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8 05:57梁朝壁
时代汽车 2019年1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

梁朝壁

摘 要:当前高校对《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任务驱动法”运用到《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中,老师以“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整体气氛比较活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随之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专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值得各高校引起重视,良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这门课程十分重要。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当前教学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质量和效果不理想,汽车专业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强,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做后盾,为后续的实训操作打好基础。所以本文提出“任务驱动法”,提供学生完整的学习体系,巩固专业基础课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的课程设置的比较系统(如图1-1),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引导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布置学生学习任务,题目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涵盖专业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挑战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学生自主进行探索,通过相关专业资料的查阅,无形之中可以对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很有帮助,可自行结合小组进行也可单独完成,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变对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解答,老师对其研究成果给予评价和总结,该过程不只是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深化、传递和转移的过程,而是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建立,对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充实和丰富很有帮助。

2 “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的教学任务

2.1 创建情景问题,培养学习兴趣

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课程运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任务的布置题目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拟定,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尽量覆盖汽车行业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后续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可通过创新的教学课堂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汽车润滑材料”的时候,老师依据各部件应用润滑材料的不同向学生进行展示,之后将其样品标签覆盖,让同学们猜测发动机、车辆齿轮所用的润滑材料,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各部件应用润滑材料的特性,以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敢想、敢试、敢做的学习状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

2.2 布置学习任务,增强师生互动

老师将任一润滑材料拿出,让学生观察润滑材料的特性适用于汽车的什么部件和工作条件中。从中锻炼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理解,通过专业知识的运用猜测其中的答案,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感知材料、用鼻子闻气味等方法判断最终答案,引发学生抢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随堂表现提出学习重点,这样的课堂模式不仅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还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布置学习任务的有效性。

2.3 探究学习,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不仅提高教学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环节的设计中学生思维不断地运转,寻找正确的答案,有效地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猜对答案的学生得到肯定信心爆棚,猜错答案的学生心存疑惑,会通过查阅不同的资料寻找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充实自身知识,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润滑材料在汽车各部件的合理选用。老师也可以让同学自行结成小组,以小组的情况针对性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

2.4 归纳总结,提升感悟

老师通过学生提交的最终报告,可知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況,以便以后课程的展开,因此,“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课程中的而运用,不仅锻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学习能力更加的全面。

3 “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任务驱动法”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的创新教学模式,适合综合应用型教学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自主学习等方面,学习任务的布置也很重要,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对“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运用中的注意问题进行分析。

3.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任务驱动法”运用的过程中,虽然在各方面有显著成效,但是,此方法不是适合任何情况的,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计,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择优选择,对于实践能力较强的课程,该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但对于专业理论课比较强的课程来说,就不太适合此方法,因此,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的课程设计中,此方法的安排也很重要。

3.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模式中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在此方法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现有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布置学习任务,老师应从外到内逐层的方式进行指导,对于一些新领域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前老师应该给予系统的知识介绍,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其中会遇到的问题,对于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并给予有效的方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3.3 分散重、难点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这门课程比较繁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深刻记憶,有些需要了解大概,知识比较分散,但系统性比较强,在“任务驱动法”的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知识点的轻重进行科学安排,汽车材料侧重基础知识,金属加工侧重实际运用技术,锻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保证学习内容的难度适当。还有,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考虑教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

3.4 注意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任务驱动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布置任务后学生自主进行探索,遇到问题老师给予一定的参考意见,保障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3.5 注意总结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法”的优势显而易见,但该方法还是存在弊端,教学的过程中,因学生学习能力、理解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若教师考虑不周全的话,会使部分学生导致一些知识点会遗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归纳总结还是很重要的,因学生自身的情况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及时跟进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更改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4 结语

通过上述“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课堂中分析可知,该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但实践成果较以前的教学模式还是有显著成效的,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学习兴趣越来越浓,通过专业基础知识运用到学习任务中,不仅巩固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创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方法,优化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叶红.《汽车材料》学习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01):249-250.

[2]蔡永坤.任务驱动法在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224-225.

[3]李乾.技工院校“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J].求知导刊,2016(04):141.

[4]潘利华.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教学方法之我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3):25-26.

[5]郭海芳,刘德军.汽车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2016(23):44-45.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