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人轩 孔祥玉 张小云
早在2003年前后,浙江省各地就以点状的方式,陆续开展了代表联络站的探索实践。2014年以来,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在省委的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我省依托各乡镇街道人大,大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为代表与群众打造有序联系互动的平台渠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宝贵经验。
截至2018年9月,已建立4030个代表联络站(点),1081个网上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站统一命名、统一挂牌,实现五级人大代表就地就近编入代表联络站的全員化。本期选取宁波海曙区、金华等地开展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案例,以点带面反映我省各级人大探索创新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整体面貌。
近日,有位热心市民来到海曙区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向人大代表反映小区垃圾分类督导问题。负责接待的区人大代表、白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宏桢和区人大代表、天港控股集团董事长龚浩强一边倾听一边记录,即时与市民沟通交流。接待结束后,两位代表还将问题进行再次梳理,形成意见建议提交给街道,希望街道办事处对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加强调研,予以改进,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反馈代表,再由代表通过联络站反馈群众。
这个联络站是浙江省最早建成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之一,到今年6月,它已走过整整14年。
14年从不打烊 解决各类问题1400余件
2005年,为密切代表联系群众,全省首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海曙应运而生。
经过14年的打磨,联络站虽已易址,但它承载的使命始终没有改变:墙上还是挂着接待工作流程图、接待工作原则、接待受理范围等说明文件,全年代表接待日程安排也上了墙,代表的照片、身份和接待日期一目了然。
“每个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的星期四下午是区人大代表的接待日,省、市人大代表则通过预约或主题接待等方式不定期接待。每次接待日前,我们会在各社区公告栏内张贴通知,并在街道和社区的微信群上发布,确保选民知悉。”白云街道代表联络站副站长唐克俭介绍,他从联络站设立伊始就负责相关日常管理工作,见证了14年来代表与选民的每一次面对面沟通。
最让唐克俭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联络站建成后,办的头一件事。当时白云街道联北社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但社区两个地下车库因为常年积水无法使用。居民周文仙作为代表来到联络站提建议:能不能把车库修好,缓解停车难。时任区人大代表的崔庙琪在接访后,立即到车库察看了两趟,并将此事提交给街道城建科、区物业办要求落实,后两者联手投资9万多元,用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把车库修好,一下增加了64个车位。“办成这件事后,反映问题的群众从‘将信将疑变成‘满心欢喜,联络站也随之走到了群众的心里。”
为了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作用,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还将选区内省、市、区三级代表,按照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履职优势等进行详细分析,合理安排接待。比如,在辖区学校报名前,联络站重点安排教育行业、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最大程度确保联络站能将辖区选民最需要知道、最需要反映的民意诉求传达给人大代表。
14年来,海曙区白云街道代表联络站常年向老百姓开放,共接待来访群众1600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400余件,办结率达97.5%,群众满意率达98%。
2014年,省人大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海曙白云为肇始的“代表联络站”工作模式正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2017年,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在推动乡镇人大联络站工作均衡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联络站“四化”建设。
14年从未止步 创新思路驱动发展
2009年9月,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打破时空限制,试点启动网上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全新设计“网上联络站”项目,开启了一扇代表联系选民的智慧之窗。至此,群众与代表网上互动、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代表联络站2.0版初具雏形。
唐克俭介绍,这些年,联络站集结各行业领域的代表,先后开展了“居家养老”“小区物业”等主题的网络接待活动,会同政府部门一起办理回复,效果显著。“从2017年开始,网上联络站的接待量就已经赶超实体联络站,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从试点走向全覆盖。近年来,在总结白云经验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推广代表联络站“网联+面联”的规范化运作,内含历史纸质接待台账、代表履职信息的全区统一新版街道人大网站建设完成。同时,开创性地建设网上联络站信息平台,运用三维仿真地图将网上代表联络站加以一图整合,为群众和代表提供了涵盖公共服务、民生实事、代表履职等内容的综合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一次发布、全区同步,信息查询一图通览、一键直达的工作目标。
“可以说,地理信息平台的出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网上代表联络站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是对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区人大代表工委主任钱军向记者举例,2017年,海曙区就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平台中“河道”要素优势,以代表巡查履职与水质检测公布为抓手,强势推进代表监督工作,为勇夺“大禹鼎”贡献了代表力量。
截至目前,该信息平台共有各类服务信息686条、代表履职信息4589条,接待群众1634人次,答复率为100%,答复网上留言时间较原实体答复时间缩短39.5%。该平台还于2018年荣膺省人大首届与时俱进奖。
14年与时俱进 脚步向前初心不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又迎来新挑战。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盛行的当下,代表联络站需要朝着移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对此,区人大常委会又一次早早擘画蓝图。
2018年,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将“突出人大元素,融入智慧海曙”作为建设理念,明确了以钉钉APP为代表移动办公的信息载体,通过贯通六个常用平台数据库,进一步优化升级以地理信息平台为龙头的代表联络站3.0版。
代表联络站3.0版将“三端、六库、一平台”作为优化升级的核心内容。“三端”即群众端、代表端、政府端,分别通过网站+微信、钉钉、代表直通车等信息化平台加以数据贯通,并实现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信息传输的无缝对接。
“六库”则将人大官网、代表网上联络站、微信公众号、钉钉APP、代表直通车、地理信息平台等六个后台整合为一个综合后台,六个数据库整合为一个综合数据库。
“一平台”即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优化升级地理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归类、智能统计后,呈现在首页的图表演示模块,代表满意率、问题解决率、意见集中率等多项数据图表将一目了然。
“我们将坚守初心,始终紧紧围绕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监督履职等工作重点,以信息化为工具撬动代表作用发挥的支点,助推人大工作特别是代表联络站在新时代继续完善发展。”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7月8日,金华市委书记陈龙签发了《关于加强“四好”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意见》,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主任会议的形式召开现场推进会,全面深化、提档升级,高水平推进“四好”代表联络站建设。
好桥梁:联系群众便捷化
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代表之家”,也是“民心之桥”,还是展示人大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虽然全省各地代表联络站实现了“全覆盖”,但有的地方把联络站建在偏僻处、管在办公楼里、养在“深闺”中,存在群众不了解、不好找、不便进等问题,制约了代表联络站作用的有效发挥。
人大代表根植于群众,联络站只有建在基层、贴近群众,各项活动才能紧贴实际来开展,紧盯需要来实施,才更有实效、更有作为。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务实管用的原则,打破“行政隔离”、搬出办公楼,让乡镇(街道)的代表联络站“下楼”“出楼”。目前,已有56个代表联络站从办公楼上“搬迁”到一楼或者沿街地段。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村庄、社区、片区或楼宇等建立联络点88个,构建“一站多点”的代表联络工作格局,让群众“进得了门”,让代表“听得到群众的心声”,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虽然柏社乡政府专门设有一月一次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但山里的村民想要反映问题还是很不便,费时又费力。”兰溪市柏社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换作是一年前,村民需要乘坐一个小时左右的公交车,才能赶到设在乡政府的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问题。
为此,作为乡镇级联络站的补充,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应运而生。兰溪市变“坐诊”接待为“出诊”访情,将联络站设在村民“家门口”,开展“送上门”的接待和服务,极大地拉近了人大代表与选民间的距离,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好平台:功能发挥实效化
代表联络站的生命力在于常活动、有实效,归根到底在于提高“用”的质量和效果。近年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做深做透“加”字文章,积极探索推广“代表联络站+老娘舅”“代表联络站+8890民情热线”“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代表联络站+民情民访代办”等模式,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由覆盖“全域化”向功能“实效化”转变。
信访代办服务站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在省“两会”期间对信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婺城区在全省率先设立首个信访服务站,采用“代表联络站+民情民访代办”等模式,让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各单位民情民访代办工作,通过坐班受理和主动进企入户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流程多、多头跑、重复跑等问题,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代表联络站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但联络站不能成为信访室”。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锦朝说,“通过代表联络站了解民情、汇集民意,关键要从中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把群众的诉求带到人大会议上,体现到议案建议里,落实到立法、监督等工作中,为党委科学决策、人大有效行权、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民意支撑和保障。”
代表联络站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有没有实际效果,一个重要关键环节就是选民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有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处理。金华市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从征集汇总、登记受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答复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抓细抓实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做到“群众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
好阵地:学习交流制度化
代表联络站是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园地。根据《关于加强“四好”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意见》,依托代表联络站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助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集中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辅导、政策宣读、主题论坛、履职交流等活动,提高代表的思想政治素养、法律素养和履职能力。
“刚才,我们一同学习了车俊书记在部分省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接下来每个代表围绕‘怎么看‘ 怎么干‘ 干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在人大代表“学习日”活动上,金东区曹宅镇人大主席邵志平抛出了第一个讨论主题。该镇人大将每月第一周的周一定为人大代表“学习日”,加强学习培训,使代表成为业务精通的带头人、知情知政的明白人。
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有的镇街还通过“代表讲堂”、本土专家授课、政策答疑会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了代表视野、锻炼代表才干、保障代表知政履职。
好场所:听取意见常态化
代表联络站既是代表直接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的固定场所,也是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民意诉求合理表达的有效通道。
领导干部带头是无声的号令、最好的榜样。金东区建立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进联络站接待日制度,每月安排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轮流到所联系的联络站接待群众,保持领导干部代表带头進站接待群众的热度,起到了比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三带头”联系制度: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定期进站联系代表、接待群众,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各级 “一府一委两院”领导到代表联络站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参与接待群众活动,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普遍现实关切。三是市级及以上代表联系基层代表,基层代表联系群众,一级带一级,不断推动人大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