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9-10-30 04:19冯素芬
北方文学 2019年27期
关键词:可行性因材施教小学美术

冯素芬

摘要:新课程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状况,旨在开发每个学生擅长的方面,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作业设计、指导训练、评价展示等环节进行分层设计,为每个学生创造提高自我和突破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关键词:小学美术;分层教学;必要性;可行性;因材施教

宋代著名教育学家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即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擅长的方面,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力,提高自信,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不同的学生对于美术有着不同的感觉,有些同学认为美术是一种沉默的“艺术”,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创作者的感情是一种非常惬意的表达。但是有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需要教师推动他们去学习,这就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兴趣点,分层教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一、小学美术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一)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看重技能传授轻视艺术表达一直是制约艺术教育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后来对美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教育方式的不断探索,美术教育与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互渗透,人们渐渐懂得美术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的应试观念使得美术教育的发展仍然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美术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对学生的尊重,不仅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得学生的创作兴趣大打折扣。美术课倡导的自由艺术创作的理念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二)小学美术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知识结构逐渐层次化。首先,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不断變大,通过补课,学生们的知识量已经远远超过课堂老师们所教授的量。其次,有些学生没有参加课余补课,而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第三,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讲授,反应比较迟缓。最后,个别学生的兴趣不在课堂上。

二、探索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的自身分层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这类似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并不意味着用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进行区分,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比如说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很有绘画天赋,因此可以进行适当的培训,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进行分层次划分,这就意味着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要兼具柔性。我们可以采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A、B、C分类法,把学生分为三类。A类学生,较为聪明,学习能力强,基础较为扎实。B类学生,接受能力一般,但是学习刻苦,有一定的学习能力。C类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够或者厌恶学习。当然,这种分层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会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而随时变化。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设定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将教学大纲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参照,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分层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差异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设定创新目标,能力中等的学生设定发展目标,而能力不高的学生则设定基础目标,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中都得到能力提升。

例如:小学美术参考书苏教版三年级上的《水墨画动物》一课中,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定不同目标,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掌握浓淡清重的画法,对水墨画的工具熟识即可;中等层次的学生要能够临摹教师备课的作品或书本上的动物,作品相似即可;而对于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自我创作要求,给出动物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选用适合的技法表现各种动物的特点。比如可以选用渴笔的画法画出野猪身上硬硬的刺刺的毛;用含水较多的大笔可以画出河马湿润的皮肤……不需要刻意关注不同学生绘画水平的高低,而是要确保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环节的分层制定

美术教学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调整课堂内容,便于让更多的学生去接受基础的知识。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老师和学生要经常进行互动,一般来说,提问是最适用的交流方式。因此提问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智力程度提出难易适中的题目,让学生积极的与教师产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对美术学习兴趣。在课堂提问中,可以让层次低的学生回答一些较为直观的问题;中等层次的学生回答需要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悟性高的学生,提问可以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学生作业的分层设计

美术作业是美术课堂的一种延续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强化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绘画技能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在布置美术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既能让高水平的学生动脑思考又不至于让低层次的学生太为难的作业,保证作业有弹性空间,能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绘画能力。

比如小学美术苏教版课本三年级上《形形色色的人》一课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群,掌握人物的特征,让学生用绘画形式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物造型。该课按分层教学的目标设定如下:低层次的学生能简单画出人的头部、身体、四肢,添加五官,加上简单的发型和衣物装饰即可。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在人体结构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体型(高、矮、胖、瘦),服饰(职业服饰、民族服饰),年龄(幼年、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特点,并可以进行一定的细化、美化。能力强的同学要求达到形似甚至神似,或者作品的创意很独特等。

(五)指导训练的分层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和针对化指导,多关注中等、低层次的学生。对低层次学生,尽可能单独辅导并帮助修改,确保完成基本学习任务,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绘画成果。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努力提升自己,表扬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提升空间。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要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美术知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创作作品,如书法、手工、陶艺……,使学生能重视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

总而言之,分类对学生进行美术指导的时候,要兼顾优生与差生的差距,确保优生提高的同时也要让后进生及时消化吸收知识点。

(六)评价标准的分层

美术评价不是一维的,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维度的评价、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的评价是基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评价准则,能够激发学生不断前进,突破自我获得全面提升。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要考虑学生的作品参与度、构思创意、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给出评定,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丧失创作兴趣,打击学生的心理;也不能全面肯定,让学生自满,裹足不前;而是应该从客观的角度,给出评定,学生的作品是否有进步,在哪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如何能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在提出肯定和否定的同时,也要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学生在鼓励中明白仍有不足,然后能够根据教师的建议更努力发展自己。

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真正走进美术世界,了解美术的表达方式。学生不但喜欢上美术课,而且爱提问,爱请教,他们的绘画水平、美术课成绩以及其他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分层教学的开展给了学生自信,让学生在鼓励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业荣.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理念[J].成功·教育,2012,11.

[2]潘超群.尊重儿童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2.

猜你喜欢
可行性因材施教小学美术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