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

2019-10-29 08:49:08刘峰
中国建材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天水市天水文化遗产

刘峰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0)

1 引言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管辖秦州、麦积两区,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区五县,拥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丰富,既有像麦积山石窟这样惊世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别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麦积山石窟、大像山石窟等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脊兽、木雕、泥塑、砖雕、石雕等多种非物质文化艺术作品,其特色鲜明,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仅是人们的智慧的体现,更是表现了人们追求美丽、追求快乐、追求幸福的时代特征。

2 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特点

目前,天水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8项,省级项目48项,市级项目144项,县级项目283项。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为以下七种类型:

图1 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3 加大保护力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3.1 加强管理,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机制

成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乡镇逐级依次成立负责机构。提高非遗普查、保护的现状,开展非遗资源保护宣传工作,群策群力、发挥群众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市的影响,让非遗深入人心。积极组建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汇演保护中心,配备专门部门与人员,具体负责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日常工作,经常性的开展活动。定期编辑出版《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书籍,广泛搜集整理传承人的传承史料,为传承人提供多种平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领导、机构、人员、经费、活动“五落实”,把该机构建设成集作品展演、技艺教学、交流创新、资料整理、音像收集保护等“五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阵地。

表1 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特点

3.2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协会

组建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保护协会,设置专门人员,使其有一个活动的阵地;要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市文化旅游局牵头,成立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协会,由市文化旅游局统一布置,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天水城乡所有民间艺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民间艺人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切磋、多出精品的强大合力,让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渗透到每个村镇,使他们在各自的地方发挥重要的联络、纽带和传承、带动、示范作用。

3.3 建立津贴补贴制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津贴补贴制度,天水市相关部门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其提供经费支持,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保障待遇,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建立师徒传承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有效途径,改变因缺乏资金而让非遗传承人转行的现状,解决天水市的非遗传承人后顾之忧,为其建立合理的传承保障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提高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掀起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天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省的旅游大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天水市旅游文化增加了丰富内容,广大民众人人成为非遗的保护者、传播者,人人成为非遗受益者,要普及非遗知识和保护意识,从个人做起、从学校教育做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活跃乡村文化。在全市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这也是天水市民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事业。

猜你喜欢
天水市天水文化遗产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44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学生天地(2020年5期)2020-08-25 09:08:56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0年6期)2020-08-07 10:54:36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50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22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美食(2018年10期)2018-10-18 08:10:58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学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