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基夫
摘 要:美国作家房龙是一位受欢迎的历史学家,也是20世纪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打破了传统地理书籍的写作方式,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第一位。用独特的视角,将地理环境被视为人类的生存背景,探究人类的历史文化。房龙将自然地理规律与人文地理的完美结合,自始至终关注科技、商业、文化、宗教和政治等“人文”的那一面。不仅如此,作者还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人文主义;房龙;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每个地方都有人类历史和故事。我们之前的学习经历是将地理和历史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错误的、知识体系可能支离破碎。不了解因果关系的分析可能会对某些历史事实的理解产生局限或甚至偏见。而在《房龙地理》中,作者首先突出的是不同国家的人的特征,而这些国家的自然地理特点被视为这些人的生存背景进行描述。这种方式有利于我们了解各个国家的个性。房龙从地理角度独特地描述了每个国家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不同人群的人格成因和特征,并解释了人与地理的关系。在介绍基础地理知识的基础上,笔者在自然历史和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人类活动置于地理的基础之上。先行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和地形,进而分析这个国家的特征和民族的个性。分析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国家和民族。
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路径,而历史进程也为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意义。将历史和地理一起研究,相互征引。当我们学习历史或从事历史教学时,要更多地关注史实背后的地理因素,把历史与人类生活和文明发展放在同一个地理环境下考察。
人类进步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地理生态环境的变化,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也会不断发展革新。房龙叙述历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从全人类的视角来审视和叙述,进而拥有了超越地域、宗教和种族偏见的能力。本书首先讲的是人类,其次才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房龙常常将他本人的切身感受融入繁复的历史现象中,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认识可贵的精神,并继承与发扬。他的大量著作都是史论多于史实。
二、“自然地理”的人文主义思想
房龙的叙述语境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发展目标。房龙作为一个矢志不渝的人文主义者坚持全球一体化的自然治理方案,在当时可谓十分超前。再比如作者对于人地关系的描述中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人地关系呈现和谐且充满人文主义的特点,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滋润。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限制并继续突破其限制,使自己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事实上,人类在不断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变换自己。生态平衡在自然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以获取经济效益来牺牲生态效益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背后潜伏的巨大危机。当下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的脆弱。在当今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作者所描述的生态危机早已演着: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水資源污染以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系统问题。而且,这些危机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和进步的首要阻碍。历史事实一再提醒我们,人类应该对地球友好,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大自然最重要的法则就是要求同类之间和谐,并善待彼此。这些法则公正却又无情,大自然无私地向人类奉献,不求索取,这也要求人类必须遵循它的法则以及规律,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房龙心怀对人类及其社会的关注,倡导整个人类世界,乃至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只有团结合作、爱护地球,才能让它生生不息、永远转动。
虽然在现在看来,书中许多地名已经不是原来的名字了。作者反对种族主义,却依旧体现了白人为上的观点。此外作者在讲到中国部分时,没有把中国视为整个中华民族来认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阅读中要注意辨别。但毋庸置疑的是,《房龙地理》仍然是一本十分具有影响力的科普性人文主义巨作。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不去旅行,学地理有什么用?”跟随着这位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和出色的通俗读物作家的笔触,了解人类漫长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昨天,审视今天,期盼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勇军.浅谈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宽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年第21卷第4期
[2]倾听房龙——人文主义地理大师的呐喊——读《房龙地理》有感[J].地理教学,2010年第4期
[3](美)亨德里克·房龙房龙地理[M].北京:文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