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朝
渭水河,属长江水系,汉江右岸一级支流,干流总长55.7公里,流域面积414.5平方公里。古称潍水、襄水,发源于南漳县九集镇的七里山。《襄阳府志·山川》记载,潼口(渭水河入汉江处)发源于七里山。清雍正年间的《潼口石桥记》云,水发源于七里山,东流会伏龙洞,水又过丁兰桥,至艾家庄,南绕卸甲山下,抵潼口东南,于城市小河镇入于汉。
渭水河上丁兰桥 孝文化在这里发源
七里山位于南漳县城北部15公里,是国家级隆中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其东接古隆中,西通武当山,北倚承恩寺,南靠水镜庄。森林覆盖率达90%,有黑岩“森林浴”、灵观寺、桃花谷、狮子山、五龙寺、清凉寺6个景区50多个景点,古迹碑刻丰富,天然泉眼众多,奇峰怪石林立,鸟语花香树绿,是鄂西北自然生态保护区。
渭水河就是七里山泉水汇集而成,东南流28公里至九集镇八泉村建有渭水河水库,渭水河水库有两条支流,正北延伸至赵家湾,向西延伸至丁集街。流进八泉村而延伸至丁集街的一段儿,被当地居民称之为八泉水库,因水库底有8个泉眼而得名。水库水质清澈而凉爽,泉水甘甜。
八泉水库全长500米,8个主泉眼段为八泉水库主要部分,约长200米,宽度大约80米,深度平均30米。夏季雨水量多,水库溢满,水位约28米,冬季降雨量较少,水量相对枯竭,水位约10米。
八泉村,是由原八泉村和陈家湾村两村合并而成的大村。东与襄阳尹集接壤,南与宜城小河相邻,西连九集集镇,北接七里山风景区。八泉村、泉水堰村这一带流传《丁兰刻木》之典故。
2009年,南漳县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较为完整的两块碑。一块为记事碑,竖书“孝子桥”3个大字。另一块为功德碑。南漳县九集镇泉水堰村是著名孝子丁兰故里,汉代时期,丁家集人丁兰父母早逝,他时常为自己没有奉养好双亲而遗憾。于是他木雕父母像,虔诚地供在正堂上,早晚请安,供奉食物。凡事他都和木像商议,尽心侍候,从不怠慢。此事便成为二十四孝之一“刻木事亲”的故事。后人为了纪念他,修有丁兰桥,后改为“孝子桥”。孝子丁兰墓于2006年9月12日被南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清同治版《南漳县志》载:“刻木谷县北六十里,汉孝子丁兰故居之所,……北至隆中不二十里……祠、墓皆在南漳。”清光绪版《襄阳府志》也明确记载:“丁兰桥距(县城)七十里。丁孝子祠在县东六十里,刻木谷在县北六十里。”因1958年在这里修了渭河水库,丁兰墓、孝子桥均被水淹没。2009年,南漳县文体局专门走访多人,终于找到两块孝子碑,摸清了孝子桥、孝子墓的有关情况。据介绍,两块碑较为完整。记事碑高194厘米,宽75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记载汉孝子丁兰故事闻名于世,以其名过于直白,有不敬之嫌,明嘉靖时又重新伐石立碑,将原来“丁兰桥”改为“孝子桥”,并立碑于桥左。功德碑高148厘米,宽72厘米,厚18厘米,题额自右至左横书“永垂不朽”四个大字,正文自右至左竖书。主要记载孝子桥的位置、重修原因和修桥时捐款人员名单及数额等。落款时间为乾隆癸卯年(1743年)季冬上浣(上旬)。
襄阳南漳是荆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故事的源头地,也是孝文化的发源地。被列入中国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之一的汉代孝子丁蘭故乡就在今南漳县九集镇泉水堰村,虽然修水库时淹没过,但经过抢救,现遗址、遗迹尚存。有孝子谷(亦称“刻木谷”)、刻木观、孝子桥、孝子丁兰墓等,紧邻的丁集街(过去为丁集乡,后来为九集镇丁集办事处)就因丁兰曾在此居住过而得名。
渭水河边古遗址 古襄阳在这里发祥
渭水从渭水河水库西南流出,在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鲁衙村呈直角东拐向东流去,过了二广高速的渭水河大桥,至艾家庄向东南环绕于卸甲山,便到了欧庙镇邹家湾村。
邹家湾村,濒临渭水河北岸,焦柳铁路和207国道穿境而过,邹家湾(简称邹湾)是经国家考古部门认定的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古遗址,受到各级考古及历史文化界的重视。
邹家湾南临渭水,北靠卸甲山,当地有“南水北山定襄阳”之说,现在的七八十岁的老人们称这里为“襄阳村”。
卸甲山,东距欧庙5.5公里,东南距邹湾古城遗址2公里,为土山小阜的一座“孤独”之山。阜顶平坦宽阔,高出周围地面10~15米,阜顶上西北高东南低,与渭水河走势相同。在顶面上放眼四周,真有一望“众山小”的感受,不过都是平坦的沃野良田,它是这一块的“制高点”。卸甲山面积500~600亩,适宜树木生长,是古代军事要塞、屯兵之地,也是兵家争夺之地。
卸甲山四周都是平坦的良田沃土,只是在6公里外的北方才能见到隐约的黄龙观后的歪头山。考古人员在卸甲山发现一处春秋中后期至汉代的大型墓地,出土了60多件文物。
据《襄樊文物普查资料》记载:“邹家湾古遗址包括邹家湾和马岭两处遗址,早在1957年,文物普查单位就曾对邹家湾遗址和马岭遗址进行过普查。后被襄樊市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竖有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邹家湾遗址就是邹家湾村东头的一个土岗子,这个土岗岗梁上有很多古陶片,古瓦砾也遍地都是。据此推测,这里应该是一个历史文化含量极为丰富的古人类聚居的城。
邹家湾村位于邹家湾古遗址土丘西的一条岗丘地上,焦柳铁路将古遗址和邹家湾分为东西两处,古遗址南部也被铁路分成东西两部分,但西部面积较小点。
据调查,古遗址土岗子上没住过人,只在上面种地,现在的土岗子因取土、平地等变得比以往小多了。岗子南头是兴国寺,庙很大,有几进殿。1924年修襄沙公路时庙被拆了。古遗址流传叫“寨子坡”,这里很早以前不叫邹家湾,叫“襄阳村”,住的人家也是从汉江河对岸搬过来的。
潼口位于渭水河北岸的207国道东侧,再往南一点就是秦置宜城县(今宜城市)与襄阳县(今襄州区)的交界。潼口街南至今还保留了一个古老的小地名,它就是老百姓称呼了上千年的“扎马营”。
邹家湾东南的潼口因渭水河在此入汉水而得名,有古名“龙口”之说。潼口在秦汉时是皇家御用驿站,驿站附近设有供驿员喂马专用场叫“扎马营”。潼口与邹家湾古城应是城与市的关系,是邹家湾古城对外交往与物资进出口的门户与关隘(水、陆)。这可以从以往潼口古码头的“往来行舟、百舸争流”的景象来看,水陆昌盛一时的古潼口的历史价值之所在,扎马营恰好是这一漫长时期的为部队屯养马匹或供驿站厩马的场所或驻军安营扎寨之马匹喂养之地。自古以来潼口均处于交通要塞之地,据记载,自清朝以前均在此设驿站,所以,潼口之扎马营地名广为流传也不足为奇了。
襄阳有两个邹湾,一个是渭水河源头的南漳县九集镇邹湾,再一个就是渭水河下游的古城遗址所在地,现襄城区欧庙镇的邹湾。它可能是“襄阳村”连名带府搬到“北津戍”之后又重新起的地名,现在为避免雷同,学名则叫“邹家湾村”,当地人仍然叫邹湾。
襄阳有两个古襄水,现在的宽不过10米,并且从汉江抽水流通的南渠(襄水)也许就是北津戍变成襄阳城之后,人们为了寻求襄阳城的来历而重新安置的。
古襄阳村为何转至北津戍,并且是从“山南水北”之阳地转入“水南山北”之阴地?或许与卸甲山的山形有关,即便渭水河在邹湾古城遗址南部是环绕而行,这也只能说水如金带环抱,而山则太孤太小,所以转至南有岘山,北有汉江之地。至于襄阳之名由来,因是移来之名,所以很多著述都以岘山脚下的古襄水在城之南而谓之襄阳。至于这种说法切不切实际,符不符合风水要求,以及古时是否有重大的地理变化,则是我们现代人无法评说与衡量的了。再或许,从渭水河水库之南、渭水之畔的赵山村三步两道桥处的国家考古确认的新石器时代人聚居地,即屈家岭时期古遗址,到卸甲山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再到邹家湾古遗址,还有清乾隆年间搭建在秦置古驿道上、渭水河上的潼口古木桥。还有欧庙古城堡,清乾隆时襄阳县举人著名官绅、嘉庆初时丁忧在家的梁友谷为抵抗白莲教起义军,在其他当地士绅赞助下,几乎倾家荡产修建了一座古城堡。据说该城周长48里,规模比襄阳城大得多且城门高大,与襄阳城互为掎角之势,成功抵御过白莲教、红巾军等起义军的多次强攻,保护乡里十余万人,成为一时之典范。20世纪50年代城堡犹在,呈东西向长方形分布。20世纪80年代實测基址周长11.8公里,外环一周城壕,实际周长与襄阳城差不多大。似乎就是一部完整的几千年人类进化史,邹家湾古遗址,它似乎又不是古襄阳村,而是供人们研究襄阳历史文化的一则重要依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