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晨,凌雅燕,2
(1.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2. 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随着我国体育学学科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在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愈益凸显。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体育学领域,大多数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注重‘自上而下’的角度进行研究,较少有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进行的‘自下而上’的思考,更缺乏对‘人’本身的行为及其逻辑的关注”[1],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体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拓展。“体育人类学因其‘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及其‘自下而上’理论视角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体育学研究过于注重‘事’而忽视‘人’的不足”[1],其倡导的文化整体观和跨文化比较,意在从小事件窥探大社会,可以帮我们摆脱体育学(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自上而下”、“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的思维定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将有助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繁荣体育学研究。然而体育人类学作为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在学科发展初期,课程建设在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1世纪以来,随着体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中国一些大学开始将体育人类学纳入课程体系中。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体育院系在推进,部分高校人类学系也开设“人类学的体育研究”选修课或专题。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在胡小明的带领下,先后开设了本科、研究生的体育人类学课程,并于2001年开始招收体育人类学博士研究生。随后,广州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本科生的体育人类学(选修)课程。但调研发现,到目前为止体育人类学课程开设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学校开设时断时续,正在开设或曾经开设过的仅华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少数几所高校,且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少交流,这对课程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以搜集到的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广州体育学院6所高校的教学大纲和课件为依据,结合访谈和问卷对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以期为体育人类学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表1 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
学校课程目标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与研究生) 本科:识记人类学、体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理解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理解改变身体运动方式的生物学基础;了解人类的原始体育和了解近现代体育的诞生;识记、理解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发展与民族体育的关系;能综合运用人类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了解、理解竞技的起源,能综合分析人种与竞技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此应用的价值判断;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体育对健康的作用,以及健康对人的重要意义。研究生:掌握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研讨这些理论对体育现象研究的启迪;研讨体育人类学研究的概况、现状和动态,思考体育人类学研究的未来;思考和研讨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以及对田野调查素材的整理。广州体育学院 学生能够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中去分析近现代自然环境中人体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类不同种族的体质差异在体育和竞技中的表现;利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手段,弥补以往研究工作中视角的狭窄,拓宽研究视野。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整体把握这些知识,调节和控制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央民族大学 学生了解体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基本掌握运用人类学方法对体育开展研究,撰写田野日志、体育人类学小论文。中山大学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体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了解人类的体质和文化的发展与体育的起源和进化的关系;了解人类的体育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体育人类学的理论分析当代竞技和体育发展规律。华中师范大学 通过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在体育原理方面,建立全面认识体育的新视角;在民族体育方面,深挖和弘扬人类传统文化遗产;在竞技方面,摆脱竞技体育单纯追求人体极限的误区。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来体育的发展轨迹。厦门大学 (研究生)掌握体育人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了解体育人类学的概念、发展史、研究方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探索体育领域中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研究扩展新的视野。
课程目标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调查显示(见表1),不同的高校在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表述上虽略有差异,但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课程目标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了解人类学、体育人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②掌握和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开展研究;③用体育人类学的理论分析民族体育、竞技和体育发展规律。其中开设研究生课程的为华南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课程目标更加强调对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视运用体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体育研究,尤其是合理掌握和运用田野调查法,如“掌握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研讨这些理论对体育现象研究的启迪”“思考和研讨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以及对田野调查素材的整理”等。在我国对体育学研究生要求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体育学基础和规范的学术训练,能承担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和在体育机构从事业务管理的专门人才。”[2]上述研究生课程目标正体现了我国对体育学研究生需接受规范学术训练的人才培养要求。然总体而言,各个高校的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在对学习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上体现得略有不足。体育人类学十分强调以“人”为本位,主张依赖实证的手段去彰显人文精神[3],在课程目标设置当中应对此有所体现。
表2 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教材
学校教材参考书目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与研究生)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胡小明:《体育美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2.胡小明等:《民族体育》,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3.席焕久:《体育人类学》,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研究生)广州体育学院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3.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4.王铭铭主编:《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本尼迪克特著,晏榕译:《菊花与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6.爱德华·泰勒著:《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熊晓正:《新中国体育60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8.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年9.费孝通:《走出江村》,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10.薛毅:《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11.贾磊磊:《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观—中美文化论坛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2.邢莉:《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13.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山大学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陈华:《传统体育与人类的适应性———因纽特等民族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华龄出版社,2005年2.胡小明:《民族体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吕继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4.KendallBlanchard:《TheAnthropologyofSport---AnIntroduction》,Bergin&Garvey,1995年华中师范大学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2.周大鸣、乔晓勤著:《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4.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容观琼著:《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厦门大学(研究生)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2.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王跃:《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4.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物出版社,1996年5.罗伯特·埃默生等:《如何做田野笔记》,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目前,我国体育人类学课程教材出版还较少,现总共出版了6个版本的体育人类学课程教材。最早体育人类学课程教材为1999年胡小明先生出版的《体育人类学》[4]一书,其后2001年席焕久的《体育人类学》[5]、2005年饶远、陈斌等的《体育人类学》[6]、2005年胡小明的《体育人类学》[7]、2009年王跃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8]以及2017年改版的胡小明先生的《体育人类学》[9]相继出版。根据调查显示(见表2),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主教材现主要以胡小明先生与陈华先生合著的2005年版的《体育人类学》教材为主。胡小明先生作为我国体育人类学学科的奠基者,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在体育人类学领域具有较大科学性和权威性,其编著的教材与当前体育人类学主要研究领域紧密联系,课程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简明易懂,在体育人类学刚刚兴起之时,适用于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基础教材,因此被各个高校教师所采用。各高校选用的体育人类学课程参考教材则较为丰富多样,主要为与人类学和民族体育相关的经典著作、方法(论)书目、基础知识教材等方面书籍。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科的理解和授课需求进行选择,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对课堂学习内容形成有效补充。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教学大都依托特定教材进行授课,因使用相同的体育人类学课程主干教材,在本科阶段几所高校体育人类学授课内容大体相似,主要为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人类学的概念与分支学科、人类学的理论流派、体育人类学的兴起)、第二章体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人类的发展阶段与体育形成、第四章民族体育与文化、第五章竞技与人类学、第六章体育与人类的发展。而相较本科生课程而言,研究生课程容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更加注重理论前沿或实践问题。如华南师范大学课程内容在涉及基本理论的知识时,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人类学的学术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启迪。在涉及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内容时要求“研讨选择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点社会文化特征和时空分布;研讨田野调查进入的基本常识在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等”,厦门大学则主要依据“体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体育与仪式、体育与身体等”各个理论前沿研究专题进行授课。此外,因高校教师在给研究生授课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大多数研究生课程并不依据特定的教材章节进行授课,教师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研究方向以及对学科的理解拟定教学大纲和课件进行授课。故同一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在各个学校呈现出“百花齐放”景象,华南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的体育人类学研究生课程便是如此。但主要课程内容也有相似之处,如均重视学生对人类学、体育人类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并用这些理论进行体育研究;十分重视学生对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等。
体育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至今已逾30余年。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人类学在体育学和人类学学科中逐渐崭露头角并确立了自己学科地位,但在关系到其后备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却并未受到有效重视。
表3 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类型与学时分配
学校课程类型学时华南师范大学专业选修课18广州体育学院专业选修课36中央民族大学全校公共选修课36中山大学专业选修课(人类学)36华中师范大学专业选修课32厦门大学专业选修课16
调查得知(见表3),体育人类学课程在高校中,主要以在体育院系中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为主要形式,部分高校人类学系也开设体育人类学选修课或专题。本科生课时大都为36学时左右,研究生课时为18学时左右。从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那里了解到,此课程在本科生中开设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在给本科生授课时存在课时挤压、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学院不重视等方面原因,开设过此课程的部分高校陆陆续续停止了这门课程。与此相反的,据授课教师反映,在研究生当中授课时,此门课程授课状况较为理想。由于研究生课程安排较为自由,较少存在挤压其他课程课时的情况。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也表示出了很大兴趣,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当中去。但在课时上,研究生课时大约18学时左右,体育人类学作为从体质和文化角度全面研究人类体育活动的学科,其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研究生课时过短,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课程知识和进行教学实践。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影响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体育人类学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大部分皆为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数篇体育人类学研究学术成果或出版了相关学术专著的多年从事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在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5年以上的教龄,副教授及教授级别)不仅自身长期从事课程教学和体育人类学理论研究,并且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研究活动,拥有十分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能够很好地从事体育人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指导教学实践。基于体育人类学课程自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大部分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时常根据自身的田野调查经验和课题,向学生讲解案例,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但因体育人类学作为新兴学科,在全国高校从事此项研究并取得一定造诣的学者较少,又因体育人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从事此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对课程理论知识拥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拥有丰富的田野实践调查经验,才能够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好的指导,故而也导致了全国高校中体育人类学课程的师资十分匮乏。
通过调查得知(见表4),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课程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体育人类学课程授课时,基本概念的解释、学科理论的阐释、方法论的介绍等,主要依靠讲授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讨论法的使用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然而通过调查还显示,具有实践特征的田野调查法作为体育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有要求学生掌握其内容,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实践,进行系统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实践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课堂理论教学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学生无法真正“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和理解知识。其原因主要由于体育人类学课程大部分在本科生中作为选修课授课,一方面,我国在体育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上对其科研方法的掌握并没有太高要求,学生只需初步了解其知识即可,无须深入调查。另一方面,进行田野调查需要一定的周期,耗费一定的资金,还需考虑学生安全问题,教师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若是本科教学中学生人数过多,也不便于安排田野调查实践。
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在一定物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教学场地、器材、教学经费、实践基地、教材等条件的满足,是体育人类学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当前大部分高校皆配备有投影、幻灯、电脑、扫描仪、音响、显示器等多种设备的教室,基本上能够满足体育人类学课堂理论教学的需要。但在教学实践环节所需要配备的田野调查实践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我国设有人类学院系的高校,历来拥有田野调查实践的传统,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等大部分皆有田野调查的专项经费和自己的田野调查基地,为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提供物质基础。在此类高校中,暑期有较多的田野调查培训向全校学生开放,体育院系的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培训。且学生要进行田野调查实践还可向学校申请资金资助,为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学习提供物质条件上的支持。而在我国高校(没有设置人类学院系)开设体育人类学课程的体育院系中大部分皆没有为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设置专项经费和田野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体育院系的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实践。
表4 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学方法
学校教学方法华南师范大学讲授、讨论、研讨(研究生)广州体育学院授课与讨论相结合中央民族大学讲授、讨论中山大学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合作完成PPT并在课堂上展示华中师范大学讲授、讨论厦门大学讲授、讨论
表5 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考核方式
学校考核方式华南师范大学考试(本科):课堂提问(15%)、作业(15%)、期末考试(70%)考查(研究生):作业陈述,学生对体育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述评广州体育学院考查:读书报告、小论文;撰写研究报告中央民族大学考查:平时考勤占10分,期中交三次作业占30分,期末交相关体育人类学论文占40分中山大学考查:写课程论文,百分制华中师范大学考查与考试: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一部分以闭卷考试题为主,另一部分以作业开卷考试为主。考勤及作业占20%,考试占80%厦门大学考查:课堂表现、期末作业
从表5可以看出,体育人类学课程授课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上采取的考评方式大致相似,仅存在细微差异。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以学生平常考勤、课堂表现、平常作业以及最后交的期末作业为依据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评定。相比较以考试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各个知识点,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如广州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均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撰写体育人类学相关论文,华南师范大学要求学生对体育人类学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等,均体现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能力重点不在于识记而在于应用。
(1)在课程目标方面,不同高校在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的表述上虽略有差异,但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课程目标,都重视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应用以及科研方法的掌握。其中,在研究生的课程目标方面更加强调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强调运用体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体育研究。不过,各个高校的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在对学习者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上略有不足。
(2)在课程教材与内容方面,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教材目前主要以胡小明先生与陈华先生合著的2005年版的《体育人类学》教材为主。因使用相同的体育人类学课程主干教材,几所高校本科的体育人类学授课内容大体相似。研究生的体育人类学课程容相较本科生而言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更加注重理论前沿或实践问题。同时,因研究生课程并不依据特定的教材章节进行授课,同一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在各个学校有所差异,但在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人类学基本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表现出了相似之处。
(3)在课程类型与学时分配方面,现全国有开设或曾经开设过体育人类学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主要以在体育院系中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为主要形式,部分高校人类学系也开设体育人类学选修课或专题。其中本科生课时为36学时左右,研究生课时为18学时左右。调查表明,在本科生开设此课程效果并不理想,开设过此课程的部分高校陆陆续续停止了这门课程。研究生当中授课受到了学生较大的肯定,但课时较短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学习课程内容。
(4)在课程实施方面,我国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师主要为长期从事体育人类学研究,并拥有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具有实践特征的田野调查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使用。由于体育院系大部分皆没有田野调查的专项经费和自己的田野调查基地,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体育人类学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5)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方面,大部分教师以学生平常考勤、课堂表现、平常作业以及最后交的期末作业为依据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评定。
(1)以研究生为体育人类学课程开设的主要对象。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在本科生中开设此课程效果并不理想。21世纪以来在胡小明先生的带领下,我国高校诸如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本科的体育人类学课程,但大多无疾而终。体育人类学课程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研究方法“田野工作”和其所隐含的“自下而上”看待问题的理论视角。其在研究方法上,能够完善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上关于实证研究的不足。在研究理论视角上,能够弥补传统体育学研究视角中过于注重“事”而忽视“人”的不足,这两方面也正是其课程价值的核心所在。因此,从其课程的特征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其更适用于作为研究生方法类或实践类课程开设。若作为研究生课程开设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接受规范学术训练,起到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的作用,在本科生中开设此课程则无法体现出其课程的价值所在。在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2014)》[10]中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符合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在研究生中开设此课程符合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和课程建设意见。同时研究生的课程在开设上教师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课时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相对自由,在研究生中开设此课程一定程度上能减小课程开设的阻力。
(2)在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设置当中,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我国现有的各个高校体育人类学课程目标当中可以看出,开设此课程的高校均重视对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注还略显不足。体育人类学具有以域内的“他者文化”为研究主体的鲜明特点,其研究重点在于对地方性人文特征的把握。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强调“人”本位研究的价值,在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关注“人”本身及行为逻辑,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从而弥补体育学研究中过于注重“事”而忽视“人”的不足,从“自下而上”的角度进行研究,也使得学术研究更“接地气”,反映群众体育的真实现状和需求。
(3)在研究生课程中以专题模块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基于不同层次人才知识素养的要求和学生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差异,研究生的课程内容相较于本科生而言,有很大不同。通过现状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本科生课程主要依据特定的教材进行授课,对于主干教材的依附性较大,而研究生课程内容对于教材的依附性则相对较小,主要是对一些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题性内容进行授课。因此,在研究生的体育人类学课程内容设置时可依据前人课程实践经验,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如结合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最新研究动态可将其划分为“民族体育与文化、竞技与人类学、体育与仪式、体育与族群认同、体育与性别、体育与权力”等专题模块进行教学[11]。一方面,教师可打破固有的教材教学模式的束缚,广泛收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特定专题研究成果和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向学生传授并共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学科专业性知识和最为前沿的理论动态。另一方面,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各个独立的专题模块中选择特定的专题授课。即不影响课程内容授课的完整性,又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针对性和专业较强的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标。
(4)在体育人类学课程教学中注重科研方法实践训练。接受规范的学术训练,学习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体育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学生是否能够学习到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科研方法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体育人类学课程,也都重视研究方法的教学,但在教学组织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存在着不足。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当前均未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体育人类学课程的研究方法中不论是田野调查法、人体测量还是民族志的撰写,仅仅依托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不足以使学生达到掌握研究方法的学习目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实践。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最大特征也在于其实践性,因此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研究方法。
(5)为课程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体育人类学主要以其田野调查法为主要学科特征,其研究方法是整个课程内容中的关键部分。如要掌握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中诸如田野工作、参与式社会评估等,均需要进入田野当中通过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学习,要切实地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当中的经验总结和体悟。而要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当中系统地学习研究方法,则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必要的物质支持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必不可少。在我国部分高校的体育院系在科研经费和教学实践经费上不是特别充足,无法为教学实践设立实践基地和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在此情况下为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开辟多样化渠道则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院系可以利用就近的健身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园周围社区(村落、城镇住宅小区)等场所,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实践,这样在调研中既实现了社会服务,又完成了学术研究。如福建师范大学部分研究生利用导师课题、学院闽台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展开田野调查,并与田野点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