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颁布之后,专门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高度重视,是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加快迈向现代化的动员令、规划图、任务书,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是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上的一次新定位。《意见》开宗明义,旗帜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要求为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如何改、怎么改提出了明确目标、原则、任务,定位高远、方向明确、任务清晰。普通高中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必须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更加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通过卓有成效的改革,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与普通高考相匹配的选课走班等教学改革蹚过深水区、走向新常态,办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中教育。这是国家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学校干部、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提高认识,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依靠思想解放、观念转变,更加积极主动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
这是改革方略、实施举措上的一次新突破。《意见》提出了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方向、重点,对体系、课程、管理、发展、评价等都做了全面、系统的设计,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鲜明特点,体现了新时代推进高中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耦合性,与以往相比有重大突破、许多创新。在构建全面培养体系方面,突出德育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在优化课程实施方面,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在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要求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在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方面,要求注重指导实效,健全指导机制;在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方面,要求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这些措施要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评什么、如何评,都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既对已有改革经验给予了总结肯定,也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弊端做了拨乱反正,给出了“工具箱”。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为高中学校应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实施,对照《意见》要求逐项逐条反思学校行为,从制度机制改革入手,点上突破、面上推进,久久为功,实现育人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这是保障同步、全面推进上的一次新出发。《意见》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明确要求,而且对如何保障改革措施落地,解决普通高中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也一并给出了“药方”,体现了改革要求的统一性。普通高中学校编制不足、教师不够、绩效不活、资源短缺等一直制约高中发展,特别是选课走班带来的上述问题更加突出,这次《意见》不但有“说法”,而且责任明确、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办法”也很多,尤其是要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对市、县政府履行相应职责的督导”。这些都表明了政府整体推进、集体行动、加快变革,全面实现高中教育现代化的坚强决心。作为高中学校要有紧迫感、责任感,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也期盼各级政府部门尽职尽责,保障到位、监管到位、服务到位,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在经济社会發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特别是根据普通高中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应按照现代治理的要求,进一步下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共同推进,全面开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新局面,依靠高中突破带动整个基础教育变革,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作者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本文转载自2019年7月3日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施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