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019-10-30 02:57李侠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李侠芳

摘要    大豆是皖北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科学种植大豆、发展大豆产业对提高大豆质量与产量、提升农民经济效益、保障我国食用油的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皖北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其他自然因素,因地制宜,从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与存储等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皖北地区夏大豆种植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夏大豆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03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大豆营养价值丰富,在工业和畜牧养殖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皖北地区夏大豆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品种特性、地域、气候、传统种植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大豆的产量较低,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如何通过有效高产栽培技术,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大豆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促进大豆持续稳定增产,是皖北地区科学、合理发展大豆产业的关键。

1    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

选择种子时,要选择已在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审定合格,同时适合淮北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高抗性、高产、稳产优质专用夏大豆品种。参照技术标准,应从生育期95~110 d、株高80 cm左右、单株结籽60~90粒、单株分枝2~3个等方面进行选择;以有限植株结荚、紧凑株型为主,无限结荚、收敛株型为辅。主要品种包括皖豆28、皖豆24、徐豆16、豫豆25、齐黄34、中黄13、阜豆9号、冀豆17、中黄37、荷豆13、荷豆19、齐黄34、圣豆5号等。要求所选种子色泽统一、籽粒圆润、饱满、无病粒和霉变。

为促进种子后熟,可在播前晒种7~14 d,用多菌灵溶液浸种,并用钼酸铵溶液7.5 kg/hm2拌种,增强种子发芽率。为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3%拌种;为防止大豆根腐病和病毒病的发生,可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拌种要随拌随播,拌种后种子放置不宜超过24 h[1]。

2    适期早播

为提高夏大豆播种质量和产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墒情,在麦收后及时造墒播种,一般要在6月中旬前播种完毕。若遇到连阴雨天气,需等到墒情适中时再播,避免缺苗断垄。为保证出苗整齐,可采用机播、精量点播等播种方式,行距40~50 cm,一般宽行距50 cm左右、窄行距25 cm,播种深度3~5 cm,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2]。

大豆密植与品种特性和肥水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大豆齐苗后第1片复叶展开前,及时开展中耕间苗、密植等工作,剔除畸形病苗、弱苗、小苗、疙瘩苗及多余幼苗;当2个对生单叶展开时间苗,除去行间杂草、松土培根,第3片复叶展开时开始中耕间苗,起到提高地温、调节植株田间位置、壮苗、齐苗和增产的作用。若植株生長过旺,群体过大,可适当深中耕伤根,以控制植株生长。对于植株矮小、生长势头差的品种,应提高大豆播种密度,大豆播种密度标准为15万~18万株/hm2。

3    肥水管理

结荚鼓粒期后,夏大豆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出现叶黄、长势弱、花荚脱落等现象。为此,应合理管控肥水。在播种期,施有机肥,结合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机械一体化开展,促使其缓慢分解,以保证土壤肥效长久,起到保花保荚、增加粒重、减少瘪粒、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在初花期(7月15日前后),可施纯氮肥60 kg/hm2左右、磷肥45 kg/hm2左右、钾肥30 kg/hm2左右;若豆苗较弱、土壤瘠薄,追肥时间应适当提前,以促进营养生长、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反之,不必追氮肥,避免豆苗徒长和倒伏现象发生。在花荚期,16:00左右用尿素10 kg/hm2、硼砂1.5 kg/hm2、钼酸铵400 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进行追肥[3]。

大豆开花期至结荚期,若降雨量少,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而此时因生长特性,需水量高,吸水迅速,应及时灌溉。为避免温度高低差而引起落花、落荚,灌溉时间控制为10:00—16:00,但切忌漫灌。阴雨天气应提前做好排灌准备,防旱防涝协调进行[4]。

4    病虫草害防治

夏大豆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病毒病、灰霉病、紫斑病等。在防治上,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与玉米轮作,播种时增施磷、钾肥,播种前用50%福美双拌种,延长侵染期;其次,深耕除草,阴雨天注意排水,并及时拔除病株,带出大豆种植区深埋,在病株四周撒生石灰消毒。夏大豆虫害以蚜虫、造桥虫、胞囊线虫、红蜘蛛、甜菜夜蛾、豆杆黑潜蝇、豆荚螟、食心虫等为主。在防治上,可与禾谷物轮作1~2年;或用阿维菌素防治甜菜夜蛾,兼治蚜虫、红蜘蛛、造桥虫、豆杆黑潜蝇等;在花荚期,用3%甲维盐喷雾防治豆荚螟、食心虫及其他叶面害虫。

豆田除草以人工中耕除草为主,出苗后至封垄前,最好中耕除草2~3次,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也可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工作,在大豆出苗前,用40%乙草胺乳油1 400 mL/hm2+20%豆草隆可湿性粉剂60 g/hm2兑水700 kg/hm2喷雾封闭除草;或在大豆出苗后2~3片复叶时,用11%精喹禾灵乳油550 mL/hm2兑水700 kg/hm2均匀喷雾防除单子叶杂草,应用26%氟磺胺草醚500 mL/hm2兑水800 kg/hm2均匀喷雾防除双子叶杂草。

5    适时收获与储存

大豆鼓粒后期,植株逐渐发黄,叶片脱落,豆荚呈现褐色或黑褐色,之后茎杆逐渐变褐,叶柄全部脱落,籽粒与荚皮分离,摇动豆杆发出响声,大豆进入完熟期,可适时收获。

大豆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2%时,可入库储存。此时,大豆手感光滑,质感强,用牙可咬成3~4瓣。

6    参考文献

[1] 吴金灵.利辛县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57-58.

[2] 陈修奇,陈兴庆,刘西超.皖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9.

[3] 杨秀红,齐天宝.我国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发展的现状[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7-9.

[4] 吕林涛.漯河市夏大豆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8(2):35-36.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