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19-10-30 02:57张静张爱仙刘晶李晔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药剂

张静 张爱仙 刘晶 李晔

摘要    为了筛选出对小麦条锈病有较好防效的药剂,特选择4种药剂开展了药效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对小麦条锈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效果较好的有38%氟环唑悬浮剂和28%三唑醇可湿性粉剂,第3次药后14 d防效均超过了87%。

关键词    药剂;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2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是山东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400万hm2以上,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重大。目前,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一类重要的病害,其病原菌生理小种有高度的变异性,可导致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丧失抗性[1]。近些年来,受到异常气候等的影响,小麦条锈病逐渐成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中的一类主要病害,一般可导致小麦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的可造成小麦减产幅度超过20%。在小麦条锈病的防治药剂选择上,如果长期选择某种或者某一类杀菌机理一致的药剂,则病原菌的抗药能力增强,对防治效果也会有显著的影响[2]。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较好的药剂,特选择不同的药剂开展了防效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聊城市周边郊区的某小麦田内进行,总面积约2 hm2。试验田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玉米,总体肥力条件中等以上,小麦生长态势良好。试验期间天气晴朗,有微风,温度10~33 ℃,未出现恶劣天气,总降水量在42 mm左右。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包括38%氟环唑悬浮剂、48%多菌灵悬浮剂、28%三唑醇可湿性粉剂、45%氟硅唑乳油。此外,还需要当地小麦常规管理中所需要的肥料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38%氟环唑悬浮剂240 mL/hm2、48%多菌灵悬浮剂825 mL/hm2、28%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75 g/hm2、45%氟硅唑乳油120 g/hm2、清水对照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小区排列方式随机,每个小区周围设保护行,小区的面积约为30 m2(5 m×6 m)。

1.4    试验方法

麦田内的管理除了试验设计的防治药剂有所不同外,其余田间管理保持一致,试验期间未喷施过其他药剂[3-4]。小麦播种时间为2017年11月5日,采取条播的方式,播种量112.5~187.5 kg/hm2,播种时施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7 t/hm2、复合肥 375~450 kg/hm2作为底肥,分蘖期中耕除草1次。2018年4月12日小麦抽穗,小麦条锈病呈点片发病,此时按照试验设计的药剂类型及用量进行第1次喷药;4月19日小麦处于扬花期,小麦条锈病开始普遍发病,进行第2次施药;4月26日左右时小麦田间刚灌浆,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流行发生,进行第3次喷药。要求对准小麦植株喷施,确保喷施均匀。施药器械选择工农-16型背负手压喷雾器,各种药剂的兑水量为540 kg/hm2[5-6]。

1.5    调查方法与内容

在第3次喷药后7、14 d分别进行小麦条锈病的田间调查,每个小区内对角线上取5点,每个点选择小麦植株25株,每株植株上调查上部的3片叶,总计每个小区调查叶片数375片,统计每片叶片上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级别,按照公式计算出每个处理的病情指数(3次重复小区取平均值)、防治效果。病指、防效的计算公式:

小麦条锈病发病级别的判断标准:没有发病即为0级,1~8级分别表示叶片上条锈病菌夏孢子的面积在叶片总面积中占比为低于1%、1%~5%、5%~10%、10%~20%、20%~40%、40%~60%、60%~80%、80%~100%[2-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

试验期间,经过观察发现,几种药剂处理下小麦植株田间生长发育正常,与清水对照区相比,均未出现药害等不正常情况。

2.2    不同药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

第3次施药后的7、14 d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药剂喷施3次后,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有所差异,38%氟环唑悬浮剂240 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7、14 d的病指分别为1.62、1.92,防效分别为88.28%、92.37%;28%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75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排第2位,施药后7、14 d的病指分别为2.57、3.21,防效分别为81.40%、87.24%;45%氟硅唑乳油120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排在第3位,施藥后7、14 d的病指分别为3.81、8.76,防效分别为72.43%、65.17%;48%多菌灵悬浮剂825 mL/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差,施药后7、14 d的病指分别为5.36、10.34,防效分别为61.22%、58.89%。

3    结论与讨论

选择了4种不同药剂进行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喷施药剂3次之后,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有所差异,但是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以38%氟环唑悬浮剂 240 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第3次施药后14 d时防效超过了92%;其次是28%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75 g/hm2,第3 次施药后14 d时防效超过了87%。这2种药剂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可以在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中进行推广应用;另外2种药剂的防效相对较低,能否推广应用还有待于来年进行产量等方面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邬蓉.三种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J].农村科技,2016(5):43.

[2] 胥岩,王海光,马占鸿.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效果的研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苏州: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

[3] 陈雪荣,高慧,陈世敏,等.45%硫磺三唑酮对小麦条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88.

[4] 贺勋,曾鉴东,杨怡梅,等.防治小麦条锈病常用高效农药的使用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7(3):51.

[5] 罗来芬.不同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药效试验报告[J].吉林农业,2015(23):67.

[6] 寇长福,陈浩,刘元元.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条锈病防效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144-145.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药剂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无题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