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娟
摘要:“讲好山东故事”是在举国上下打造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依托山东文化资源而做出的积极探索,通过科学系统的文化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本文在深入研究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深入研究齐鲁圣贤文化、沂蒙红色文化、山东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中挖掘出符合山东省实际的文化自信建设的对策,讲好“山东故事”,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山东故事;实践路径
一、文化自信下讲好“山东故事”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講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讲好“中国故事”与坚定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坚定文化自信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依托,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文化自信、展现鲜活中国的重要手段。中国故事是坚定文化自信最好的载体,是对中国文化最鲜活、最生动、最直接的表述。同时,中国故事也是中国特色价值观念的外在展现,讲中国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有助于展现、提升国家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展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山东省作为孔孟桑梓之邦,革命精神的重要诞生地,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山东省完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从而为中国故事添彩。
二、文化自信下“讲好山东故事”的总体要求
“讲好山东故事”是在举国上下打造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依托山东文化资源而做出的积极探索,试图通过科学系统的文化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想将“讲好山东故事”落到实处,必须从宏观角度做好整体规划,为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导。首先,“讲好山东故事”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努力吸取齐鲁圣贤文化的精髓,也要不断发展和丰富沂蒙精神,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外来文化,要能从先进的外来文化中汲取养分,也能在平庸消极的外来文化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文化自信,开展文化工作也要发挥中国人不卑不亢、积极乐观的精神。再次,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道路。“讲好山东故事”,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的积极实践,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和山东文化状况,努力开拓具有特色性的文化建设之路。
三、文化自信下讲好“山东故事”的实践路径
(一)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
1.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引导文化道德建设
爱德、诚德、孝德、仁德的“四德工程”是山东省在对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全面践行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做出的积极探索。山东省在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引导,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充分融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为全省人民积极构建精神家园,将“美德山东”与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建设“四德工程”,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引导,处理好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处理好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道德建设与文化、社会进步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四德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我们要以更理性的思维去广泛吸纳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在扬弃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评选活动、宣传活动、教育活动使四德建设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2.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推动文化教育进步
一方面,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与效果。山东省应当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引入到各个教育阶段,从广大青少年抓起,使爱国情怀、优秀品德、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能够在学龄儿童中就开始生根萌芽。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培养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必须依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和安排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育内容,从而切实保证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扩大社会教育的影响范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和广大群众,社区、街道,乡镇、村落,都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工厂、企业都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通过思想道德引导是人民群众建立起“家国情怀”,真正做到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共筑文化自信。
3.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为指导,可以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山东省除了要加强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文化产业的整体化、规模化发展,打造集文化旅游、动漫开发、新闻出版、影视创作、信息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化产业模式以外,还要重视对文化产业管理与引导,一方面要对各种低俗、劣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严厉处罚,以净化文化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帮助广大人民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使群众以更主动、更积极的态度去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文化产品,文化消费要做到不盲从、不浮夸,能够在感知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
(二)做好齐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工作
首先,要建立起完整的齐鲁文化研究传播体系。目前山东省针对文化思想的传播研究,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儒家思想方面,实际上以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还具有更广泛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它们都是山东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当得到重视和保护。要在齐鲁文化普及过程中提高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以及非遗项目的宣传,使山东文化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其次,构建高效的遗产保护机制。山东省一贯比较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采用的“五位一体”保护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力,也被称作非遗保护的“山东模式”。这种集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为一体的非遗保护机制,取得了良好的非遗保护效果。在新的发展阶段,山东省应当将这种保护模式扩大到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的保护中去,使各种文化都能得到高效保护,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存续。再次,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东省要在“齐鲁非遗大讲堂”现有的“1+3+4”人才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传承人的培训管理工作。要为非遗传承人打造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要不断完善包含认定、评审等环节在内的非遗传承人制度,打破原有“终身制”的弊端。
(三)提升讲好“山东故事”的对外交流水平
对外文化交流一直是山东省致力打造的文化建设工程,就目前而言山东省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整体发展较好,特别是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海外交流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像在部分地区和国家举办的“山东文化周”,成功打造了“孔子故乡·中国山东”的文化品牌,孔子文化周、世界儒学大会等专题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以圣贤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使山东这片土地被更多人熟知。要想持续扩大山东及山东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必须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带动作用,使文化产品与版权有更好的输出通道,像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出品的多部影视剧作,不仅在国内掀起了热播狂潮,在海外也获得了大范围的版权销售成绩,这种模式无疑是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对外交流渠道。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挥海外分支机构的跳板作用。2019年5月31日在塞尔维亚设立的中国尼山书屋在贝尔格莱德旅游学院举行揭牌仪式。这是2013年以来设立的全球第38家尼山书屋,书屋数量继续上升,大量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图书通过书屋走向世界,对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法国巴黎成立的《齐鲁晚报》欧洲报道中心,更是借助国外主流媒体渠道迅速打开了海外文化市场。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经典文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发展时期,构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各族儿女都应当在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引导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山东省依托丰富的齐鲁文化,积极转变文化建设思想,在大力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努力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化产业,为实现文化强省目标夯实基础。
注释: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参考文献:
[1]孔艳侠.齐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3):72-74.
[2]彭耀光.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与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J].理论学习,2017(4).
[3]秦国杨,邓小明.新媒体时代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7(23):65-66.
[4]王强,卜颖辉.济南文化景观的地域精神与表达[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4):132-134.
[5]邢华华.王志民: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党员干部之友,2016(2):24-25.
[6]衛志民,陈璐.提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传播能力[J].红旗文稿,2015(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