬盘盒让它发挥余热。飚王(SSK)C325结构紧凑、外形美观、速度较高,而且价格比较合理,是搭配NVMe固态硬盘的好选择。

内部规格:2242/2260/2280

内部接口:NVMe M.2

输出接口:USB 3.1 Gent Type-C

猜你喜欢
闪存盘移动硬盘传输速度
SSD移动硬盘大降价,可以考虑了
电网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探析
金属发丝纹 高速存储芯——SP广颖电通Diamond D05 USB3.0高速移动硬盘
浅谈提升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技术分析
让移动硬盘使用更方便
设计双磁头硬盘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