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地区羊肚菌栽培技术

2019-10-30 02:57陈洋王学瑛黄显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

陈洋 王学瑛 黄显龙

摘要    羊肚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菌菇,近年来市场需求逐渐增大,探索其栽培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一条新的增收途径。根据宣城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笔者结合实践,对羊肚菌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栽植、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羊肚菌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栽培;管理;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S64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099-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 Fr.)俗称羊肚菜、羊肚蘑,菇盖表面凹凸不平,因形态酷似羊肚(胃)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1]。羊肚菌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甘寒无毒,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等功效。野生羊肚菌大多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分布于我国河南、陕西、甘肃等地。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羊肚菌被研究驯化,开始人工种植,成为栽培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

羊肚菌适宜在土壤湿润或降水量较多且容易保湿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其中,菌丝生长阶段,土壤或栽培基质含水量以45%~65%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以80%~95%为宜。在菌丝生长和菌核生长阶段,羊肚菌不需要强光照,有部分散射光的条件最适宜菌丝的生长发育,光照强度以600~1 000 lx为宜;要避免菌丝生长过程中有强光,否则会抑制菌丝的生长[2]。羊肚菌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温度不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5~22 ℃,進行有氧呼吸;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为8~22 ℃,通常不超过15 ℃时品质较好。现结合笔者栽培经验,对羊肚菌的栽培技术进行简单的总结。

1    土壤选择

羊肚菌种植适合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含砂量高的土壤,同时要求保证水质无污染、农药残留低。一般选择在种植前半年内和栽培过程中未使用过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地块,以保证土壤的安全性。宣城地区山林较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栽培羊肚菌。

2    菌种选择

应保证菌种来源安全可靠。羊肚菌的菌种是由技术服务单位——深圳市华大农业研究院提供,一般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即可直接播种;但需注意剔除感染菌种,若局部病菌未扩散可以去除后再使用。

3    整地做畦

耕地前撒施生石灰750 kg/hm2,在杀菌的同时提高土壤pH值;然后用深耕机将大田翻1~2次,深度达到20 cm以上,并利用旋耕机将田间表土打碎,保证耕地内基本没有超过拳头大小的土块,再经太阳曝晒杀菌3 d,即可开始做畦。做畦时,先用石灰粉按厢面宽1.4 m标示位置,然后用起垄机开沟起垄,人工调整做平畦面,同时人工剔除大块石头等杂物。

4    理沟播种

在距畦面边缘20 cm处用锄头理出3条宽10 cm、深10 cm的播种沟,将菌种开袋揉碎后均匀撒到播种沟内,覆土时,用钉耙直接来回勾动厢面的土壤即可,要求覆土厚度不超过3 cm。播种后浇1次透水(即厢面可以明显看到水溢出到沟内,但不能长期积水),促使初生菌丝迅速生长发育;然后用黑色地膜覆盖,黑色薄膜与厢面同宽,覆膜可有效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杂草生长。

5    搭建遮阳网

羊肚菌生产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光照强度不仅影响前期菌丝的发育生长,也影响后期出菇后的菌菇品质。因此,生产过程中选择遮阳率较高的遮阳网,规格为6针、8 m宽或12 m宽。搭建的遮阳网棚高度为2 m,四周用铁丝拉线绷直,立柱需要高2.5 m,用打孔机打孔,深0.4~0.5 m,每4 m立一根立柱,要求搭建好的遮阳棚坚固且内部方便人员操作。

6    搭建小拱棚

宣城地区羊肚菌在11月中下旬种植,温度在20 ℃左右。当温度在5 ℃以下时,可采用搭建小拱棚来保温。实践栽培中,采用1.8 m长的竹弓子,按照间距80 cm插入土中,拱棚距畦面的高度为42 cm,在拱面上覆盖宽度为2 m的保温膜(6丝),用土压实;但不要过于严实,注意通风透气,保证棚内氧气量充足。

7    营养、水分管理

一是放置营养袋。当羊肚菌的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需额外添加营养保证菌丝的营养需求,通常通过在厢面上添加营养袋的方式来实现。生产中,待到厢面形成乳白色“盐霜状”晶体孢子层时,表示羊肚菌菌丝已进入栽培的富集状态,可以摆放营养袋。营养袋摆放的标准是22 500袋/hm2,每厢面摆3排营养袋,间隔0.5 m。若厢面较大,可增加营养袋的排数,摆放原则为分散、错落。用小刀在营养袋的一面划出切口,使其充分与土壤接触,保证营养成分正常供应运送。二是水分适宜。冬季宣城地区雨雪天气较多,加上小拱棚、黑地膜的保湿作用,土壤正常湿度在70%以上,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浇水。若厢面土干燥,要及时浇水,保证羊肚菌对水分的需求。进入出菇期后,切勿往厢面上直接浇水,可采用沟内灌水的方式增湿[3-4]。

8    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出菇期间的主要虫害是蛞蝓。蛞蝓严重影响羊肚菌的生长,建议采取物理防治和人工捕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9    收获

羊肚菌的采收标准为菌帽褶皱完全或者将要完全打开,菌帽的颜色由黑色、浅黄色变成黑褐色,菌柄为白色。一般在菌帽5~7 cm时即可采收,采摘要求柄长1 cm、无泥脚。采收时,用手指捏住菌柄基部位置轻轻扭转取出,然后用剪刀剪去含土的部分,注意保持清洁,利于提高羊肚菌的商品价值。

10    参考文献

[1] 朱斗锡.羊肚菌人工栽培成功[J].中国食用菌,1993(4):46.

[2] 易文林,李喜珍.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4(9):18.

[3] 何培新,刘伟,蔡英丽,等.我国人工栽培和野生黑色羊肚菌的菌种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3):26-29.

[4] 王震,王春弘,蔡英丽,等.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16(4):87-91.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