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

2019-10-30 02:57张文君王瑞荣孙爱玲于凯杜艳红窦德强方向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共育鸭子水稻

张文君 王瑞荣 孙爱玲 于凯 杜艳红 窦德强 方向前

摘要    本文从水稻栽培技术、鸭子养育技术2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以期有效推动稻鸭共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户开展生态种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鸭子;共育;生态种养技术;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1;S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21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是一项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新技术。应用此项技术能够增加土壤养分、防病虫、除草、发挥中耕浑水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刺激作用,达到省工降本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效果[1-2]。特别是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生产出的稻米和鸭产品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效益农业。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第二松花江上游、长白山龙岗山脉北侧。桦甸市属半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水田面积7 500 hm2。在稻作区生产“绿色”和“有机”稻谷的稻田,可以推广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模式。现将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简介如下,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1    水稻栽培技术

1.1    田块和品种选择

为了减少人为干扰、保护雏鸭安全,选择环境比较安静、地势平整、水源充足、排水条件较好、没有污染的稻田[3]。优质水稻品种是稻鸭共育成功的关键,要选择株高110 cm左右、茎粗叶挺、分蘖力强、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如通禾99、通禾886、通禾816等。

1.2    播種育苗

播种至出苗应在床面覆膜密封保温,防止冻害。出苗85%时揭膜。出苗后白天棚内温度控制为20~25 ℃,最高不能超过28 ℃,夜间不低于6 ℃,三叶期后转入自然炼苗,外界气温超过18 ℃时昼夜通风。

1.3    移栽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10 ℃时开始插秧,一般在5月中旬,插秧深度2 cm。为了便于鸭子在田间活动,插秧株行距为30 cm×20 cm,每穴栽植3~5株。

1.4    水肥管理

2.5叶时控制水分,如床面干裂或叶片打卷可适当浇水湿润床土,2.5叶后不能断水,钵育苗每天至少浇1次透水。采用浅水灌溉,水层3~5 cm,不能排水晒田。水稻收获前7~10 d断水。秧田缺肥时,1.5叶和插秧前4~5 d施硫酸铵3.5 kg/hm2,兑水3 000 kg/hm2,在浇水前喷施,然后用清水冲洗1遍,防止烧苗。耙地前施生物肥1 500 kg/hm2,不施化肥和农药。

1.5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立枯病,用立枯一次净1 g/m2兑水1 kg/m2浇苗床,或用保秧灵1 000~1 200倍液喷施。播种后,苗床用60%进口丁草胺0.3~0.4 g/m2或丁·扑乳油0.45~0.50 mL/m2,兑水150 g/m2喷雾封闭除草,然后覆膜。

1.6    适时收获

当95%以上的稻粒成熟变黄,或穗轴有1/3变黄时,即可收获。

2    鸭子养育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的本地鸭或专用鸭,成鸭后体重为1.5~2.0 kg,注意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肉食鸭。

2.2     孵鸭

雏鸭在北方春季直接放到田间常因气温过低而导致死亡,因而孵鸭时间早于放鸭时间25~30 d,孵鸭后应在室内喂养一段时间。在室内喂养时,设置1个10 cm深的水池,面积以雏鸭数量而定。让鸭雏在水中锻炼,为了使雏鸭形成条件反射,选择用叫声、吹哨等方式中的一种训练雏鸭,便于雏鸭放到田间时容易呼唤喂食。

2.3    放鸭

放鸭时间不能过早,插秧缓苗后可放鸭。在6月10日以后稗草长出,选择晴天在10:00以后放鸭。鸭放到田间后,不用人工看守。放鸭数量应当适宜,平均放鸭密度为150~180只/hm2,母鸭、公鸭按1∶4的比例放养,以便增强鸭在田间的活动能力[4]。

2.4    喂食

一般每天晚上喂食1次自配的精饲料。鸭饲料中禁止添加化学成分和激素类的物质,以保证鸭和稻谷符合产出的“生态鸭”和“绿色稻米”要求。喂食过多鸭子吃草少、不活动,达不到除草效果,因而早晨和中午不喂食。后期鸭子大而草少,出现鸭吃不饱的现象,应当适当添加一些青菜和精饲料,增加喂食次数,加速鸭生长,从而有效提高商品价值[5]。

2.5    搭建田间设施

在放鸭前,为了防止鸭子跑丢或被黄鼠狼、老鼠等天敌侵害,放鸭田块周边用高60 cm的细眼尼龙网或细铁丝网围合,注意围网底部要压实封严,一般用400 m/hm2左右即可。在田埂上或稻池边的空地上建1个小型鸭棚,作为晚上和雨天鸭群休息和避雨的地方,鸭棚面积按照每10~12只鸭需要1 m2比例而定。棚底要用木板铺地,棚三面和顶部要用塑料布密封,防止棚子进水,但是棚子不能盖得太严密,过严通风较差、气温高,鸭子不愿进棚,棚子的背风处要开小门。鸭子胆小,每天放鸭或喂食时不要惊动鸭子,不然容易造成其聚堆不吃草。

2.6    收鸭

在水稻抽穗后灌浆初期收鸭,防止成鸭吃稻穗,避免造成水稻减产。收鸭后母鸭育成蛋鸭,公鸭出售。

3    参考文献

[1] 周梅妹.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J].农技服务,2011(5):15.

[2] 陈俊义,杨东平,解平,等.稻鸭共作技术实践[J].上海农业科技,2006(2):65.

[3] 石润保,邓建中,陈志云.“稻鸭共作”役鸭饲养管理[J].农业装备技术,2005(1):66-67.

[4] 顾秋丽.察布查尔县有机水稻稻鸭共作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8(7):243.

[5] 崔岭,张红叶,方怀信,等.响水县稻鸭共作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17(35):20-21.

猜你喜欢
共育鸭子水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水稻种子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鸭子
一头鸭子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